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62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心脉通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抑制细胞外基质降解,减少炎症反应,稳定斑块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ACS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脉通胶囊n=31)、对照组(n=32),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MMP-9与hs-CRP水平。结果:对照组MMP-9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而hs-CRP水平治疗后有显著性下降。治疗组MMP-9与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ACS患者MMP-9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而MMP-9,hs-CRP与血脂无相关。结论:心脉通胶囊可能通过抑制MMP-9,降低hs-CRP,而减少细胞外基质降解,减轻炎症反应达到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前驱心绞痛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侧支循环的 2 6 1例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分组比较前驱心绞痛对肌酸激酶峰值浓度和左室功能的影响。结果 :2 6 1例患者中 ,有前驱心绞痛组 (A组 ) 92例 ,占 35 2 % ;无前驱心绞痛组 (B组 ) 16 9例 ,占 6 4 8%。肌酸激酶峰值浓度 :A组为 ( 14 2 5± 10 86 )U/L ,显著低于B组的 ( 1747± 115 8)U/L (P <0 0 5 ) ;肌酸激酶同功酶MB (CK MB)的峰值浓度A组 ( 12 8± 10 2 )U/L ,也显著低于B组的 ( 16 3± 10 7)U/L (P <0 0 1)。左室射血分数 :A组 ( 5 1±11) % ,显著高于B组 ( 4 6± 12 ) % (P <0 0 1)。室壁运动Cortina计分 :A组明显低于B组 ( 6 9± 2 4vs 7 6± 2 7,P<0 0 1)。结论 :前驱心绞痛可通过缺血预适应机制对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功能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冠状动脉自发再通 (SR)的预测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和左室造影的 2 16例首次AMI患者 ,分组比较SR对肌酸激酶 (CK)峰值浓度、左室功能和临床转归的影响 ,并分析SR的预测因素。结果 ①分组 :有自发再通的A组 5 7例 (2 6 4 % ) ,无自发再通的B组 15 9例 (73 6 % )。②入院时Killip心功能分级A组低于B组 (P <0 0 5 ) ,CK及CK -MB峰值浓度A组显著低于B组 (P <0 0 5 )。③左室射血分数A组明显低于B组(P <0 0 1) ,而室壁运动记分则A组明显低于B组 (P <0 0 1)。④PTCA术后TIMI血流 3级的比例A组显著高于B组 (P <0 0 5 ) ;总的院内心脏事件发生率A组显著低于B组 (P <0 0 5 )。⑤梗死前心绞痛 (P <0 0 1)、发病至治疗间期 (≤ 4h) (P <0 0 5 )和梗死相关动脉的侧支循环 (0~ 1级 ) (P <0 0 5 )是SR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AMI后冠状动脉自发再通的患者左室功能和临床预后较好 ,其发生可能与梗死前心绞痛和发病至治疗的间期有关。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患者循环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水平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86例单支冠脉病变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不稳定型心绞痛58例,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28例)PCI术前PAPP-A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考察其冠脉病变形态和术前术后罪犯血管供血区域的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分析它们与术后随访1年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联合终点之间的关系。结果与无心血管事件患者比较,有心血管事件的患者术前hs-CRP水平较高(P=0.016),PAPP-A水平也明显升高[(28.55±20.21)mIU/L比(19.37±15.24)mIU/L,P=0.007],男性患者、高脂血症患者和有复杂病变的患者也较多。随访(9.7±3.0)个月期间,19例(22%)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低PAPP-A的患者无心血管终点事件生存率较高(log rank=7.881,P=0.049),而PAPP-A≥15.41 mIU/L是强的联合终点事件预测因子(OR=2.23,95%CI:1.27~5.33,P=0.021)。结论 PAPP-A水平对单支血管病变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的中期预后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5.
1 70岁以上老年人的CABG过去 10年中在冠状动脉外科领域几乎所有报告都把老年“定义”为 70岁以上。然而 ,文献中老年的定义逐渐从6 5岁以上提高到 80岁以上。老年人中 ,左主干病变、多支血管病变和左室功能不全的发生率较高 ,很多病人有再次CABG的指征 ,有些需要同时行瓣膜手术。这些病人多数合并其他疾病 ,如糖尿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病、外周血管疾病和肾脏疾病等。因此 ,手术的致命性或非致命性并发症增加 ,术中或术后心梗、低输出量综合征、中风、胃肠道并发症、伤口感染、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 (IAB…  相似文献   
26.
从 1991年来 ,有关比较冠心病治疗中药物与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CABG)疗效的文章相对较少 ,然而对早期研究资料的回顾及患者的长期随访则发现早期的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 ,这些研究仅将冠状动脉的病变分为单支、双支和三支血管病变 ,而近年的报道认为 ,除病变血管数目外 ,病变程度同样可影响患者的预后。其次 ,这些研究所涉及的病例主要在 1972~ 1984年间 ,主要的治疗药物是 β受体阻滞剂和硝酸酯类。但近年来 ,钙通道拮抗剂、阿司匹林、降脂药等的应用也逐渐增多。这些药物不仅可减少单纯药物治疗患者的缺血事件的发生 ,对CABG…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 external couterpulsation EECP)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疗效.方法 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且介入治疗成功的患者共469例,其中85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体外反搏治疗(EECP组),另384例予单纯药物治疗(药物组).临床随访6~72个月,部分行超声心动图和冠脉造影复查,比较两组随访病例临床终点事件、左室功能和造影结果的差异.结果 (1)基线资料:对EECP组81例(95%)和药物组350例(91%)成功进行了随访,两组在临床资料、造影特征和介入治疗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⑵临床终点事件:EECP组心绞痛复发率显著低于药物组(8.6%比17.4%,P<0.05);EECP组总的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药物组(18.5%比35.4%,P<0.01).(3)超声心动图:两组基线室壁运动指数和左室射血分数相似,但复查时EECP组明显优于药物组(P<0.01).⑷冠状动脉造影:两组再狭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ECP组出现侧支循环患者数明显多于药物组(17.9%比5.1%,P<0.05),复查时病变血管参考内径[(3.29±0.61)mm比(3.06±0.50)mm,P<0.05]和支架内最小腔径[(3.02±0.59)mm比(2.67±0.62)mm,P<0.01]均显著大于药物组.结论 对于介入治疗成功的冠心病患者,增强型体外反搏可减少心绞痛复发,改善预后和心功能,并可能有预防再狭窄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64层螺旋CT对冠状动脉畸形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在诊断冠状动脉畸形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冠状动脉畸形的64层螺旋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血管探针等后处理。10例同时行传统冠脉造影(CAG),3例行手术。【结果】38例患者畸形血管在CT图像上得以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开口起源异常6例,单支冠状动脉畸形2例,冠状动脉瘘2例,冠状动脉肌桥20例,副冠状动脉8例,10例CAG结果9例与CT一致,1例右侧冠状动脉高位开口CAG误诊为缺如,3例手术结果与CT一致。【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清晰显示了畸形血管的起源、行程、终止及腔内情况,可作为冠状动脉畸形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评价伴巨大左房的二尖瓣狭窄患者行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PBMV)的疗效.方法对36例患者按改良的Inoue方法行PBMV,观察手术操作成功率,术前后左房平均压(LAP),二尖瓣跨瓣压差(MVG),肺动脉收缩压(SPAP),二尖瓣口面积(MVA)和临床NYHA心功能变化.结果手术操作成功率达94%.术后LAP、MVG及SPAP均明显下降(12.2±4.4 vs 27.6±10.3;5.2±2.3 vs 20.7±5.5;41.1±15.4 vs 76.8±19.3;P均<0.01),MVA明显增加(1.88±0.31 vs 0.65±0.12,P<0.01),NYHA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伴巨大左心房的二尖瓣狭窄患者行PBMV的成功率仍很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