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患者锁骨骨折的效果,以探索锁骨骨折更满意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组24例,合并呼吸系统疾病3例,合并高血压3例,合并糖尿病1例,全部切开复位行重建钢板固定。结果随访8个月~12个月,骨折愈合,无1例骨不连发生。肩关节活动达正常生理活动度23例(95.8%)。结论老年患者锁骨骨折采用重建钢板固定,复位好,固定稳固确切,有利于老年患者早期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骨腱愈合过程中病灶区MicroCT的变化,以及红花黄色素对骨腱愈合的影响.方法 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术中局部应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对照组局部使用生理盐水;构建前交叉韧带重建模型后,两组分别于术后4、8周各处死6只大白兔,借助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Mi-croCT 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 组内比较:在不同时间点之间骨体积分数(BV/T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变化的时相规律为术后逐渐增强,第8周时最高;组间比较:在损伤修复不同时间点,实验组BV/TV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在术后各时间点纤维软骨带的细胞生长、胶原纤维及腱细胞排列比对照组更为整齐.结论 红花黄色素对兔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骨腱愈合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HD)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性疾病中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类型.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往往表现为促炎相关因子活性升高和抗炎细胞与因子活性下降[1].具有抑制免疫活性作用的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及其自身分泌的抗炎细胞因子IL-10和TGF-β1 对AS有明确的保护作用.Treg分泌一种新型抑制性细胞因子白介素35(IL-35),IL-35具有调节免疫反应、阻止和延缓多种炎症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功能[2].但IL-35在CHD患者外周血中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未见报道.本研究检测98例CHD患者和33例正常人血浆中IL-35水平变化,并分析与冠脉病变的关系,探讨IL-35在CHD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探讨Pillcam SB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6月期间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54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胶囊内镜组)。受检者在胶囊内镜排出体外后,有32例受检者愿意再行全消化道造影检查(传统检查组)。疑诊小肠疾病者46例(疑诊小肠疾病组),无症状人群8例(无症状人群组)。54例受检者中20例检查前一周有肉眼可见的血便(急性显性出血组),14例受检者症状主要为黑便或反复大便潜血阳性(慢性隐性出血组)。统计检查成功率、病变检出率、诊断阳性率等指标。结果胶囊内镜在小肠运行时间为(317.97±18.21)min,工作时间为(494.97±26.19)min。胶囊内镜组检出病变以小肠粘膜多发糜烂、小肠肿瘤、小肠淋巴滤泡增生症为主,两组未见病变分别为14、27例。胶囊内镜组检出率和诊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传统检查组(p<0.01)。疑诊小肠疾病组和无症状人群组两组检查成功率、回盲部通过率、病变检出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显性出血组和慢性隐形出血组两组检查成功率、回盲部通过率、病变检出率、诊断阳性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受检者检查中未出现并发症。胶囊滞留率为0%。结论 Pill Cam SB胶囊内镜检查小肠疾病无创、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病变检出率和诊断阳性率,对小肠疾病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惠州地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近6年在本院进行胃镜检查的58 89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消化性溃疡的胃镜检出率、幽门螺杆菌(Hp)检出率、性别构成比、发病年龄、发病季节等。结果:胃镜检出消化性溃疡11 307例,总检出率为19.20%。其中十二指肠溃疡7 140例(63.15%),胃溃疡3 179例(28.12%),复合性溃疡988例(8.73%)。11 307例溃疡患者中Hp阳性者5 461例,总Hp检出率为48.30%。在年龄构成比方面,〈20岁人群组溃疡发病率(11.46%)最低,〉60岁人群组溃疡发病率(33.74%)最高。在发病季节方面,1~3月发病率(39.25%)最高,7~9月发病率(11.34%)最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惠州地区消化性溃疡检出率和Hp检出率比较低,老年人已成为消化性溃疡的主要患病人群,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7.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合并糖尿病患者循环microRNA-92a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循环miR-92a在慢性稳定性心绞痛(SAP)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循环miR-92a在冠心病临床应用的可能性。方法分析比较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SAP无糖尿病合并症患者循环miR-92a表达。结果方差成份分析,糖尿病对SAP循环miR-92a表达的贡献(偏差平方和16.676)是年龄对SAP循环miR-92a表达贡献(偏差平方和2.474)的6倍多。以年龄为协变量,协方差分析SAP合并糖尿病病例入院次日循环miR-92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AP无糖尿病合并症病例(F=21.86,P=0.001)。SAP合并糖尿病病例多支血管病变发生率73.3%(22/30)显著高于SAP无糖尿病合并症病例多支血管病变发生率51.2%(44/86)(χ2=4.458,P=0.035)。结论 SAP合并糖尿病病例循环miR-92a表达增高。SAP合并糖尿病病例较无糖尿病病例冠脉病变严重。提示针对循环miR-92a表达增高的合并糖尿病的SAP进行干预治疗的临床实际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8.
脑成像与脑连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NIH在2009年发布了人脑连接组计划(HCP),该计划的实施将主要依赖三大关键技术:脑电与功能磁共振(fMRI)信息的融合技术、静息态fMRI技术、脑纤维束成像等脑结构分析技术.文中简要介绍了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9.
目的报道12例后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的临床疗效并总结经验。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纳入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及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共12例,其中男5例,女7例。患者平均年龄为22.3岁(13~34岁),平均病程为1.1个月。术前通过泌尿系超声和静脉肾盂造影(ⅣP)明确病变程度、术后3个月进行复查了解恢复情况。结果12例患者均接受后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无漏尿、感染、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手术平均时间为43.9min(35-55min),术中预计失血量为12.4ml(5~20ml),术后留置引流管天数平均为2.9d(1~4d),术后首日引流量平均为41.7ml(20-75m1),术后留置尿管天数平均为4.3d(2~7d),术后住院天数平均为9.5d(6~13d),12例患者均于术后6周拔除双J管。术后3个月复查IVP显示输尿管扩张管径明显缩小、平均约0.55cm,术前有症状者均完全缓解。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具有可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随访显示手术效果良好,结合相关文献报道结果,我们推荐采用后腹腔镜输尿管成形术治疗下腔静脉后输尿管。  相似文献   
30.
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患者循环微小RNA-92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患者循环微小RNA-92a( miR-92a)的调节作用,评价miR-92a作为新血管内皮损伤治疗靶点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236例冠心病患者的血脂异常率、他汀类药物治疗率以及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多因素方差分析他汀类药物治疗对合并2型糖尿病(DM)冠心病患者LDL-C及循环miR-92a表达的影响,比较各组治疗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生率.结果 冠心病非他汀类药物治疗患者LDL-C未达标率高达95.7%(112/117),应获得而未得到他汀类药物治疗者占47.5%(112/236);他汀类药物治疗者LDL-C达标率为27.7%( 33/119).冠心病他汀类药物治疗组LDL-C( mmol/L)显著低于非治疗组(2.457±0.802比3.218±1.130,Z=-9.760,P=0.001),ACS发生率也显著低于非治疗组(33.6%比71.8%,x2=34.491,P=0.001).在他汀类药物治疗组中,LDL-C达标者与未达标者ACS发生率无明显差异(33.3%比33.7%,x2=0.002,P=0.968).稳定型心绞痛(SAP)合并DM患者循环miR-92a表达显著高于未合并DM者(0.492比-0.121,Z=-3.038,P=0.002);他汀类药物治疗的SAP合并DM者循环miR-92a表达低于非治疗者(0.419比0.687,Z=1.289,P=0.072);他汀类药物治疗的SAP未合并DM患者与非治疗者循环miR-92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32比-0.198,Z=-0.614,P=0.539).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他汀类药物治疗是影响冠心病患者LDL-C水平的主要因素(F=22.863,P=0.001),合并DM是影响SAP患者循环miR-92a表达的主要因素(F=9.641,P=0.003).结论 他汀类药物通过调控循环miR-92a表达,对减轻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损伤可能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