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8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48篇
药学   42篇
  1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3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目的:制备大鼠肝内胆汁淤积模型,检测熊去氧胆酸干预前后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Wistar雄性大鼠灌服α-荼基异硫氰酸酯(ANIT)制备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分别以生理盐水、地塞米松、熊去氧胆酸干预大鼠5天后,检测肝功能,并取肝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肝组织MRP2基因mRNA水平.Western—blot检测肝组织内MRP2蛋白水平。结果:与生理盐水组大鼠相比,地塞米松组和熊去氧胆酸组肝功能检测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MRP2基因mRNA水平、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地塞米松和熊去氧胆酸均能降低胆红素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两种药物上调MRP2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2.
为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结合手缝PPH(简称双联PPH)治疗直肠前突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所致便秘的疗效,回顾性分析采用双联PPH治疗直肠前突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所致便秘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手术有效率100%,其中治愈率47.4%,显效好转率52.6%。随访6个月至3年有1例复发,复发率为2.6%。结果表明,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双联PPH治疗直肠前突合并直肠黏膜内脱垂所致便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技术,具有手术疗效好、方法简便、后遗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组织学特征和免疫组化表达及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34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其石蜡包埋组织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法检测CD117、CD34、DOG-1、vimentin、α-SMA、Desmin、S-100、NSE的表达,分析其免疫组化特点.结果 CD117、CD34、DOG-1、viment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4.1%、76.5%、97.1%、100%,多为弥漫强阳性,α-SMA、S-100、NSE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5%、2.9%、20.6%,为局灶阳性或弱阳性,Desmin全部阴性.结论 CD117、CD34、DOG-1可作为诊断GIST的一线抗体,联合应用vimentin、α-SMA、Desmin、S-100、NSE,可提高GIST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4.
程涛  孙冬 《现代保健》2009,(28):47-48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对78例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中青年消化性溃疡112例进行对比。结果78例老年消化性溃疡中,以呕血、黑便为主要表现58例(61.5%),胃溃疡29例(35.2%),高位溃疡和巨大溃疡发生率高,并发症49例(62.9%),伴随其他症状患者52例(66.7%),高于青年组。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在临床表现、病发部位及并发症等方面均有一定特点。  相似文献   
105.
程涛  孙冬 《现代保健》2009,(30):144-145
目的探讨氟哌噻吨对咽异感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98例咽异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咽异感症患者中焦虑倾向和焦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治疗咽异感症时氟哌噻吨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治疗后焦虑倾向和焦虑症患者在总体中所占百分比也明显下降。结论咽异感症患者可联用氟哌噻吨治疗。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对血清样品miRNA表达水平变化的实时定量PCR检测进行观察,同组织样品的miRNA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以评价血清miRNA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miRNA-125a、-200a、-199a等3个有代表性的miRNA指标在正常和癌变样品中的变化,验证组织及血清两类样品中miRNA的变化趋势,分别取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以及正常人与癌症患者血清为材料。结果肝癌患者血清是正常对照血清中miRNA的含量的10%~15%,肝癌组织中的miRNA含量是癌旁组织的10%~20%,而且血清miRNA的变化趋势与组织miRNA较一致。结论血清miRNA可以反映原发性肝癌的发生,说明血清miRNA非常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生物标记物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是基因组不稳定性逐渐积累的结果, 表现为染色体数值异常、结构重排(基因缺失、扩增和染色体异位)、点突变和表观遗传学改变等。本研究使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Duo-Colour Fluorescent in situ Hybridyzation, D-FISH)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腹水肿瘤细胞c-myc和Rb1基因的拷贝数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  方法  收集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卵巢癌患者的腹水标本61例, 使用染色体核型分析选取二倍体的病例58例。同时检测细胞核中c-myc和Rb1基因的拷贝数变化。  结果  在58例二倍体上皮性卵巢癌中, 41例出现c-myc基因扩增(70.69%), 24例出现Rb1基因缺失(41.38%)。20例同时出现c-myc基因扩增和Rb1基因缺失(34.48%)。与卵巢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Rb1基因缺失与FIGO分期和病理分级(P < 0.01)均相关。  结论  上皮性卵巢癌中同时存在着癌基因c-myc的扩增和抑癌基因Rb1的缺失, 多基因发生拷贝数变化可能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转录调节因子RUNX1在银屑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中的表达,以揭示银屑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的活性.方法: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CD34+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纯度,反转录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RUNX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银屑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RUNX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决定CD34+细胞发育分化的关键转录因子RUNX1在银屑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中表达异常,RUNX1表达水平的增高可能引起骨髓造血干细胞和造血微环境的异常,并可能参与银屑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探讨结肠镜下高频电刀切除大肠息肉的疗效.方法 对192例患者275 枚大肠息肉经电子结肠镜高频电切治疗进行总结,其中腺瘤性息肉120枚,占62.5%,炎症性息肉62枚,占32.3%,化生性息肉8枚,占4.2%,错构瘤性息肉2枚,占1.0%.结果 全部病例均治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结肠镜下高频电切息肉简便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10.
程涛 《基层医学论坛》2009,(11):375-375
先天性巨结肠是病变肠壁神经节细胞阙如的一种肠道发育畸形,在消化道畸形中,其发病率仅次于先天性直肠肛管畸形,有家族性发生倾向[1]。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根治手术在6个月以后进行[2]。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手术方法较多,均有一定的并发症,王果率先推出具有独创性的手术方法———直肠肛管纵切,鸡心形斜吻合术。我院于2004年8月-2008年8月,施行该术式18例,近期随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