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9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进展期白癜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进展期白癜风的临床效果。方法54例进展期白癜风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治疗组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口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10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70.4%,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6例、好转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40.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X2=4.80,P〈0.05)。治疗组发生皮肤轻微刺痒及脱屑2例、轻微胃部隐痛2例,对照组发生下肢轻度水肿3例,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未影响正常生活。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进展期白癜风能取得更佳效果,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法对C57/BL6小鼠黑色素生成、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相关细胞因子(IL-1β、TGF-β、TNF-α)表达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火针组、普通针刺组及冰针组,肉眼观察小鼠皮肤黑色素生成情况,并行组织学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皮肤中ACTH、IL-1β、TGF-β、TNF-α的表达。结果:火针组最早出现黑色素生成,至第14天,HE染色中黑色素颗粒明显多于普通针刺组及冰针组。至第3天,各针刺组ACTH表达均高于空白组(t值分别为9.36、6.37、5.87,P值均0.05),其中火针组表达强于普通针刺组及冰针组(t值分别为3.42、2.93,P值均0.05)。与之对应,IL-1β在火针组的表达均强于普通针刺组、冰针组,第3天最明显(t值分别为2.88、2.94,P值均0.05);TGF-β第3天可见火针组表达强于普通针刺组、冰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01、3.45,P值均0.05)。各组间TNF-α的表达则无明显改变。结论:不同针刺法均明显促进C57/BL6小鼠黑色素生成,上调ACTH、IL-1β及TGF-β的表达,其中以火针组作用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桂枝汤加味治疗气血不和型儿童白癜风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影响。方法:将134例符合要求的患儿,采用SAS软件生成,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采用0.03%他克莫司软膏,适量外涂,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桂枝汤加味,1剂/d。两组疗程均连续治疗3个月。进行治疗前后白癜风面积评分指数(VASI),黑素指数(MCI),皮肤病生活质量(DIQL)调查量表和气血不和证评分,并评估复色情况;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补体(C3,C4)和免疫球蛋白(Ig G,Ig M,Ig A)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4.13%,高于对照组的63.49%(χ2=6.938,P0.01);治疗后观察组VASI指数低于对照组(P0.01),DIQL和气血不和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MCI指数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复色率(62.83±11.47)%高于对照组的(53.78±10.29)%(P0.0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白癜风患儿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 G,Ig A水平均明显下降,白癜风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均有下降,CD8+水平升高(P0.01);Ig M,C3和C4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后Ig G,Ig A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并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Ig M,C3和C4水平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并高于治疗后对照组水平(P0.05);CD8+下降,并低于治疗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桂枝汤加味治疗气血不和型儿童白癜风,能缩小皮损面积,增加白斑黑素含量,提高复色率,改善了患儿生活质量,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自身免疫失衡有关,值得临床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4.
始古至今,历代医家,对淋证有诸多论述,名医张锡纯先生于《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关淋证的论述最为精辟.张氏依据临床症状之不同将淋证分为气、血、劳、砂、膏、寒、毒七淋,但究其病因病机总不外因热生虚,因虚致热;感受秽浊秽气.据因索方,故张氏以扶正祛邪、利尿通淋及清热解毒、化瘀祛腐为治法.此外,张氏还对淋证的预后予以论述.如砂淋为“有关性命之证”.张氏于治淋证时,还辅以西药治疗,时至今日,对研究中医理论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5.
窄谱紫外线联合中药治疗头面白癜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癜风是一种色素异常性皮肤病。全球人群中的白癜风患病率约0.5%左右,无人种和性别差异。由于白癜风尤其是头面部等暴露部位对美容有影响,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心理负担。目前虽然中西医针对其治疗方法较多,但均非特效疗法,疗效差异较大。2007年1月-2009年1月,笔者采用通窍活血汤联合窄谱紫外线(NB—UVB)治疗头面部白癜风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6.
报告1例以环状肉芽肿样皮疹为临床表现的二期梅毒。患者男,17岁,出现右肩部结节1月。皮肤科检查:右肩部可见一暗红色结节,呈规则环状,直径约3 cm,轻度浸润,质稍硬,少许脱屑,轻度瘙痒。病理检查: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明显肥厚,表皮突下延,海绵形成,较多中性粒细胞移入表皮;真皮乳头层小血管增生扩张,真皮浅中层密集的浆细胞为主炎症细胞浸润。梅毒血清学检查示:TRUST(1∶64),TPPA(+)。经规范治疗3周,皮疹消退。  相似文献   
37.
目的:以HaCaT细胞为细胞模型,探讨Wnt5a能否激活非经典Wnt5a/Ca~2+信号传导途径,并检测其对HaCaT细胞增殖、周期和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探讨Wnt5a在银屑病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检测不同浓度Wnt5a重组蛋白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Wnt5a对HaCaT细胞周期和Ca~2+浓度的影响;不同浓度Wnt5a和Frizzled5分别刺激HaCaT细胞后,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HaCaT细胞内VEGF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5μg/mL、15μg/mL和25μg/mL的Wnt5a能够不同程度的提高HaCaT细胞的增殖能力,促进细胞周期从G1期向S期分化,其中15μg/mL和25μg/mL组与空白组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1)。同时,15μg/mL和25μg/mL的Wnt5a可增加HaCaT细胞内Ca~2+浓度(P0.05)。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Wnt5a和Frizzled5能不同程度的促进VEGF的表达,其中Wnt5a的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外源性Wnt5a能促进HaCaT细胞增殖和周期,并增加细胞内Ca~2+浓度,进而激活Wnt5a/Ca~2+非经典信号传导途径,从而促进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中男18例、女10例,平均年龄(23.9±6.25)岁。10~20岁为好发年龄段(13例)。病程15天至24个月不等。皮损主要表现为出血坏死性丘疹和痘疮样疤痕,主要分布于躯干及四肢,面部、掌跖部位少见。组织病理见坏死角质形成细胞、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内淋巴细胞大致呈楔形浸润。主要治疗方案为口服四环素或红霉素,必要时加雷公藤;病情严重者可静滴甲氨蝶呤。外用药物选择中强效糖皮质激素药膏或卡泊三醇。物理治疗选择补骨脂素光化学疗法(PUVA)或者窄谱中波紫外线。大部分患者按照上述方案组合治疗2~3周后,病情得到控制,皮损数量逐渐减少甚至消失,留有萎缩性疤痕。结论: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的诊断需要临床与病理密切结合,合理的治疗方案可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39.
银屑病,中医称之为"白疕"。西医认为银屑病是免疫介导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多种环境因素如外伤、感染、药物等均可诱导易感患者发病[1]。银屑病的慢性、反复发作性,以目前的医疗水平,本病尚难治愈,因此只能从症状上控制,缓解其发病时间。  相似文献   
40.
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阿昔洛韦治疗中老年人带状疱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阿昔洛韦对中老年人带状疱疹的治疗作用。方法8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以阿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商品名:美能)治疗;对照组单纯服用阿昔洛韦治疗。2组患者均在治疗后第7天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可明显缩短发疹时间、原皮疹结痂时间及疼痛时间,有效缩短治疗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阿昔洛韦联合美能治疗带状疱疹较单纯应用阿昔洛韦治疗具有更高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