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4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61.
6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配合。方法:总结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188例老年患者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时的护理配合情况。结果: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老年患者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时,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是提高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安全、有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Mina5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及Mina53、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其中联合表达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4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10例正常肺组织中Mina53、p53、PCNA的表达。结果在正常肺组织中Mina53、p53、PCNA表达量都很少,而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均高度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ina53的阳性表达率是52.94%(18/34),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分型、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p53、PC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64.71%(22/34)、76.47%(26/34),其与各临床病理参数均无相关性(P〉0.05)。Mina53、p53、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两两之间均有相关性(P均〈0.01)。结论Mina53有可能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标记物,Mina53与p53、PCN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联合检测,可起到互补作用,较全面地反映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细胞的增殖情况。  相似文献   
64.
[目的]了解硫酸铟对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的细胞毒性、DNA损伤及活性氧含量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L929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四氮唑盐比色分析法(MTT法)观察不同染毒浓度(1、2、4、8mmol/L硫酸铟)在不同时间段(2、24、48h)染毒对L929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检测在2h作用下,不同浓度(1、2、4mmol/L硫酸铟)染毒致DNA损伤的情况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的变化。[结果]硫酸铟对L929细胞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在各个浓度及时间段内光密度值随染毒浓度增加及染毒时间延长而降低,阴性组与染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细胞凝胶电泳结果显示,彗星拖尾率、彗尾DNA%、尾长、Olive尾矩随染毒浓度增加而增加,阴性组与染毒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ROS含量随染毒浓度增加表现递增。[结论]本实验条件下,硫酸铟能够明显抑制L929细胞增殖,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并在短时间内能够引起DNA单链断裂及ROS含量增多。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76例肺周围性结节或肿块或弥漫性肺病变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活检后行组织学及细胞学检查.结果 穿刺成功率为100%,总阳性率为78.9%,穿刺后气胸发生率为6.6%,咯血发生率为10.5%,胸痛发生率为18.4%.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成功率100%,阳性率高,并发症少且轻,临床诊断价值大.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Mina53在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中的作用及Mina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NSCLC中联合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两步法、Western blot法检测46例NSCLC和10例正常肺组织中Mina53、PCN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肺组织中Mina53、PCNA表达量均很少,而在NSCLC中均高度表达。Mi-na53与PCNA表达均与组织分化、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的相关性,Mina53、PCNA蛋白之间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 Mina53、PCNA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在肺癌的发展过程中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两种方法治疗眼睑黄斑瘤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48例94处眼睑黄斑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4例采用瘤体下注射肝素钠治疗,B组24例采用瘤体下注射平阳霉素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采用瘤体下注射肝素钠或平阳霉素治疗眼睑黄斑瘤具有安全有效、方便简单、疗效好、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68.
目的:分析湖北地区人群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湖北地区冠心病病例和对照各961例,了解吸烟、饮酒、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病史,及空腹血糖、血脂、血压、体质指数等值。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比较,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收缩压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和饮酒史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显著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饮酒史和性别。结论:湖北地区人群中,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饮酒史和性别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在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COPD伴有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舒利迭联合BiPA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48h观察组PaO2、PaCO2及PH值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功能FEVl、FEV1/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BiPAP治疗COPD伴有Ⅱ型呼吸衰竭可快速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化指标及肺功能,疗效优于单用BiPAP治疗。  相似文献   
70.
目的:总结、分析创伤性肺假性囊肿CT影像特征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分析总结42例创伤性肺假性囊肿(TPPC)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42例患者中多发性病变27例(64.3%),单发性病变15例(35.7%)。共计64个病灶,呈椭圆形、圆形与不规则形空腔,其中含液型18例,含气型9例,气液混合型37例,多见于两下肺。结论:螺旋CT并多平面重组等后处理技术可以清晰的显示出病变的边缘、形态、密度等特征,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取提供了重要参考,且有利于判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