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对石家庄、昆明两地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菌株进行第一类整合子的分布及整合子相关基因盒携带率的比较分析,探讨第一类整合子在两地菌株分布的差别。方法采用PCR方法筛选检测64株石家庄、昆明两地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第一类整合子和及其所携带的整合子相关基因盒。结果64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菌中共有43株为第一类整合子阳性菌(阳性率67.2%);其中石家庄菌株和昆明菌株阳性率分别为71.4%和64.3%,两地铜绿假单胞菌第一类整合子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第一类整合子阳性铜绿假单胞菌中,石家庄菌株和昆明菌株携带一类整合子相关基因盒的阳性率分别为80.0%和38.%,两地第一类整合子阳性菌中整合子相关基因盒的携带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地菌株携带的基因盒大小不同。结论第一类整合子在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菌株中广泛分布,环境的选择压力影响细菌整合子相关基因盒的分布。  相似文献   
92.
绿脓假单胞菌主动外排表型及OprM基因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绿脓假单胞菌(PA)是医院内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之一,对多种抗菌药物表现耐药。研究发现PA细胞膜上的主动外排泵是导致其多重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主动外排泵由菌体细胞膜的内膜蛋白与外膜蛋白组成,在六种外排泵中外膜蛋白OprM最为常见。本试验对临床分离的PA多重耐药菌主动外排表型及OprM基因进行筛选,探讨PA多重耐药和主动外排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广东汉族人群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C、B、DRB1和DQB1基因的高分辨多态性和等位基因间的连锁不平衡关系。方法PCR-测序分型方法(sequence-based typing,SBT)对144名随机广东汉族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HLA-A、C、B、DRB1和DQB1基因进行序列分析,并采用PyPop软件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单体型频率和连锁不平衡参数。结果发现1个新等位基因HLA-Cw*0340;HLA-Ⅰ类基因中,A、C、B基因座分别检出27、24和54个等位基因,其中频率>0.05常见等位基因包括A*1101、A*2402、A*0207、A*0201、A*3303、A*0203、Cw*0102、Cw*0702、Cw*0304、Cw*0801、Cw*0302、B*4601、B*4001、B*1301、B*5801和B*1502;HLA-Ⅱ类基因中,总共观察到30个DRB1和15个DQB1等位基因,频率>0.05的常见等位基因见于DRB1*0901、DRB1*0301、DRB1*1501、DRB1*1202、DRB1*0803、DRB1*1101、DRB1*1602,DQB1*0303、DQB1*0301、DQB1*0502、DQB1*0601、DQB1*0201、DQB1*0302和DQB1*0501;除A-DQB1最常见单体型为A*1101-DQB1*0301外,其它所有两座位单倍型以及A-C-B、A-B-DRB1和A-C-B-DRB1-DQB1扩展单体型的最常见型均由A*0207、Cw*0102、B*4601、DRB1*0901和DQB1*0303组合而成。任意2个HLA基因间均具有强的连锁不平衡,而21.99%—31.63%的有价值连锁不平衡单倍型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4,P<0.05),其中频率≥0.01的有156条。结论获得了广东汉族人群HLA-A、B、C、DRB1和DQB1基因的等位基因和单体型多态性及连锁不平衡分析数据,为HLA基因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更加详细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4.
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ML)是我国白血病分类构成中最常见的一类,其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晰,可能与遗传因素、外界环境因素和自身免疫因素等有关.人类白细胞抗原(HLA)与肿瘤的免疫监视作用密切相关,HLA与白血病相关性研究国内外文献均有报道[1-3],但结论不一.  相似文献   
95.
麻风留院者家庭支持及家庭内歧视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麻风留院者获得的家庭支持及其家庭内歧视情况.使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以及反映病人与家人交往活动受限情况及病人自我感知歧视情况为主要内容的麻风家庭内歧视问卷为调查工具,由医护人员对麻风村内原籍尚有亲人者进行逐一调查.结果: 84例原籍尚有家庭者与亲人经常来往≥2次/年者占27.38%,1次/年者占63.10%,<1次/年者占9.52%;经常感到家人歧视者占7.14%,有时感到者占44.05%,很少感到者占48.81%;家人会与自己一起就餐者占60.71%,偶尔者占23.81%,不会者占15.48%;得到家庭支持的5个方面中情感度最好,亲密度最差;病人对家庭成员麻风知识了解程度的判定:认为很了解的占17.86%,有些了解的占61.90%,不了解的占20.24%.麻风村患者家庭对病人仍然有一定程度歧视,应加强对留院者及其家人的咨询服务,提高麻风留院者的家庭支持力度,减少家庭内歧视.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矫治麻风性兔眼所引起的术后并发症和对患者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临床对照研究.选择我院2007-05/2015-09采用不同方法矫治麻风性兔眼的患者68例97眼,包括尼龙线矫治术、眼睑缝合术、颞肌移位术.观察术后6mo的最佳矫正视力变化,对其术后并发症(溢泪、泪道损伤、睁眼困难、内外眦部感染和泪器组织的瘢痕化改变)的发生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三种手术方法术后对患者视力的影响:尼龙线矫治术和眼睑缝合术患者手术前后视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Ζ=-4.193、-4.213,P<0.05);颞肌移位术患者手术前后视力变化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Ζ=-1.532,P>0.05).术后并发症:(1)溢泪:尼龙线矫治术占91%,眼睑缝合占89%,颞肌移位术占59%,三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198,P<0.05);(2)泪器损伤:尼龙线矫治术占66%,眼睑缝合术占95%,颞肌移位占41%,三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415,P<0.05);(3)睁眼困难:尼龙线矫治术占56%,眼睑缝合术占55%,颞肌移位术占22%,三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795,P<0.05);(4)术后感染:尼龙线术占84%,眼睑缝合术占3%,颞肌移位占11%,三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858,P<0.05).结论:麻风性兔眼手术矫治虽有一定的临床效果,尤其是颞肌移位术后患者能主动闭眼,其视力、视觉质量无显著变化.提示该手术可预防角膜的暴露性损害.但手术造成的医源性损伤与其他组间患者的视觉质量下降和眼组织损害(溢泪、泪道损伤、内外眦部感染、泪器组织瘢痕化等)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97.
分娩镇痛被喻为“人类之光”,为女性分娩带来了福音,但随之而来的产时并发症也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产时发热是分娩镇痛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威胁着母婴安全,因此,本文拟对国内外关于硬膜外镇痛引起的产时发热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做一综述,为临床医护处理产时发热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为安全分娩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分析中国南方汉族人群HLA-A、-B、-DRB1基因的序列多态性和单体型的分布情况。方法PCR-测序分型方法(sequence-based typing,SBT)对421名随机南方汉族个体的HLA-A、-B、-DRB1基因进行序列分析,进而采用最大似然性方法计算等位基因和单体型的分布频率。结果26个HLA-A等位基因中,频率>0.05的6种常见等位基因A*1101、A*2402、A*0207、A*0201、A*3303和A*0203的频率总和为78.15%;53个HLA-B等位基因中,频率>0.05的5种常见等位基因B*4001、B*4601、B*5801、B*1502和B*1301的频率总和为50.59%;36个HLA-DRB1等位基因中,频率>0.05的7种常见等位基因DRB1*0901、DRB1*1501、DRB1*1202、DRB1*0803、DRB1*1101、DRB1*0405和DRB1*0301的频率总和为60.21%。372条A-B、494条B-DRB1和1658条A-B-DRB1单体型中,分别有39、43和26条单体型,频率>0.005,其频率总和分别为66.07%、58.91%和34.30%,A*0207-B*4601、B*4601-DRB1*0901和A*0207-B*4601-DRB1*0901分别为其最主要单体型。结论获得了中国南方汉族人群HLA-A、-B、-DRB1基因的高分辨等位基因频率和单体型分布数据,进一步为人类学、法医学、移植配型和疾病相关研究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供、患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B、DRB1基因高分辨相合及亚型相合,无关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效果的情况,为临床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选择适配供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PCR-SSP或SBT技术对供、患者HLA-A、B、DRB1的基因进行高分辨分型,定期随访患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状况,统计分析移植后效果。结果32例患者与供者的HLA低分辨分型结果完全相合,HLA-A、B、DRB1基因高分辨分型全相合的患者与HLA-A、B、DRB1基因高分辨分型不相合的患者,造血干细胞植活和两年半内的移植存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HLA低分辨分型结果完全相合是临床医生选择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重要条件之一,供、患者HLA-A、B、DRB1高分辨分型是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前组织配型不可少的实验之一,但HLA-A、B、DRB1基因高分辨分型错配对无关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造血干细胞植活和两年半内的移植存活率影响较小,HLA基因高分辨分型可以帮助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供者。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观察经鼻给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梗死灶周区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随机分成VEGF组(12只)和生理盐水对照组(12只),分别于右侧MCAO后第3天起经鼻给予VEGF或等量生理盐水直至处死前1天;另设假手术组(6只).所有大鼠均于术后第1天起按体质量50 mg/kg经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每日1次,连续13 d用以标记增殖细胞,分别在MCAO后第1、7、14天行改良神经功能评分,于术后第14天经尾静脉注入异硫氰酸荧光素右旋糖酐(FITC-dextran),采用免疫荧光双标及激光共聚焦方法检测梗死侧灶周区BrdU+/vWF+表达和微血管数.结果 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相比,术后第7天及第14天经鼻给予VEGF可明显改善大鼠神经功能,术后第14天假手术组仅见少量BrdU+/vWF+细胞,VEGF组梗死灶周区BrdU+/vWF+细胞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P<0.01),FITC-dextran标记显示VEGF组梗死灶周区微血管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结论 经鼻给予VEGF可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后梗死灶周区血管再生,促进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