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7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艾灸效应的红外物理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灸疗法历史悠久、疗效卓著,但其效应机制至今尚未阐明。目前,艾灸效应机制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艾灸的红外物理特性研究。文章从直接灸、间接灸,以及人体经络穴位的红外光谱几个方面就近年来有关艾灸效应的红外物理特性研究加以总结和论述,认为多学科交叉,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艾灸效应机理的物质基础和艾灸后穴位的生物效应进行探索和研究,将是今后艾灸研究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艾灸疗效,使艾灸走向科学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2.
浮针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浮针配合电针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120 例中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60 例。治疗组采用浮针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电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 30 d 后采用 Ashworth 量表评定肢体痉挛状态,采用简化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法评定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 Barthel 指数(Barthel Index, 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结果:治疗后,治疗组 Ashworth 评分、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BI 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浮针配合电针可明显缓解偏瘫肢体的痉挛并且优于对照组。结论:浮针配合电针可有效地缓解脑卒中偏瘫的痉挛状态。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夹脊电针配合盐酸青藤碱注射液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骨质疏松骨折下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99例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用夹脊穴电针加肌肉注射依降钙素加口服钙尔奇碳酸钙d3,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夹脊穴注射盐酸青藤碱注射液。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和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分析疗效,取患者同组治疗前后外周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白介素-1β(IL-1β)及骨保护素(OPG)。结果经3周治疗,治疗组患者外周血OPG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IL-1β含量及VAS、ODI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6.00%,高于对照组的65.31%(P0.05)。结论夹脊电针配合盐酸青藤碱穴注射治疗骨质疏松骨折下腰痛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夹脊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踝关节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将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法和关节松动技术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针刺疗法。同时用量角器测量踝关节各项生理运动活动度的大小进行踝关节运动功能的治疗效应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在入组时,踝关节各生理运动ROM测量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天后治疗组四项生理运动ROM测量度数总和增加率为59.65%,对照组为27.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配合关节松动术在改善踝关节运动功能方面见效时间比针刺疗法快,且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排刺温针配合刮痧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采用排刺温针配合刮痧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药治疗。两组均在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7.8%和93.4%,对照组分别为11.1%和68.9%,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排刺温针配合刮痧是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6.
子午流注针法是中医时间医学的代表,经过历代医家的修正、补充及发挥而不断完善,并在临床上被广泛认可,但在其定时标准的选择上存在广泛争议。该文通过对古代计时法及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结合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应用特点,提出“个体化”计时的理念,以求提高子午流注的临床实用性,从而更好地推广子午流注针法。  相似文献   
27.
三联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药物加温针灸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温针灸组、中药离子导入组和综合组,每组40例。药物组采用静脉滴注和口服药物方法治疗;温针灸组采用针刺配合艾灸方法治疗;中药离子导入组采用离子导入法治疗;综合组是以上治疗方法联合应用。每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由专人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药物组总有效率为75%,温针灸组总有效率为85%,中药离子导入组总有效率为78%,综合组总有效率为98%;综合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其他组(P均<0.05)。结论药物加温针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8.
程建明  郑苏  望庐山  穆敬平 《河南中医》2013,(12):2153-2154
目的:观察骶管阻滞配合小针刀松解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给予骶管阻滞配合小针刀松解术治疗,对照组20例,给予单纯小针刀松解术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80.0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O.01)。治疗组与对照组疗程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骶管阻滞配合小针刀松解术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9.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鲑鱼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症(OP)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鲑鱼降钙素治疗与改善OP骨痛症状方面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Pub Med数据库、中国生物力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等,收集2000年1月至2015年3月关于鲑鱼降钙素治疗OP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并提取骨痛程度、骨密度值相关资料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1 724例患者,其中观察组884例,对照组84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鲑鱼降钙素联合钙剂在改善OP患者骨痛症状方面可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84,95%CI(1.56,2.18);鲑鱼降钙素对改善OP患者骨痛程度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2.93,95%CI(-4.69,-1.18)。结论:鲑鱼降钙素可明显改善OP患者的骨痛症状,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但由于本系统评价纳入研究较少,样本量小,尚需要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艾灸对炎症性肠病大鼠结肠肥大细胞和TRPV1的影响,探讨肥大细胞和TRPV1在艾灸治疗炎症性肠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西药组,每组10只。采用TNBs建立炎症性肠病大鼠模型,艾灸组给予天枢穴温和灸治疗,造模10 d后,收集标本.对大鼠行结肠大体形态评分及组织学损伤评分,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中TRPV1的表达,采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观察各组大鼠结肠肥大细胞形态和功能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艾灸组、模型组、西药组结肠组织学损伤评分均显著增高(P<0.01);而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能显著改善组织学损伤评分(P<0.05)。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肥大细胞脱颗粒率、TRPV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艾灸组结肠黏膜肥大细胞脱颗粒率、TRPV1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艾灸能够显著改善炎症性肠病大鼠结肠损伤及炎症反应,这可能与其有效抑制结肠黏膜肥大细胞脱颗粒、下调TRPV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