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34篇 |
免费 | 122篇 |
国内免费 | 10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65篇 |
儿科学 | 22篇 |
妇产科学 | 6篇 |
基础医学 | 104篇 |
口腔科学 | 17篇 |
临床医学 | 248篇 |
内科学 | 256篇 |
皮肤病学 | 102篇 |
神经病学 | 151篇 |
特种医学 | 13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215篇 |
综合类 | 745篇 |
预防医学 | 356篇 |
眼科学 | 95篇 |
药学 | 282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347篇 |
肿瘤学 | 10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54篇 |
2020年 | 46篇 |
2019年 | 50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45篇 |
2014年 | 88篇 |
2013年 | 116篇 |
2012年 | 96篇 |
2011年 | 109篇 |
2010年 | 94篇 |
2009年 | 128篇 |
2008年 | 141篇 |
2007年 | 117篇 |
2006年 | 153篇 |
2005年 | 173篇 |
2004年 | 134篇 |
2003年 | 129篇 |
2002年 | 119篇 |
2001年 | 129篇 |
2000年 | 118篇 |
1999年 | 87篇 |
1998年 | 77篇 |
1997年 | 79篇 |
1996年 | 91篇 |
1995年 | 70篇 |
1994年 | 69篇 |
1993年 | 56篇 |
1992年 | 54篇 |
1991年 | 70篇 |
1990年 | 60篇 |
1989年 | 70篇 |
1988年 | 73篇 |
1987年 | 45篇 |
1986年 | 35篇 |
1985年 | 36篇 |
1984年 | 27篇 |
1983年 | 33篇 |
1982年 | 23篇 |
1981年 | 22篇 |
1980年 | 18篇 |
1979年 | 6篇 |
1965年 | 3篇 |
1959年 | 3篇 |
1958年 | 3篇 |
195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表皮生长因于受体(EGFR)是一单跨膜糖蛋白,与细胞的增殖、转化有关。本文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8例正常颊粘膜上皮及40例颊粘膜鳞癌中EGFR的表达状况,结果显示:EGFR在颊癌组织中呈异质性表达,其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颊粘膜组织(P<0.05);EGFR表达状况与颈淋巴结转移及预后间存在相关关系(P<0.05)。EGFR(+)表达者多数伴有颈淋巴结转移,预后差。以上结果说明,EGFR在颊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估颊癌细胞增殖状态,颈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患者预后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4.
5.
6.
基于支持向量机神经母细胞瘤血清蛋白质标记物的检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寻找神经母细胞瘤特异血清蛋白标记物,构建初步诊断模型,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47例神经母细胞瘤患儿血清标本,30例其它恶性实体肿瘤患儿血清标本以及健康儿童血清标本10例;用ZUCI-Protein Chip Data Analyze System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经留一法交叉验证,分类器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 构建3个模型并筛选出10个蛋白标记物,能够成功区分神经母细胞瘤和健康儿童蛋白质谱的差异,表达模型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100%,区分神经母细胞瘤术前和术后蛋白质潜差异表达模型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100%,区分神经母细胞瘤与其它小儿恶性实体肿瘤血清蛋白质指纹图谱模型的敏感性为88.89%.特异性为100%.结论 用SELDI-TOF-MS及生物信息学技术并结合支持向量机(SVM)初步建立的模型可作为神经母细胞瘤的另一种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8.
脊髓肿瘤伴有颅内压增高比较少见,我科1970~1978年收治脊髓肿瘤140例,仅见4例,现报告如下: 例1 男,13岁。左上肢无力3个月,左下肢无力1.5个月,半个月来右肢无力、小便困难、头痛及呕吐,1周来呼吸困难。检查:颈抵抗、视盘早期水肿,四肢近全瘫,双侧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电生理研究近年来集中在脑诱发电位领域 ,本文对诱发电位的新老指标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异常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细胞Ca~(2+)与运动性骨骼肌纤维损伤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近20年来,细胞内C_a~(2+)浓度变化与肌肉损伤和机能下降关系的研究日趋增多。已有迹象表明,剧烈运动后骨骼肌收缩机能下降,物质代谢紊乱,甚至超微结构的损伤性变化可能是胞浆Ca~(2+)浓度增高所致。鉴于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道尚不多见,本文对有关肌肉损伤过程中Ca~(2+)浓度变化,胞浆Ca~(2+)增加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