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05篇
  免费   455篇
  国内免费   384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233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297篇
口腔科学   96篇
临床医学   1127篇
内科学   696篇
皮肤病学   356篇
神经病学   140篇
特种医学   3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876篇
综合类   2253篇
预防医学   648篇
眼科学   53篇
药学   934篇
  10篇
中国医学   764篇
肿瘤学   269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202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186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232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71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413篇
  2013年   406篇
  2012年   454篇
  2011年   511篇
  2010年   468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450篇
  2007年   404篇
  2006年   398篇
  2005年   415篇
  2004年   397篇
  2003年   338篇
  2002年   321篇
  2001年   306篇
  2000年   240篇
  1999年   207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27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12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99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8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4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目的探讨YL-1型血肿穿刺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20例颅内血肿患者采用YL-1型血肿穿刺针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抽吸引流190例,加用尿激酶治疗30例;ADL分级结果1~5级分别为17例,20例,61例,38例,24例,死亡60例。预后良好率44.5%,死亡率27.2%。术后并发症:同侧再抽吸6例,对侧抽吸1例,呼吸道阻塞行气管切开7例,合并大面积脑梗死1例,肾衰4例,肺部感染40例。结论YL-1型血肿穿刺针治疗脑出血简单、易行,适合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分离培养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其体外培养的生物特性。方法: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绘制生长曲线,冷冻保存细胞复苏后的生长状况观察。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表面抗原。在地塞米松、β-甘油磷酸钠、抗坏血酸的作用下,进行成骨诱导分化。结果:原代和传代培养的细胞体外培养细胞呈现梭形、多角形外观,具有较强的生长增殖能力,复苏细胞生长状况无明显改变;细胞CD44。CD54抗原有阳性表达,CD34呈阴性表达。分化细胞表现成骨细胞特性,合成碱性磷酸酶(ALP)能力增强,矿化结节逐渐出现。结论:建立稳定可靠的分离培养小鼠骨髓MSCs方法,分离出的MSCs具有干细胞的生物特性,可用于骨组织工程中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33.
新型超脉冲CO2激光和铒激光等可对病变组织进行瞬间气化,使病变组织逐层破坏、消除而达到治疗目的。其作用深度可精确控制,且操作简便快速、创面出血少、视野清晰。由于新型激光的脉冲持续时间小于皮肤组织的热弛豫时间,因而对周围组织的热损伤微小,术后反应小、瘢痕发生率极低。超脉冲CO2激光和铒激光等已成为治疗一些以局部增生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观察钛网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 19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椎板钛网成形术,对结果进行临床和X线片评定。结果 平均随访21.7个月,所有病例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无局部和全身异常反应。颈椎板成形术后椎管矢状径平均增加4.7mm,钛网位置无变化,已被再生的自体骨固定。结论 钛网椎板成形术在颈椎管狭窄症的治疗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5.
杨玉峰 《山西中医》1993,9(5):17-18
类风湿病是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故又称类风湿性关节炎。本病较为常见,据国外统计,发病率为0.25%,国内专家估计我国约有1000多万人患有此病。 目前,西医由于对其病机未明,故对本病的治疗尚无特效疗法,治疗多采用水杨酸制剂及激素等以缓解症状为主,但副作用大,疗效不确切。所以,发挥祖国医学优势,探讨最佳治疗方案,是中医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6.
自1994年4月采用内窥镜已行额、面部除皱术22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介绍了应用内窥镜除皱术的操作方法、适应证选择的经验体会。认为在选择好适应证的前提下,是一种简洁的除皱方法。  相似文献   
37.
<正> 我科自去年起,对经过有效灭疥或其他治疗无效的106例疥疮炎性结节进行液氮冷冻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全部病例均为门诊病例,男性98例,女性8例;年龄最小6个月,最大53岁;病期最长一年,最短半个月。皮损90%以上发生在阴囊、阴茎、臀部,女性主要在小阴唇和乳房。损害数目不定,4~15个者居多.搔痒剧烈。治疗方法:棉签浸入液氮,取出后将棉签尖部稍用压力直尉氏在皮疹上,持续时间30~40秒,一般结节冻融2~3次,痊愈标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调查老年危重患者伴继发性真菌的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对策。方法与结果:38例老年危重病伴继发性深部真菌感染患者进行临床分析。老年危重患者伴继发性真菌感染以肺部感染最多占23例(60.53%),肠道和(或)泌尿道感染8例(21.05%),口腔感染7例(18.42%),白色念珠菌有24株,曲霉菌10株,其他真菌4株。38例患者中,接受手术和(或)放化疗9例,各种穿刺7例,导尿7例,气管切开3例,接受激素治疗11例。38例患者在真菌培养阳性前均使用二联以上抗菌药物。最多达14种,最少的4种,用药时间最长115天,最短10天,平均25天,使用各类药品多少依次为第三代头孢菌素、氨基甙类、氟喹诺酮类、硝咪唾类等。34例真菌感染使用氟康唑治疗,用法:氟康唑每天静脉滴注200mg一日一次,首日加倍使用,持续8天左右,继续口服100mg,持续7—10天,34例中26例治念,死亡8例34例未接受氟康唑治疗者,3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放弃治疗,死亡人数为11例,占28.94%。结论:①老年危重患者伴继发性真菌的原因主要是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②对策为老年危重患者早期反复真菌检查及积极提高老年危重患者的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40.
报告了40例老年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例的病因分析,发现老年性消化道出血以良性病变居多,并对老年性出血性胃炎的诱因进行探讨分析,提出临床上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