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8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背景:血型不合器官移植可能发生严重的排斥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及溶血反应。目的:回顾分析Rh(D)阴性肝癌患者接受Rh(D)阳性供肝移植的方法及疗效,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该方法的可行性。方法:1例Rh(D)阴性肝癌患者接受Rh(D)阳性供肝移植过程中,应保证供肝的良好灌洗,尽量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移植中移植后输注适量的异型红细胞及血浆。结果与结论:肝移植后,受者肝功能恢复正常,未发生急慢性排斥反应及输血相关并发症。随访1年,受者存活良好。说明在无合适供体的情况下,只要供肝得到充分灌洗、移植中控制出血、移植后采用合理的免疫抑制方案,Rh(D)阴性肝病患者移植Rh(D)阳性供肝可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评价改良T分期用于肝门部且日管癌术前评估与预后判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2007年98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If缶床资料,按改良T-分期标准分期;采用χ~2检验、Log rank及Breslow检验评析不同分期的切除率、根治性切除率、联合肝叶及门静脉部分切除率、较低组织分化及淋巴结转移率与生存率差异.结果 T1、T2、,13期分别有43、37、18例,切除率为65%、40%、11%,根治性切除率为46%、21%、0,均随T分期升高而下降(前者χ~2=15,P<0.01;后者χ~2=14,P<0.01);T1与T2期切除病例中分别有60%与73%联合肝叶切除(χ~2=0.6,P>0.05)、3%与33%联合门静脉部分切除(χ~2=4,P<0.05)、71%与40%较低分化类型(χ~2=4,P<0.05)、50%与40%淋巴结转移(χ~2=0.4,P>0.05);T1与T2期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8%、30%、18%与43%、11%、0%,而T3期1、2年生存率依次为12%、0,T1与T2期显著高于T3期(T1与T3:Log rank χ~2=14,Breslow χ~2=12,P<0.01;T2与13:Log rank χ~2=6,Breslow χ~2=4,P<0.05),T1与T2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 rank χ~2=2,Breslow χ~2=1,P值均>0.05).结论 改良T分期有较好的术前评估作用;但仍需阐明其与组织分化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探讨不同乙醛脱氢酶2(ALDH2)基因型对无水乙醇注射(PEI)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测定20例无水酒精注射的肝占位患者术前和术后的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谷氨酰转肽酶(GGT),并采用RFLP-PCR方法检测其ALDH2基因型,分析ALDH2遗传型与PEI术后肝功能变化的关系。结果:PEI术后肝功能指标均升高,携带ALDH2*1基因型者术后肝功能ALT和AST的变化分别为25.64±13.24和28.36±19.21,与携带ALDH2*2基因型者的肝功能变化(ALT和AST分别为63.33±27.81和76.11±31.39)相比,其差异统计学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22和0.017)。结论:该研究提示携带ALDH2*1基因型者PEI术后可明显增加肝损伤。  相似文献   
75.
收集我科1990~1995年来应用常温下第一肝门阻断行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其中行右肝段切除术者共40例,与同期右肝癌未加肝门阻断行右肝段切除术30例比较,术后随访半年至5年。结果显示肝门阻断组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和围手术期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除胸腔积液增高外,其余无明显差异;随访显示1、2、3年术后复发率明显下降;1、2、3年术后生存率明显增高。认为对于无肝硬变和合并轻、中度肝硬变、非中央型肝癌患者的肝切除术,常温下第一肝门阻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肝癌肝移植供体等待期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我院肝癌肝移植病例供体等待期的护理,借助肝癌肝移植病人档案,了解肝移植受者术后的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12例肝癌患者列入肝移植等待供体名单,供体等待时间最短为15d,最长为6个月,平均94d,9例成功接受肝移植手术,1例于术后4个月时死于肿瘤复发,8例无瘤生存已3~41个月,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在肝癌肝移植供体等待期,做好经皮肝穿刺无水酒精注射(PEI)及经股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等可抑制肿瘤进展的各项辅助治疗的护理是肝癌肝移植成功的关键;加强供体等待期的心理护理是肝癌肝移植成功的保障;做好供体等待期的健康教育是提高肝癌肝移植受者生活质量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77.
患者男性 ,5 8岁 ,渔民。因发现腹部肿块 5年伴疼痛 4d于 2 0 0 3年 2月 2 1日入院。于 1997年起 ,发现腹部肿块 ,约成人拳头大小 ,5年来肿块缓慢增大伴消瘦。查体 :腹部膨隆 ,从剑突至脐下 6cm可触及约 2 5cm× 2 0cm的肿块 ,质地偏硬 ,表面光滑 ,边界尚清 ,有压痛 ,无波动感 ,活动性差 ,站立位、膝胸位肿块无下坠、移动。CT :病灶上部呈囊性 ,壁厚薄不均 ,下部呈实质性 ,实质部分可见增强 ,考虑腹腔内巨大占位 ,恶性肿瘤可能性大 (图 1)。术前诊断 :后腹腔恶性肿瘤 ,行剖腹探查、腹腔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腹腔巨大肿块 ,大小为 2 5cm× 2 5…  相似文献   
78.
肝移植在小肝癌治疗中的地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肝脏移植在小肝癌治疗中的地位。方法 对我院小肝癌肝移植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小肝癌行肝切除术者比较。结果 小肝癌5例行肝移植术,供肝等待时间平均为104d;在供肝等待期内行PEI治疗3例,行TACE治疗2例:5例小肝癌肝移植术后肝功能全为ChildA级,HBsAg转阴,AFP(-),4例恢复了全日工作,术后存活6~20个月,无复发及死亡病例。对照组的5例小肝癌行肝部分切除术,术后肝功能A级3例,HBsAg( )5例,5例存活6~20个月,其中l例术后半年复发,带瘤生存。手术后小肝癌肝移植术组及小肝癌肝切除术组的生存质量指数(GIQL指数)均较术前提高,但肝移植术组提高的幅度大,术后肝移植组的生存质量指数明显高于肝切除术组。结论 小肝癌肝移植术后在无瘤生存及生存质量方面优于肝切除术,对合并严重肝硬化或肝功能严重失代偿的小肝癌患者是肝移植的最佳适应证,供肝等待期采用PEI及。TACE治疗可抑制肿瘤进展。  相似文献   
79.
肝移植术后黄疸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黄疸的原因。方法:对10例次肝移植术后黄疸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次肝移植术后共出现27次黄疸,每例最少1次,最多8次,平均2.7次,黄疸出现的时间多集中在术后1个月以内,在术后2周内,大多数患者出现功能性瘀疸,肝功能检查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均进行性升高,在术后9~13d达高峰,而转氨酶进行性下降。结论:肝移植术后黄疸常见原因有技术因素、急性排斥反应、慢性排斥反应、病毒性肝炎和各种感染、免疫抑制剂过量或不足、移植后早期功能性黄疸等,对黄疸病因判断要综合临床表现、化验检查、病理检查以及临床经验进行分析,而肝穿刺病理活检是最直接、最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手术疗效。方法对227例经手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17例获手术切除,术后因并发症死亡14例;手术切除病例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17.7个月,1、2、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61.9%、37.2%、21.7%和4.0%;Ⅰ型癌栓者40例,其1、2、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82.3%、61.7%、38.6%和6.6%,明显高于Ⅱ型癌栓者(n=129,61.1%、34.3%、20.8%及5.3%)和Ⅲ型癌栓者(n=48,46.8%、24.0%、9.6%和0),P<0.05;癌栓连同肿瘤切除者84例,其1、2、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67.3%、43.2%、28.1%和7.9%,明显高于肝创面门静脉取栓者(n=85,65.1%、38.8%、22.3%及3.4%)和门静脉切开取栓者(n=48,46.8%、24.0%、9.6%及0),P<0.05;术后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经动脉灌注化疗(TACE/TAI)治疗的76例患者1、2、3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75.3%、53.2%、33.1%及5.7%,明显高于术后未行TACE/TAI治疗者(n=141,54.8%、29.1%、15.9%及3.2%),P<0.05。结论手术治疗是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有效治疗方法,手术应争取肿瘤和癌栓一并切除,术后联合TACE/TAI治疗可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