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目的 为Er:YAG激光去除龋损和粘接修复的可行性提供更多的证据。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拔除的36颗龋坏深及牙本质的磨牙。每个离体牙的龋损都被切成大小相等的两份,分别纳入对照组(机械预备组)和实验组(Er:YAG激光组)。通过测量微拉伸粘接强度(mTBS)、微渗漏深度、观察组织学形貌、微观形态和测量操作时间比较了Er:YAG激光与传统机械法在这些方面的特性。结果 实验组的微拉伸粘接强度高于对照组(n=13,P<0.05),而平均微渗漏深度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13,P>0.05)。实验组残留感染牙本质小管少于对照组(n=6,P<0.01)。扫描电镜观察显示,实验组牙本质小管开放、清晰、裸露,而经机械预备的牙本质表面有玷污层(n=4)。实验组的去龋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n=36,P<0.05)。结论 虽然去龋时间较长,但Er:YAG激光用于窝洞预备较传统机械法有更高的微拉伸粘接强度和更少的感染牙本质小管残留。因此,Er:YAG激光是一种合适的临床去龋方法。 相似文献
53.
倍频532nm激光治疗视网膜裂孔78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价倍频532nm激光治疗视网膜裂孔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532nm激光对72例78眼视网膜裂孔进行激光光凝,按照裂孔所在不同象限、裂孔不同大小、以及裂孔是否伴有局限性视网膜脱离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裂孔位于视网膜上方象限者44眼,位于视网膜下方象限者31眼(视网膜上方和下方均发现裂孔者3眼,未纳入对照),两组裂孔光凝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裂孔直径≤2PD者37眼,裂孔直径>2PD者41眼,两组裂孔光凝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伴局部视网膜脱离的裂孔有45眼,伴有局部视网膜脱离的裂孔有33眼,两组裂孔光凝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倍频532nm激光治疗视网膜裂孔安全有效,治疗上方视网膜裂孔、直径较小视网膜裂孔以及不伴局部视网膜脱离的裂孔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4.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是困扰育龄期女性的主要问题之一,其不仅会影响女性的生育力,还会引发神经、消化等多器官或系统的功能障碍,增加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疾病等风险。中医药在治疗POI方面存在显著优势,也是近年来POI治疗研究的热点。现代研究表明,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在POI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中医药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治疗POI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治疗POI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丁酸钠通过肠—肝循环改善肠道通透性来降低酒精性肝病(ALD)小鼠的炎性因子水平。方法 将60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ALD模型组、丁酸钠(NaB)干预对照组、NaB干预模型组,每组15只。对照组给予Lieber-DeCarli对照液体饲料,模型组给予等热量的Lieber-DeCarli酒精液体饲料,同时NaB干预对照组给予含NaB(0.6 g·kg-1)的液体饲料,喂养6周后,收集组织。采用HE染色检测肠道炎性细胞浸润及黏膜完整性;免疫荧光检测肠道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的表达水平;鲎试剂盒检测血浆、肝脏及肠道内毒素(LPS)的水平;ELISA法检测血浆、肝脏及肠道白细胞介素(IL)-6、IL-1β、IL-17A的水平;并分析紧密连接蛋白与肠道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HE染色结果显示,ALD模型组小鼠的肠道绒毛结构紊乱;免疫荧光结果显示,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降低(P<0.05);血浆、肝脏及肠道LPS均升高(P均<0.05);血浆、肝脏及肠道炎性因子水平均升高(P均<0.05)。与ALD模型组相比,N...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一种改良式巩膜瓣可拆除缝线法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例28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施行小梁切除联合虹膜周边切除术,术中对巩膜瓣采取改良式可拆除缝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12(平均8.7)mo。可拆除缝线拆线时间3~17(平均8.33)d,拆线前眼压12.23~18.86(平均15.25)mmHg,拆线后眼压为10.00~17.30(平均11.96)mmHg,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眼均无拆线并发症出现和滤过泡渗漏;术后28眼中Ⅰ度浅前房1例,Ⅱ度浅前房1例,浅前房发生率7%;28眼末次随访眼压10.00~17.30(平均12.55)mmHg;28眼最终形成扁平滤过泡20例,微小囊样滤过泡8例,功能滤过泡100%。结论:改良式巩膜瓣可拆除缝线法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安全、有效,有利于远期眼压的控制和功能滤过泡的形成。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探讨亚麻木酚素(SDG)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髓源抑制性细胞(MDSCs)及血浆炎症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32只6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采用来曲唑造模法建立PCOS大鼠模型,每日监测动情周期变化。造模成功后阴性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SDG对照组和SDG干预模型组灌胃等量SDG溶液。干预8周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脾脏、肝脏和骨髓中MDSCs比例;ELISA检测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0的水平;Pearson统计分析MDSCs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结果与模型组相比,SDG干预模型组脾脏、肝脏和骨髓中MDSCs的比例显著增加,外周血MDSCs比例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血浆中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1),IL-10显著升高(P<0.05),IL-6水平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发现,MDSCs与TNF-α、IL-6呈负相关,与IL-10呈正相关。结论SDG通过代偿性增加PCOS大鼠脾脏、肝脏和骨髓的MDSCs以及抑制炎症改善PCOS。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探讨法洛四联症患者心脏直视术后呼吸道的护理方法,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我科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7名法洛四联症心内直视手术后患者的护理工作进行全面观察,总结此类患者的呼吸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107例病人通过及时准确的呼吸系统监测及机械通气护理,使93例(87%)患者无呼吸道并发症并顺利康复。其中14例出现呼吸道并发症患者中,10例经过对症处置顺利康复,1例带机长达188小时患者顺利脱机拔管,3例心衰伴呼吸衰竭死亡。结论法洛四联症心内直视术后有效的呼吸道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