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1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中药草珊瑚中异嗪皮啶和总黄酮含量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建立草珊瑚中主要有效成分异嗪皮啶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异嗪皮啶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μ-Bondapak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7∶83),检测波长为344 nm;总黄酮采用比色法测定.结果不同产地和采收季节草珊瑚药材中总黄酮和异嗪皮啶含量差异较大,总黄酮和异嗪皮啶含量在10~12月份期间较高.结论提供了对草珊瑚质量控制的方法,草珊瑚的采收季节应为每年10~12月.  相似文献   
112.
不同月份采摘的绿茶中茶多酚含量及其营养学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解不同月份采摘的绿茶中茶多酚含量及其营养学意义,开展了本项研究。方法:新鲜茶叶样品采自江西省婺源县大樟山茶场的5个不同种植区,茶叶采摘时间分别为2000年8月、2001年3月、4月和5月。按常规炮制方法处理,制成绿茶。分析测定了其中9种茶多酚类化合物,以及没食子酸及其衍生物和黄酮醇类化合物。结果:4月份采收的绿茶中茶多酚类化合物总量最高、占绿茶总重量的32.3%,是3月份采摘的绿茶所含茶多酚类化合物总量的1.41倍、5月份的1.34倍、8月份的2.45倍,绿茶中茶多酚类化合物总量的排列顺序为4月〉5月〉3月〉8月。其中绿茶中所含的功能因子,茶多酚类化合物中含量最高的主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含量顺序同样是4月〉5月〉3月〉8月。结论:不同采摘期绿茶中具有代表性的生物活性物质——茶多酚含量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13.
茶芎挥发油成分的GC—MS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永明  潘家祜 《中药材》1996,19(6):302-303
应用气相——质谱联用技术从茶芎挥发油中分离和鉴定了21种化学成分。其中苯酞类成分5种,萜类成分13种,其他类成分3种。并且发现这5种苯酞类成分的含量约占挥发油总量的90%左右,是茶芎挥发油的主要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114.
茶芎多糖的提取及其免疫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罗永明  余日跃  朱英 《中草药》1999,(2):124-125
伞形科植物茶书LigusticumsinenseOlivcv.Chaxiong是江西特产中药之一,具有行气活血、祛风止痛之功效。我们先后从中分离了21个化学成分[1~3],并进行了心血管、抗惊厥等方面的系统药理研究[4,5]。民间将茶芎与茶叶一起泡水饮用,有防病、健身、强壮作用,我们又对茶芎中含量较高的水溶性成分茶穹多糖进行了提取分离和免疫活性的研究。1实验材料1.1药材:茶穹药材购自江西省瑞昌市医药公司,由我院中药鉴定教研室张治针老师鉴定品种。1.2动物:Balb/c小鼠由江西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  相似文献   
115.
雷公藤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雷公藤叶水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lyoniresinol(1),(+)-isolarieiresinol(2),burselignan(3),dibutyl phthalate(4),cyclo-(S-Pro-R-Phe)(5),cyclo-(S-Pro-R-Leu)(6),cyclo-(S-Pro-S-Ile)(7),3-hydroxy-1-(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1-propanone(8),胡萝卜苷(9).结论:1-3为4-苯基四氢萘类木脂素,5-7为二酮哌嗪类化合物(环二肽),化合物1-3,5-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6.
通过对古代及现代医药文献进行查阅,整理,分析,总结了紫石英历代炮制演变轨迹及现代全国各地炮制概况。自梁代历经了宋,元,明,清等各个时期,文献记载的当时的紫石英的炮制方法有12种,其中以火煅醋淬法应用较为广泛;经过历代医家由浅入深,不断变化的认识过程,逐渐形成了紫石英炮制的传统理论;目前全国各地主要沿用了火煅醋淬的炮制方法,其他方法虽有沿用,但已不是主流。  相似文献   
117.
目的:寻找短梗大参其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有效成分.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以及现代波谱技术对短梗大参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从短梗大参中分离出12个化合物,并分别鉴定为三对节酸(1),serjanic acid(2),白桦脂酸(3),6β-羟基-3-羰基-齐墩果烷-12-烯-28-羧酸(4),3β-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29-双羧酸-3-O-α-L-吡喃阿拉伯糖苷(5),3β-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29-双羧酸-29 -甲酯-3-O-L-吡喃阿拉伯糖苷(6),3β-羟基-齐墩果烷-12-烯-28,29-双羧酸-3-O-α-L-吡喃阿拉伯糖-28-βD-吡喃葡萄糖酯(7),东莨菪素(8),β-谷甾醇(9),胡萝卜苷(10),3,4-二羟基苯甲酸(11),硬脂酸(12).结论: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8.
黄芪总皂苷和三七总皂苷配伍对小鼠实验性脑水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结扎颈总动脉和迷走神经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黄芪总皂苷和三七总皂苷配伍对脑水肿的影响。方法:ip麻醉小鼠,颈正中切口,暴露并分离双侧颈总动脉和迷走神经。用小动脉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和迷走神经10min,打开动脉夹再灌注10min,如此重复3次制作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采用均匀设计分组、2×2析因设计分组,探讨黄芪总皂苷和三七总皂苷配伍对脑水肿的影响。结果:TSA和TSP均具有不同程度抗实验性脑水肿形成的作用或趋势,配伍后作用更佳,黄芪总皂苷32mg/kg和三七总皂苷80mg/kg配伍应用,对脑水肿的抑制作用最好。2×2析因实验显示,在该剂量下两药配伍,可明显降低脑含水量,表现出相加的协同作用。结论:黄芪总皂苷和三七总皂苷配伍具有协同的抗脑水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9.
国产贝母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国产贝母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包括结构类型、物理常数及其来源植物,探讨贝母属植物化学成分的规律性,可为贝母化学成分的深入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20.
黄起壬  何明  戴育成  罗永明 《中草药》2005,36(12):1831-1834
目的研究油茶皂苷(SQS)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及中性粒细胞黏附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取培养细胞上清液测定LDH活性,分别测定HU-VEC存活率,中性粒细胞黏附率、线粒体丙二醛(MDA)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同法检测中性粒细胞黏附。结果缺氧-复氧可导致HUVEC损伤及中性粒细胞黏附的增加,表现为LDH活性、MDA水平及中性粒细胞黏附率显著升高,而SOD和GSH-Px活性显著下降;SQS呈浓度依赖性地对抗上述改变。结论SQS对缺氧-复氧诱导的HUVEC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脂质过氧化和抑制白细胞黏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