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8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48篇
药学   42篇
  1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纯钛嵌体微渗漏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涛 《临床医学》2009,29(1):21-23
目的评价纯钛嵌体分别采用三种不同粘结材料粘结的微渗漏情况,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36颗健康上前磨牙,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每组12颗牙。分别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和树脂水门汀粘结固位。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取α=0.05为显著性标准。结果①同一种材料嵌体用不同粘结材料粘结,其微渗漏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轴壁的微渗漏较龈壁的微渗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树脂改良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和树脂水门汀的抗微渗漏性能优于玻璃离子水门汀。②轴壁的微渗漏较龈壁的微渗漏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82.
程涛 《黑龙江医学》2022,(14):1675-1677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患者预后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LR)比值、降钙素原(PCT)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6月—2020年2月将治的152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1个月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87例,死亡组65例,入院1 d检测血清PCT、血乳酸(Lac)、肝肾功能、血常规,评估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及NLR,分析入院后3 d内变化趋势,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评估重症肺炎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生存组白细胸计数(WBC)、NLR、血清PCT、Lac、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7、12.361、10.174、7.726,9.990,P<0.05)。入院1 d、2 d、3 d生存组血清PCT、Lac、NLR、APACHEⅡ评分均低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 (95%CI为1.103~1.946,OR=1.465)、Lac (95%CI为1.225~1.833,OR=1.498)、NLR (95%CI为1.018~2.352,O...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登革热患者外周血CD4^+、CD8^+T细胞及白介素-10(IL-10)的变化,探讨其在登革热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12例健康人和18例登革热患者于治疗前后采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T细胞并计算CD4^+/CD8^+比值,ELISA法检测血清IL-10水平,同时作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结果:与正常健康人和治疗后相比,登革热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4^+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1)。CD8^+细胞百分比和血清IL-10显著增高(P〈0.01),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患者以上指标均与健康人无明显差异。结论:CD4^+、CD8^+ T细胞在登革热病毒感染后异常激活,CD4^+/CD8^+比值明显降低,IL-10分泌增高,可能在登革热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表型、免疫功能和分泌细胞因子的特性。方法:从2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和10例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培养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的表面标志CD80和CD86的表达。用3H-TdR掺入法检测DC诱导混合性淋巴细胞反应(MLR)的能力。并用ELISA方法检测MLR中细胞因子IL-12的分泌水平。结果: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组的DC细胞CD80、CD86的表达率较正常人组高(P0.05),诱导MLR的能力也较强(P0.05),MLR中细胞因子IL-12的分泌水平也较高(P0.05)。结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亢进,免疫刺激能力也较高。  相似文献   
85.
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PSC)技术具有临床应用前景,但iPSC的遗传稳定性和成瘤性阻碍了其可能的临床应用。非整合质粒(Episomal)方法无外源基因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上并且方法简单,适宜推广,是目前保证iPSC遗传安全性的最佳方案之一,但其诱导效率偏低,严重阻碍了其应用。本研究旨在优化Episomal方法,将脐血单个核细胞(CBMNC)重编程为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PSC),建立无基因整合的iPSC的高效生成技术体系,为以后建立疾病iPSC奠定基础。利用CBMNC,通过比较不同氧含量,诱导质粒,MNC培养方法和预刺激时间等条件对Episo—mal方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CBMNC采用红系培养液,培养8d,使用启动子为sFFV(spleen focus forming virus)的Episomal载体,在低氧(3%)条件下诱导,CBMNC重编程效率最高,可达到0.12%。通过分析最佳条件下供体细胞成分发现,表型为CD36+CD71+CD235alow的有核红细胞是重编程最主要的供体细胞来源。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并优化出一种可推广的高效安全的,可以用于临床应用研究的iPSC诱导技术。  相似文献   
86.
目的比较腔镜下尿道会师术与开放性尿道会师术治疗闭合性后尿道断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3年3月56例闭合性后尿道损伤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的患者采用开放性尿道会师术治疗,26例的患者采用腔镜下尿道会师术治疗。比较了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泌尿系感染率、术后拔出尿管第1天、12周、24周的最大尿流率及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与传统开放性手术组相比,腔镜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勃起功能障碍发生率低、术后拔出尿管第1天最大自由尿流率高(P<0.05)。两组患者在住院费用、术后12周最大尿流率和泌尿系感染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闭合性后尿道损伤早期治疗过程中,腔镜下尿道会师术在缩短手术时间及减少并发症方面优于开放性尿道会师术。  相似文献   
87.
臃肿皮瓣整复术三种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手外伤应用轴型皮瓣修复后,外观常显臃肿,有时会影响手功能,故常需作皮瓣修薄整形术,我院自2003年5月至11月,分别选择18例采用皮下脂肪肌吸整形术,20例采用脂肪切除整形术及2例采用切取皮瓣全厚皮片回植术,现对手术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8.
治疗社区的互动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治疗社区(Therapeutic Community,TC)是起源于美国的一种自助互助的集体。在专门医疗机构里,只存在治疗师和病人的关系,而TC成员的相互作用被设计为是一种按规范开展的治疗,要求每个人扮演治疗师和病人的双重角色。  相似文献   
89.
患者,女,28岁。因右侧渐进性鼻塞4年余,伴面部变形6月,于1991年12月2日入院治疗。检查;一般情况尚好,浅表淋巴结无肿大。鼻梁向左侧偏曲肿胀呈“>”形,鼻背及右侧眼眶内侧膨隆,鼻中隔轻度左偏,右鼻腔充满淡红色新生物,触之质硬,不活动,易出血,右侧上颌窦区深压痛,右眼偏向颞侧,移位0.6cm,眼球活动自如,视力0.5.X线鼻腔及颅底断层照片:右鼻腔、上颌窦、筛实均见密度增高阴影,窦腔变大,腔内壁消失模糊,病变延伸至额窦。鼻背膨隆区穿刺,未抽出分泌物及血液.初诊:右侧鼻窦肿瘤。12月2日行右侧鼻侧切开术.术中见鼻…  相似文献   
90.
髌骨骨折为一种常见的关节内骨折 ,治疗方法较多 ,自1990年~1999年 ,我院手术治疗单纯髌骨骨折共75例 ,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75例中男54例 ,女21例 ,年龄17~68岁 ,横行骨折22例 ,粉碎骨折53例 ,手术于伤后4小时~1周内施行 ,其中张力带钢丝固定36例 ,丝线环扎39例。1 2手术方法 :持续硬膜外麻醉 ,髌前弧行切口 ,常规显露。(1)丝线环扎法39例。于髌骨上极用双10号线向两侧紧贴髌骨缘 ,缝两个半圆形 ,止于髌骨下级 ,骨折复位 ,与助手同时收紧丝线结扎。术后石膏托外固定4周 ,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