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39篇
  免费   208篇
  国内免费   88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56篇
基础医学   162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732篇
内科学   423篇
皮肤病学   34篇
神经病学   44篇
特种医学   8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83篇
综合类   1251篇
预防医学   514篇
眼科学   42篇
药学   410篇
  9篇
中国医学   545篇
肿瘤学   75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293篇
  2009年   287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252篇
  2006年   238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51.
钴60放射法制备免疫功能抑制大鼠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系统的钴60放射计划,对大鼠免疫功能抑制的合适剂量进行评估,为干细胞移植研究提供合适的的动物模型。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12.5Gy、10Gy、7.5Gy、5Gy4个剂量组,10只/组。计算放射后2个月的死亡率。检测白细胞数量,评价各剂量组动物的白细胞参考值范围。结合死亡率和白细胞参考值范围,确定合适的放射剂量。通过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吞噬实验和外周血白细胞移行抑制实验(MIT),对细胞免疫功能进行检测。结果行12.5Gy照射的大鼠,3d内全部死亡;10Gy放射后的大鼠在1个月内全部死亡;7.5Gy照射的大鼠2个月内死亡1只;5Gy照射的大鼠没有死亡情况发生。设定95%作为可信区间,计算白细胞数量参考值范围(109个/L),未放疗组:16.978+1.96×6.46;5Gy放疗组:4.93+1.96×0.72;7.5Gy放疗组:2.313+1.96×0.782;10Gy放疗组:1.03+1.96×0.507。t检验表明,随着放疗剂量的增加,各实验组的白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对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吞噬实验结果表明,机体全身免疫功能降低;外周血白细胞移行抑制实验(MIT)表明,机体T细胞免疫功能降低。结论7.5Gy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大鼠的免疫功能,为合适的放疗剂量。  相似文献   
52.
目的:克隆人白细胞介素-3(hIL-3)基因cDNA,构建其真核表达质粒pcDNA3/hIL-3。方法: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提取IL-3mRNA,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IL-3基因cDNA,通过T/A克隆法,首先构建pUCm-T/hIL-3,然后构建其真核表达型载体pcDNA3/IL-3。结果:pUCm-T/hIL-3内插入片段序列与hIL-3基因序列一致;pcDNA3/IL-3经酶切鉴定与预期结果一致。结论:成功完成了hIL-3基因克隆和pcDNA3/IL-3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相似文献   
53.
目的:观察益骨胶囊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破骨细胞(OC)分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和凋亡的影响。方法:(1)将20只12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益骨胶囊灌胃组和生理盐水灌胃组, 制备含药血清和对照血清;(2)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OC, 加血清培养后, 重氮盐法检测TRAP,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OC存活数及荧光染色法观察OC凋亡情况。结果:与空白血清组比较, 含药血清组在24h、48h和72h时TRAP的活性均明显降低, OC存活数明显降低, 凋亡比率明显高(P<0.01或P<0.05)。结论:益骨胶囊含药血清可以抑制体外培养OC分泌TRAP, 诱导OC凋亡, 提示这可能是该方防治骨质疏松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在中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联合应用专题研讨课(Seminar)和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teaching,CBT)的实施效果。方法:在中职《内科护理学》课程中实施Seminar-CBT教学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的形式,在课程结束后收集学生对《内科护理学》结合Seminar-CBT教学法的态度和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结果:观察组成绩考核优于对照组(P<0.05),Seminar-CBT教学法的教学反馈各条目积极评价率均在85%以上。结论:Seminar-CBT教学法应用于中职护理《内科护理学》教学,操作性和可行性强,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应用内科护理学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55.
56.
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N)isoneofthemostcommondiabeticcomplica tions.Itspathogenesisisstillunclear,sonodefinitelyeffectivemedicinehasbeenfound.ClinicalsymptomsofDNcouldbesignificantlyrelievedbyJinmaitongcomposita(JMTC,复方筋脉通),atraditionalChinese…  相似文献   
57.
过敏性紫癜急性期患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目前已公认过敏性紫癜(HSP)属变态反应性疾病,但对此病发生过程中免疫调节细胞作用的研究很少。现将我们检测38例过敏性紫癜急性期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淋巴细胞转化率的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8.
吗啡对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体外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研究吗啡对血清饥饿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组给药后,用MTr法测心肌细胞的活力;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心肌细胞周期;用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法测心肌细胞的凋亡率;用Westernblot法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用Fura-2双波长荧光法测心肌细胞内游离钙。结果体外原代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经无血清饥饿作用48h后,心肌细胞可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给予不同浓度的吗啡作用于心肌细胞后,心肌细胞的这种凋亡现象可被抑制,其在1umol·L^-1处最为明显,表现为:心肌细胞凋亡率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细胞内Ca^2+离子浓度降低;给予10umol·L^-1纳洛酮(Naloxone)后,吗啡的这种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作用可被完全阻断;并且给予1umol·L^-1纳曲吲哚(Naltrindole)后,吗啡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结论吗啡可激活心肌细胞膜上的阿片受体,对血清饥饿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具有抑制作用,且可被Naloxone阻断。  相似文献   
59.
骨骼肌肌细胞增殖及分化过程中凋亡现象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目的 对骨骼肌分化中的凋亡现象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本实验采用体外培养的C2C12肌母细胞分化模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肌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周期的变化,提取细胞基因组DNA进行电泳分析,用原位末端标记法进行了凋亡细胞染色,电子显微镜观察凋亡小体的形成。结果 C2C12细胞在肌分化诱导24h和48h,检测出凋亡现象;而对照组、肌分化诱导72h组均未检出凋亡现象。结论 在肌肉分化、发育的过程中,某些细胞会按自身程序主动死亡,以凋亡细胞的形式排除。而且具有明显的时间性,终末分化的肌管不易出现凋亡。  相似文献   
60.
应用东芝Flexart 0.5T超导MR机,对64例脑部MR受检者分别使用快速液体衰减翻转恢复(Fast FLAIR)序列和常规SE序列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文献探讨Fast FLAIR序列的成像原理、正常表现和临床应用价值。结果:Fast FLAIR序列显示病变为80/83(96.39%),常规SE序列为57/83(68.67%),两者在显示病变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Fast FLAIR序列能区分自由水和结合水,一定程度上反映病变的病理状态。提示Fast FLAIR序列对颅脑病变的显示优于FSE T2WI序列,且能获得更多的病理信息,宜列为常规扫描序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