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74篇
内科学   5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60篇
综合类   150篇
预防医学   8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6篇
  1篇
中国医学   7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肖丹  李恒  杨旭  龙波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8):1490-1490
1病例报告患者,女,59岁。因"左眼视力急剧下降10d"于2010-08-26入院。既往史:患"风湿性心脏病"30a,13a前曾行"二尖瓣置换术",此后一直服用抗凝剂(华法林),5a前曾诊断左眼黄斑病变(具体不详),平时未用药治疗。入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遮色钴铬合金桩核、氧化锆桩核、纤维桩树脂核三种牙色桩核系统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后冠边缘和内部适合性的差异,为临床桩核全瓷冠修复方法和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4颗离体上颌中切牙在釉牙骨质界冠方2.0 mm处截冠,按临床操作程序和方法分别制作遮色钴铬合金桩核、氧化锆桩核、纤维桩树脂核各8个,均加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在100倍体视显微镜下,采用间隙印模测量法比较3组冠的边缘和内部间隙大小,应用SPSS 17.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遮色钴铬合金桩核组、氧化锆桩核组、纤维桩树脂核组锆瓷冠的边缘间隙测量结果分别为(96.98±3.51)、(62.34±3.22)、(59.00±3.96) μm。内部间隙为(95.71±2.52)、(73.14±2.04)、(68.52±4.08)μm。遮色钴铬合金桩核组的边缘间隙及内部间隙与氧化锆桩核组、纤维桩树脂核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化锆桩核组与纤维桩树脂核组之间边缘及内部间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3种桩核方法上制作的氧化锆全瓷冠边缘适合性均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但采用氧化锆桩核、纤维桩树脂核制得的全瓷冠其边缘适合性更接近美国牙科协会标准,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遮色钴铬合金桩核、氧化锆桩核、纤维桩树脂核、钴铬合金金属桩核对二氧化锆全瓷冠(Lava)颜色的影响。方法:选取因牙周炎拔除的完整上颌中切牙,在釉牙骨质界冠方2.0 mm处截冠,完善根管充填治疗和桩道预备,分别制作4种不同桩核预备体各10个,每个桩核再相应制作1个Lava二氧化锆全瓷冠,内冠厚0.5 mm,饰面瓷0.7mm。采用Minolta CM一700d分光测色仪,测试4种桩核背景下Lava锆瓷冠唇面中1/3 区域L*、a*、b*值,分别进行完全随机设计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两两比较的LED检验,并根据公式计算和比较色差△E。结果:4种不同桩核背景下Lava锆瓷冠的L*、a*、b*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L=136.206,PL=0.000;Fa= 3.454,Pa=0.026;Fb=6.172,Pb=0.000)。3组牙色桩核的色差则均不能为肉眼所识别(△E< 1.5),钴铬合金桩核组的色差超过临床可接受水平(△E>2)。结论:临床应用锆瓷冠(Lava)进行修复时(特别是前牙区),不建议使用金属桩核。  相似文献   
104.
吸烟是多种慢性呼吸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共性"危险因素, 是我国当前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而控烟是疾病防控最有效且符合成本效益的干预措施。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间, 烟草病学领域发表了大量高质量研究, 本综述选择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成果, 从流行病学研究、临床研究、机制研究、控烟工作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以期更多人更加深刻认识到"吸烟为致病之首恶, 控烟为防病之首善"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5.
沙门氏菌入侵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门氏菌是一种侵袭性胞内菌,由侵入基因表达的沙门氏菌侵袭蛋白与沙门氏菌的致病性密切相关。沙门氏菌的侵袭蛋白为invA、invB、invC、invD、invE、invF、invG、invH、invI、invJ等一组位SPI-1毒力岛的基因编码。对沙门氏菌入侵基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6.
目的:通过对距今1100~1300年前古人牙齿形态的测量,了解当时的牙齿形态特征,以探寻牙齿形态演化趋势.方法:观察记录了62具陕西长安区出土1000年前人骨架的牙齿,共纳入631个.其中上颌328个,下颌303个.分别测量其冠长、牙冠横切面面积、冠宽、冠厚、颈宽、颈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报告了各牙位牙齿的冠长、牙冠横切面面积、冠宽、冠厚、颈宽、颈厚等数据.结论:通过对1000年前古人牙齿的形态学测量,为中国人牙齿形态研究积累一定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07.
从中医君臣佐使的角度探讨肿瘤患者的心理支持体系,阐释医护人员、社会、家庭及患者自身在肿瘤诊疗过程中所扮演的心理支持角色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8.
调查唐代遗址出土的人颅骨标本的龋病流行状况,为认识龋病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演化规律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同一研究者采用同样的判断标准,观察并记录了西安市长安区唐代遗址出土的62具人颅骨全部631颗牙齿(均为恒牙)的龋病状况.计算了总患龋率及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组、不同牙位组研究对象的患龋率,并对不同研究对象患龋率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共有39例标本患龋,患龋率为62.9%,龋齿率为14.6%.从龋患在牙面上的分布看,牙根面(颈部)龋最多,占全部龋患牙面的33.3%;其次为(牙合)面龋,占28.7%.从龋患在牙位上的分布看,龋齿率:第三磨牙>第二磨牙>第一磨牙.不同年龄组中男性与女性的龋齿率及总体龋齿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龋病在唐代已相当普遍,但其患龋率低于现代人.龋病患病率随着人类进化及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增高.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细胞红蛋白(cytoglobin,CYGB)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中的神经保护作用. 方法 健康7日龄新生Sprague-Dawla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HIBD组、HIBD+氯化高铁血红素(Hemin)组和HIBD+锌原卟啉(zinc protoporphyrin,ZnPP)组.HIBD组、HIBD+ Hemin组及HIBD+ ZnPP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0.5 ml生理盐水、Hemin(50 mg/kg)及ZnPP(50 mg/kg),12h后结扎并剪断左侧颈总动脉,缺氧2h,制成HIBD动物模型.建立模型后0、24、48 h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及皮质中CYGB的表达情况,每组10只.HE染色观察建立模型后48 h的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每组8只.称重法检测建立模型后72h新生大鼠脑含水量,每组8只.建立模型后28 d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海马学习记忆功能变化,每组10只.组间差异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使用Bonferroni法. 结果 (1)大鼠脑组织CYGB的表达水平:用平均灰度值(与蛋白表达水平成反比)表示.在0h,HIBD+ Hemin组和HIBD组皮质CYGB的平均灰度值分别为166.7±5.1和207.1±5.1,低于假手术组(232.3±3.4),而HIBD+ ZnPP组(234.9±4.5)高于假手术组(P<0.05).随时间的增加,各HIBD组CYGB的平均灰度值递减,至48 h时,CYGB的平均灰度值HIBD+Hemin组最低(126.0±2.6),其次是HIBD组(150.9±4.5)和HIBD+ ZnPP组(163.7=6.3),最高是假手术组(232.1±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YGB在海马组织的表达变化与皮质一致.(2)各组脑组织病理变化:建立模型后48 h,HIBD组、HIBD+ Hemin组和HIBD+ ZnPP组新生大鼠脑组织可见典型的脑梗死和出血,HIBD+Hemin组梗死灶明显较HIBD+ZnPP组小,出血减轻.(3)脑组织含水量变化:建立模型后72 h,HIBD组和HIBD+ZnPP组左侧脑组织含水量分别为(86.5±0.4)%和(87.3±0.3)%,明显高于右脑[(85.6±0.2)%和(85.9±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2.57和11.32,P均<0.01).(4)海马学习记忆功能变化:水迷宫实验中,5d总平均逃逸潜伏期HIBD+ ZnPP组最长[(76.7±29.8)s],其次是HIBD组[(71.0±30.5)s]和HIBD+ Hemin组[(46.7±34.0)s],最短为假手术组[(38.3±30.3)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远期脑组织病理变化:建立模型后34 d,脑组织萎缩率HIBD+ ZnPP组最高[(34.07±6.75)%],其次是HIBD组[(29.73±6.53)%],再次是HIBD+Hemin组[(18.33±4.52)%],均高于假手术组[(1.55±1.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HIBD组及HIBD+ZnPP组大鼠脑组织可见锥体细胞层变薄,大片神经元缺失,HIBD+Hemin组仅见少量神经元缺失. 结论 CYGB的高表达可减轻HIBD脑组织近期及远期的病理损伤,保护远期的海马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110.
2000年5月~2011年5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861例,9例术后发生胆漏。胆总管损伤1例,开腹行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胆囊管残端钛夹夹闭不全1例,钛夹脱落1例,开腹胆囊管残端结扎1例、胆总管切开取石胆囊管结扎1例治愈;迷走胆管或副肝管损伤6例,其中3例经开腹腹腔引流治愈,3例经B超穿刺置管引流治愈。9例随访1~2年,均无胆道狭窄及残留结石。肝外胆管损伤,迷走胆管、副肝管和胆囊管残端夹闭不全及钛夹脱落是LC术后胆漏的主要原因。早期发现,通畅的腹腔引流,胆管修复、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及胆管内或外引流是治疗LC术后胆漏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