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4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15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89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239篇
内科学   98篇
皮肤病学   35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3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94篇
综合类   530篇
预防医学   327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275篇
  5篇
中国医学   191篇
肿瘤学   50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及不同分化程度肺癌的双循环(肺循环及体循环)灌注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断及预判提供指导。方法对58例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容积灌注扫描,最后经病理证实腺癌22例,鳞癌16例,小细胞癌9例,良性者11例;其中病理得到分化程度31例。采用双入口模式对其进行后处理分析分别得到病灶的肺动脉血流量(PF)、支气管动脉血流量(BF)及血流灌注指数[PI=PF/(PF+BF)]。采用LSD两两比较考察不同病理类型肺癌各灌注值之间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究肺癌的分化程度与各灌注值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腺癌与鳞癌之间的灌注值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值PF、B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腺癌与小细胞癌,鳞癌与小细胞癌之间灌注值PF、BF及P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灌注值PI与肺癌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50,P<0.05),即随肺癌分化程度的降低,灌注值PI呈增高趋势。灌注值PF及BF与肺癌的分化程度无相关性。结论肺腺癌与肺鳞癌的P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腺癌PI值高于鳞癌;肺癌的分化程度与其灌注PI值呈负相关。双入口灌注技术对肺癌的病理分型及分化程度的临床预判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2.
73.
74.
目的:分析重庆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的肺部CT表现,加深对本地区该疾病影像特征的了解。方法:收集重庆地区172例COVID-19患者的首次胸部CT检查资料,分析患者肺部病灶的分布、累及位置和范围、形态、密度等特征,并对不同时期确诊患者肺部病变的影像学表现进行统计对比。结果:172例患者中,143例(83.1%)在首次胸部CT图像上可见肺部炎症病灶,其CT表现如下:①累及范围:单肺受累者37例(25.9%),双肺受累者106例(74.1%);累及单一、2个和3个及以上肺叶者分别为33例(23.1%)、23例(16.1%)和87例(60.8%),平均受累肺叶(3.2±1.6)个,其中以右肺下叶(113例,79.0%)受累最常见,其次为左肺下叶(98例,68.5%);累及单一、2个和3个及以上肺段者分别为18例(12.6%)、18例(12.6%)和107例(74.8%),平均受累肺段(7.4±5.7)个;②病灶数量、形态及密度:133例(93.0%)肺部病灶呈多发,其中以类圆形或斑片状实变影伴少许磨玻璃密度影(ground glass opacity,GGO)最常见(37例,27.8%),其次为斑片状GGO(28例,21.1%)和类圆形或斑片状GGO伴少许实变(26例,19.6%);10例(7.0%)肺部病灶呈单发,其中表现为类圆形或斑片状GGO者各5例(50.0%);③病灶分布:病灶呈胸膜下分布为主者87例(60.8%),支气管血管束周围分布为主者7例(4.9%),二者均有分布或呈散在分布者总计49例(34.3%)。随确诊时间推移,不同时间段内患者肺部病灶均以多发常见,其中以单纯GGO表现者占比逐渐增高,而GGO合并实变者占比逐渐下降。结论:重庆地区COVID-19患者肺部病灶以双肺、多肺叶、肺段、胸膜下区受累为主,主要表现为类圆形或斑片状GGO伴或不伴实变,随时间推移早期病灶者占比逐渐增高,少数局限性病变者仍需密切结合临床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75.
苗慧  陈晓蓉时佳 《肝脏》2014,(3):193-194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既往曾经使用普通干扰素(IFN)治疗疗效不佳或治疗复发后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标准的 HBeAg(+)患者37例,其中既往无抗病毒药物治疗史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5例,曾经使用普通干扰素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例,分别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48周,随访24周,分析两组治疗结束病毒学应答(ETR),持续病毒学应答(SVR),治疗后复发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阴转率,ALT复常率有无差异。结果聚乙二醇干扰素初治组与普通干扰素经治组治疗结束病毒学应答(ETR)分别为56%、67%,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持续病毒学应答(SVR)分别为52%、33%,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复发率分别为7%、50%,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血清学转换率应答分别为24%、12%;HBeAg 血清学阴转率分别为4%、0%;ALT 复常率分别为48%、67%;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既往使用普通干扰素治疗疗效不佳或治疗后复发的患者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仍可获得较高的病毒学、血清学和生化学应答,应答率与初治患者无明显差异;但普通干扰素经治后再次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后复发率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76.
77.
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基础是肾气亏虚,发病的关键因素是胞宫瘀血内阻。瘀血既是发病之因,又是病理产物,肾虚和血瘀互为因果,致使本病迁延难愈。王自平教授认为,补肾化瘀法是治疗本病的常用方法。临证时,将补肾类与活血类中药联合应用,活血化瘀以治标,补益肾气以治本;结合中药灌肠、中药热敷、针灸以补益肾气、活血化瘀;同时顾护脾胃,常用健运脾胃类中药培补后天脾胃以生血,佐以活血调经补冲任。如此可有效地改善患者激素水平,增加子宫内膜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 研究洞庭湖区居民接触疫水行为方式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 方法 在洞庭湖区常德市、岳阳市、益阳市三地,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当地居民及医院血吸虫病患者进行个人问卷调查,收集年龄、性别、职业、学历、家庭收入、家庭居住区域等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了解其接触疫水的季节、地点、具体途径等行为方式.利用SPSS软件,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居民接触疫水行为方式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 结果 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48份.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从事农业生产的群体如农渔民,常使用传统、改造性不强的厕所、以及年龄较大的群体通过生产劳动接触疫水的频率更高;女性,学历较低,常使用传统、改造性不强的厕所,以及年龄较大的群体更容易在生活中接触疫水;男性,从事非农化职业如公务员、学生等,学历越高,以及年龄较小的群体通过娱乐方式接触疫水的情况更多. 结论 洞庭湖区居民接触疫水行为方式受当地的社会经济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