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15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大鼠中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巴曲酶对IGF-1和VEGF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为临床治疗DPN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作实验性糖尿病模型,分别于成模后2m和3m时腹腔注射巴曲酶进行干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双重检测IGF-1及VEGF在坐骨神经中的表达.结果 DM造模后2m时坐骨神经中IGF-1及VEGF的含量均明显减少,且随时间变化有统计学差异,而巴曲酶治疗后IGF-1的表达无明显改变,VEGF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DPN大鼠坐骨神经中IGF-1及VEGF表达减少可能参与DPN的发病机制,而巴曲酶对DPN的保护作用,并非通过对IGF-1的调节,其机制可能包括对VEGF的调节.  相似文献   
43.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与神经病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特点和神经病理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死亡HIE患儿的临床特点,目视和光镜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所有患儿均为异常分娩,宫内窘迫占53.8%,产时窒息占38.5%,足月儿多发.占60%.临床表现多样,惊厥发生率高达75%,且多在生后48h之内发生。88%脑组织重量增加,25%超过正常均值加一个标准差,12%低于正常均值;均有不同程度脑水肿,神经细胞肿胀、变性及坏死,部分伴有颅内出血及软化灶形成;脑缺氧缺血易感区与胎龄有关,足月儿以皮质层状坏死为主,早产儿多为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宫内窘迫的足月小样儿脑损害程度更重;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发生率高达63%,且以渗出性出血为主。结论研究HIE的临床与神经病理联系有助于揭示HIE发病机制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44.
脑卒中患者诊治延迟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分析影响脑卒中就诊治疗时间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02年9月-2004年4月到本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共1000例,统一标准,统一表格.对患者及(或)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详细记录患者的起病时间及就诊过程,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统计不同变量和就诊时间的关系。结果发病6h以内就诊的患者占52.3%,脑出血患者就诊要早于脑梗死患者,就诊延迟主要与不重视、对卒中知识不了解以及症状轻重、就诊方式有关:结论对公众进行卒中症状及早期就诊重要性教育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5.
肥厚性硬脑膜炎(hypertrophic pachymeningitis,HP)是以慢性头痛、多组脑神经损害、脑局灶性病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少见疾病,现将我科2008年1月以来收治的4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53岁,干部,于2008年1月28日入院。2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部闷痛,前额部为著,未诊治。16d前出  相似文献   
46.
太阴篇一、太阴病大旨伤寒之主阴阳统.一部《伤寒论》,以阴阳二位借名定体为主.阴阳者,相对定体之总称也.阴阳之主内外别.三阳属实三阴虚.三阴属寒三阳热.三阳之位辨浅深.三阴之殊示缓急.三阳者,浅深之状也.太阳浅,少阳中,阳明深,由表而半表里而里,所云浅深之状也;三阴者,缓急之态也.太阴缓,少阴急,厥阴更急,所云缓急之态也.约此六者,统以阴阳;阴阳者,内外之分也.此数语实为一篇总纲,精当之至,能先审此,然后读全篇原文,自能有条不紊也.故知三阳为实为热,三阴为虚  相似文献   
47.
三、乌梅丸方意及用法乌梅丸中药味多。乌梅丸是复方合集,众药混和,以取奇效。众长汇集效融和。昔人疑非仲景制。说虽有理法岂讹。或谓蚘厥条与乌梅丸方皆非出于仲景,附子六两亦非仲景之方法,盖仲景用附子各方均以枚言也。刘栋则谓:《千金方》治久痢方亦同于此,疑是唐以降之方也。二说均有理,惟此证此方,历来用之甚效,吾人读医书但求有效为主,力证即合,安能以疑而废之耶!细辛干姜兼附子。川连蜀椒黄柏罗。当归桂枝参(人参)苦酒。  相似文献   
48.
四、大柴胡温方意及用法(附小柴胡加芒稍踢) 少阳有表复有里.少阳之表,少阳经也;少阳之里,三焦胆府也.表里并重大柴意.大柴胡治少阳病,表里并重者也.本经自病乃蕴发.此乃本经自病,由伏邪而然,与太阳病汗出不澈,余邪留恋少阳者,轻重不同.世人但知小柴胡为少阳主方,不知大柴胡乃少阳正法也.少阳之里亦有异.少阳之里,乃三焦胆府,与阳明胃府之里实有异,惟胆胃同降,固亦相近,殊途同归,但轻重有不同,深浅为各异耳.既是少阳之里而非阳明之里,则知本方实不当有大黄.叔和谓:无大黄恐不成大柴胡,乃未之思耳.又小柴胡治表复有里,其见症中之胸胁痞满即里实也,惟较此为轻耳.郁郁微烦心下急.小柴症具呕不止.如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眩、胸胁鞕满等症具,用小柴胡而呕仍不止,且增郁烦心下急诸象,故知其邪势鸱张,病由蕴发,非余邪留恋可比,表不和而里热结,非大柴胡不能为功矣.二三下后症仍存.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柴  相似文献   
49.
这是我二十年前的旧作,系给门人学习用的.兴之所至,逞臆而写,没有复校,没有修改,所说的话,既主观又片面,同时原稿已为故友章次公兄借去遗失,门人辈辗转传抄,鲁鱼亥豕,不可辨识,本人阅之,亦多茫然.镜人兄不以为只供复醅,为之整理芜杂,订正错误,复承刘树农、裘沛然、金寿山诸兄参阅修正,甚为感谢.历年二十载,所见亦复不同,老懒不复补充,以存其真.无当大雅,聊供参考之用耳.谬误之点,诸希指正.  相似文献   
50.
少阳篇《伤寒》诸本,均先阳明而后少阳,仅常熟丁国钧《荷书馆琐言》称:邴味清得《伤寒论》真本,其编次首太阳、次少阳、次阳明.此说是否确实,姑且勿论,但少阳为枢,半表半里也;太阳开为表,阳明阖为里,是少阳应居太阳、阳明之间也.症由太阳传少阳者有之;径传阳明者有之,独未见由阳明而传少阳者,以阳明中土,无所复传也.况阳明篇中,言及少阳者颇多,不先读之,何能明瞭,故移列于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