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11.
目的:研究尿毒症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TRPC1通道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尿毒症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TRPC1通道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1)主动脉病理变化:假手术组动脉壁结构平整,内皮完整,动脉中膜平滑肌排列规则,尿毒症组大鼠主动脉壁局部增厚,平滑肌细胞增生。(2)血压变化:术前两组大鼠血压无明显差异,尿毒症组大鼠血压至少从术后第2周开始显著升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术后时间的延长,尿毒症组血压逐步升高,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与假手术组相比,尿毒症组TRPC1通道mRNA的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TRPC1通道蛋白的表达量约是假手术组的2.6倍(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尿毒症组TRPC1通道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增加( P>0.05)。结论 TRPC1表达异常可能是尿毒症大动脉硬化、血压升高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12.
目的:研究钙拮抗剂、抗氧化剂及转换酶抑制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机理。方法:以体外铜离子催化的LDL脂质过氧化时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TBARS)为指标。结果:尼莫地平、维拉帕米、卡托普利及普罗布可均有程度不同的抑制TBARS生成的作用,抑制TBARS50%生成量所需的浓度分别为53、315、344、3.3μmol/L。结论:上述药物抑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可能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3.
目的:观察穿剌锁骨下静脉和穿刺颈内静脉的2种不同方式放置冠状静脉窦电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93例心动过速患者分为2组;(1)穿刺右颈内静脉放置冠状窦电极组,(2)穿刺锁骨下静脉放置冠状窦电极组。每一种方法如穿刺5次未成功则改为另一种方法。观察2组放置冠状窦电极的成功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右颈内静脉组145例,穿刺成功142例,不成功3例,无并发症出现。左锁骨下静脉组148例,穿刺成功140例,不成功8例,2例出现气胸,1例出现血气胸,1例因压缩面积大于30%行胸腔穿刺抽气,另2例未行特殊处理自行吸收,3例均未留下后遗症。2组中不成功改为另一穿刺方式进行穿刺均获得成功。2组放置冠状静脉窦的时间无差别。结论:2种方式放置冠状窦电极均成功率高,但经颈内静脉放置冠状静脉窦电极具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37例右心室流出道室速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安奎性,并随访观察复发的情况.结果 37例右心室流出道室速经射频消融治疗成功33例,成功率为89.2%,复发2例,无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右心室流出道室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5.
<正> 近年来,我院成功为老年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腔内隔绝术,近期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选择2003年7月~2008年5月在我院确诊Stanford B型老年患者26例进行了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男22例,女4例,平均年龄(67±11)岁。其中19例以突发胸部、胸背部剧痛发病,2例表现为晕厥,1例为突发胸闷,呼吸困难,1例以反复腹胀为首发症状,3例为例行体检时确诊。全组均有  相似文献   
116.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及两者的关系。方法对稳定性心绞痛、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正常对照各25例病人进行血清脂联素和C反应蛋白的测定。结果与对照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比较,不稳定心绞痛组和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脂联素明显减低而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与C反应蛋白水平呈负相关。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脂联素为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7.
目的:分析在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细胞内病变诊断中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与活检病理的效果差别。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200例进行宫颈环形电切术的患者视作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A 组进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B 组进行活检病理检查,比较诊断结果准确率。结果:A 组液基薄层细胞学诊断结果显示阳性患者有54例,占54%;B 组活检病理诊断结果显示阳性患者有72例,占72%。结论:活检病理对于早期宫颈癌及宫颈上皮细胞内病变的诊断效果更显著,值得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8.
目的 探讨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合并左侧显性旁道时体表及心腔内心电图(ECG)的特征.方法 5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术前窦性心律时ECG均诊断为右侧显性旁道,射频消融(RFCA)术中在送入冠状窦(CS)电极后,发现局部心房、心室波(A、V)融合,即存在左侧显性旁道.诱发PSVT后发现均为左侧旁道参与逆传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结果 经主动脉逆行法RFCA左侧旁道后,V1导联R波改变不明显,S波明显加深,术后4例体表ECG上PR间期恢复正常但δ波不消失,另1例PR间期变化不明显,RFCA手术结果及腔内电生理证明是左侧显性旁道合并CLBBB.结论 CLBBB会抵消、掩盖左侧显性旁道,部分CLBBB合并左侧显性旁道者有时会被体表ECG误诊为右侧旁道.  相似文献   
119.
冠心病患者血浆BNP、HCY、CRP水平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中BNP、HCY、CRP水平变化 ,探讨冠心病发病机制及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前后对其影响。方法 :用化学发光和酶联免疫分析 ,对 14 6例冠心病患者和 3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BNP、HCY、高敏 -CRP水平变化及相关性进行研究 ,同时对 5 2例UAP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治疗前后对上述三项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冠心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BN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尤其是AMI和UAP组比SAP组升高更明显 ;CRP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5 ) ,特别是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组升高明显 (p <0 0 0 1) ;AMI组血浆中HC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和其它两组 ,HCY、CRP、BNP三项在UAP组中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5 )。 结论 :BNP、CRP、HCY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 ,并可预测心肌梗塞病人远期心功能恢复的情况 ,UAP组经PTCA支架术后三项指标均明显降低 ,可作为疗效观察的一个重要参数 ,HCY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全过程及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始末。但其参与的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探讨施放射频能量后出现连续性交界性逸搏心律时行间歇右心房起搏下放电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132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患者接受慢径消融治疗 ,其中 2 6例在放电后出现连续性交界性逸搏心律 (频率 65~ 97bpm ,持续时间 >10s) ;射频消融 (RFCA)在间歇性右心房起搏 (频率较交界性心率快 2 0bpm )下进行 ,出现AV延长或AV分离则立即停止放电。另 10 6例RFCA时出现交界性早搏或短阵性交界节律 (<10s) ,故采用“滴定法”放电。结果 ① 132例AVNRT均消融成功 ;②右房起搏组放电次数及手术时间较滴定法放电组减少 (P <0 .0 1) ;③起搏下放电组无Ⅲ°房室传导阻滞 (Ⅲ°AVB)等并发症 ,滴定放电组 3例出现一过性Ⅱ°Ⅱ型伴Ⅲ°AVB。结论 对放电后出现持续交界性逸搏心律者在间歇性右心房起搏下放电较安全可靠 ,并不增加房室传导系统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