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8岁,农民,以"发热、咳嗽、胸闷、气短5 d"为主诉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述症状,体温最高达39.0℃,伴周身酸痛,有阵发性咳嗽、咳黄痰且不易咳出,活动后胸闷、气短症状加重,入院前1 d曾在外院实施剖宫产手术.既往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前锯肌瓣在扩张后假体乳房再造术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7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单纯乳腺切除患者(共47侧乳房)采用软组织扩张器并假体置入方式分期乳房再造,即扩张后假体置入乳房再造术(以下简称扩张乳房再造术),术式中均采用前锯肌瓣作为扩张器或假体外侧覆盖,观察一期及二期术后包膜挛缩?血清肿?血肿?切口裂开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观察病例中,一期扩张器置入术后(47例)无血肿发生,无感染,无切口或皮瓣坏死,2例(2侧)切口裂开;二期假体更换后(46例),无血肿发生,无感染,无切口或皮瓣坏死,无切口裂开,平均随访(465.0 ± 2.5)d,随访期间未见包膜挛缩病例?结论:扩张后假体乳房再造术中运用前锯肌瓣能较好地固定扩张器及假体,减少并发症,防止假体移位,获得好的乳房形态?  相似文献   
33.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近1年120院前急救出诊情况,对院前急救影响因素进行归纳研究.方法:对2010年6月~2011年5月间我院120院前急救转运患者性别、年龄、呼救出诊时间、地点、急诊诊断、救治转送情况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1年我院院前急救转运患者1297例,男女比为1.62:1;年龄(37.8±13.5)岁;创伤...  相似文献   
34.
35.
小腿下段、足踝在外伤后常易出现感染、皮肤坏死、软组织缺损,甚至肌腱、关节、骨与内固定的外露,常并发关节与骨的破坏,创面很难愈合,如何修复由此造成的软组织缺损,是临床经常要面临的难题。游离皮瓣移植对显微外科技术要求高,  相似文献   
36.
陈默轩  王立夫  苏新  章宏伟  侯祚琼 《江苏医药》2012,38(21):2576-2578
目的 探讨负压辅助愈合治疗系统促进肉芽创面生长的有效性.方法 软组织缺损的患者43例,创伤面积6 cm×8 cm-15 cm× 18 cm,创面均合并不同程度的感染.均使用负压辅助治疗愈合系统进行创面辅助治疗,负压为100-125 mm Hg.创面情况改善后,分别选择了直接缝合、肌瓣、任意皮瓣、断层皮片移植等四种方式修复缺损.结果 更换敷料1-5次,43例肉芽创面生长良好.结论 应用负压辅助愈合治疗系统能有效促进肉芽创面生长.  相似文献   
37.
中国人群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病原微生物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病原微生物学特征,为选择正确的创面抗感染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中心横断性病例回顾调查研究的方法,对2007-2008年我国17家医院中因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住院治疗患者的住院病历中有关细菌病原学特征进行记录,分析其规律.结果:共有1 488 201个病案被纳入观察对象,从中获得符合入选...  相似文献   
38.
皮下修剪法腋臭根治术手术成败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皮下修剪法腋臭根治术手术成败原因及处理。方法:123例腋臭患者采用了腋窝横皱襞小切口皮下修剪法腋臭根治术,统计了应用此术式的疗效并对手术成败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未清洗条件下,活动出汗后双侧腋窝无臭味为痊愈,本组109例;距腋窝50 cm处未闻及臭味为有效,本组14例;活动出汗后距腋窝50 cm处闻及臭味为复发,本组0例。结论:皮下修剪法腋臭根治术是一种微创、疗效可靠的腋臭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辅助愈合治疗系统(V.A.C.Therapy)在胸、腹、背部断层皮片游离移植术后加压固定的有效性。方法 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应用V.A.C.Therapy加压固定游离断层皮片修复21例胸、腹、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15例,女6例;年龄21~63岁,平均43岁。其中瘢痕切除后创面13例,皮瓣切取后供瓣区形成的创面8例。创面位于胸部7例,腹部9例,背部5例。皮肤及软组织缺损范围12 cm×10 cm~18 cm×15 cm。游离移植的断层皮片厚度为0.6 mm,在缺损部位移植断层皮片后,使用V.A.C.Therapy固定皮片,压力范围100~125 mm Hg(1 mm Hg=0.133 kPa)。结果住院时间19~32 d,平均24 d。21例植皮均成活,受区创面Ⅰ期愈合;供皮区创面Ⅰ期愈合。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游离移植皮肤色泽与周围皮肤色泽相似,无破溃,无明显凹陷。结论应用V.A.C.Therapy加压固定的游离断层皮片,成活率高,效果可靠,是一种安全实用的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40.
<正>重症肺炎是临床常见的危及生命的疾病之一,可因病情迅速恶化发展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使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病死率高。而胃肠功能障碍与重症肺炎预后关系密切,应重视中医肠道调理在该病临床救治中的重要性。本院重症医学科采用中医肠道调理结合西医疗法救治重症肺炎患者,收到较好效果,现结合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