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5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27篇 |
内科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外科学 | 6篇 |
综合类 | 24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药学 | 13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肿瘤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5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2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分析一线RCHOP方案治疗的滤泡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 FL)3级患者不同组织学亚型的临床特征和预后。
方法:本研究收集和分析了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中心初诊并予一线RCHOP方案治疗的61例FL 3级患者的临床基线和生存资料,包括42例FL 3A级和19例侵袭性FL。侵袭性FL患者为2例3A级合并3B级,8例FL 3B级和9例FL 3级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成分。
结果:FL 3A级和侵袭性FL的患者在性别、年龄、β2微球蛋白水平,乳酸脱氢酶水平、Ann Arbor分期、B组症状、骨髓受累等基线数据上无明显差异。中位随访40.2个月,3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 OS)率在FL 3A级和侵袭性FL患者中分别是97.1%和81.9%,P=0.041。3年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 PFS)率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分别是 69.1%和71.1% ,P=0.546。侵袭性FL在2年后出现PFS的平台期。
结论:FL 3A级患者在OS优于侵袭性FL,但两者的PFS无显著差异,侵袭性FL在2年后出现PFS平台期。 相似文献
32.
叉头框蛋白O1(forkhead box protein O1,FoxO1)作为一种重要的细胞转录因子,通过调节靶基因的表达参与细胞周期阻滞、凋亡、DNA损伤修复等生物学过程,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FoxO1在肺、心、肝、胰腺、骨骼肌、睾丸、卵巢等人体组织中广泛表达。文章就近年来FoxO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3.
夜间下肢痛性痉挛(NLC)是夜间无意识突然发生的下肢痛性收缩,该病发病率高,且伴有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本文从NLC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探讨该疾病可能存在的发病机制、易于诊断的标准以及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并简介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初步评价国产硼替佐米(昕泰)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确诊活动性MM,并接受昕泰治疗2个周期以上可评估疗效的初治患者。采用昕泰联合地塞米松的两药(BD)方案或两药基础上加用环磷酰胺的三药方案(VCD)。昕泰的起始剂量为每周1.3 mg/m~2。每2周期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结果:2018年6月至2018年11月,共纳入14例MM患者,随访至2019年1月。全部患者可行2周期疗效评估,其中3例为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9例部分缓解(PR)、1例微小缓解(MR)、1例疾病进展(PD),总反应率(ORR)为85.7%。6例患者可行4周期疗效评估,均为VGPR,ORR为100%。不良事件与原研药类似。主要血液学毒性包括血小板及淋巴细胞计数降低;非血液学毒性主要为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腹泻与便秘较多见。结论:昕泰治疗初治MM具有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35.
目的:评价来那度胺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1~3a级滤泡性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5月30日至2019年12月31日间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接受来那度胺联合利妥昔单抗(R2)治疗的1~3a级初发和复发滤泡性淋巴瘤(FL)患者。具体方案为来那度胺,25mg,第1~7天,第15~22天,口服,共12周期;利妥昔单抗注射液,375mg/m2,第1周期的第1、8、15、22天,第2~5周期的第1天,静脉滴注,共5周期;每28天为1个周期。每2~3个周期行疗效评价,主要评价指标为总体反应率(ORR),1年无进展生存(PFS)。每周期前后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共12例患者接受了R2治疗,10例疗效可评价,ORR为88.9%,1年PFS为87.5%,中位PFS未达到。3~4级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发生率为16.7%,3~4级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6.7%,未观察到3~4级的肝肾功能异常、皮疹、消化不良、周围神经病变。结论:隔周服用来那度胺的给药方式在来那度胺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1~3a级初发、复发FL患者中可取得良好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36.
急性心肌梗死经转运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不同时间转运行直接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因ST段抬高性的AMI收住外院,并转运至我院行急诊直接PCI的患者,按照发病至开始转诊的时间分为早期转运组(<6 h)、延迟转运组(6~24 h)和晚期转运组(24 h~1周).观察各组转运安全性、急诊PCI术成功率和1个月随访期间左室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 83例AMI经急诊转入我院接受PCI患者中,早期转运26例,延迟转运39例,晚期转运18例.转运过程中除早期转运和延迟转运组各有2例(分别占7.7%和5.1%)发生心绞痛症状外,各组均无死亡、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等严重心脏事件发生.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急诊直接PCI术,各组开始转运至球囊扩张时间均在180 min左右.早期转运组PCI成功率为92.3%,延迟转运组为89.7%,晚期转运组为94.4%,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术后1个月内随访,早期转运组无心脏事件发生;延迟转运组4例(10.3%)发生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其中1例(2.6%)在1个月内因心力衰竭死亡;晚期转运组3例(16.7%)发生失代偿心力衰竭,治疗好转出院.3~4周超声心动图示早期转运组左室射血分数为53.2%±9.7%,明显高于延迟转运(48.6%±8.2%,P<0.05)和晚期转运组(43.1%±10.3%,P<0.01).结论 AMI后不同时间对经选择的患者采取转运直接PCI是安全的,且早期转运PCI的疗效明显优于延迟或晚期转运的患者.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收治的77例初发肺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7例肺MALT淋巴瘤患者,男性32例(41.6%),女性45例(58.4%),中位发病年龄为59(24~85)岁。肺占位患者32例(41.6%),症状起病患者45例(58.4%),主要表现为肺部非特异性症状。AnnArbor分期为Ⅰ期14例(18.2%)、Ⅱ期3例(3.9%)、Ⅲ期1例(1.3%)、Ⅳ期59例(76.6%)。15例无治疗指征而观察随访,19例手术治疗,3例接受抗炎治疗,43例接受化疗治疗(化疗方案主要包括RC、R-CHOP、R2、BR等),2例患者拒绝治疗。一线治疗后最佳疗效,25例(32.5%)完全缓解,31例(40.2%)部分缓解,16例(20.8%)疾病稳定,2例(2.6%)病情进展,总体反应率72.7%。结束治疗后继续随访过程中,14例患者复发进展。随访截止时间为2020年11月20日,中位随访时间为35.3(5.5~96.0)个月,中位OS及PFS均未达到,5年OS率和PFS率分别为95.1%和73.2%。AnnArbor分期Ⅰ/Ⅱ期和Ⅲ/Ⅳ期患者的OS和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5、0.834)。接受局部治疗(主要是手术)与接受全身治疗(化疗)的患者相比,接受化疗组患者远期PFS更好(P=0.004)。对于Ⅰ/Ⅱ期患者单独进行了不同治疗方案的PFS分析,趋势同整体人群相当。53例患者可计算POD24,7例患者POD24阳性,POD24对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 肺MALT淋巴瘤总体预后较好,不同疾病分期OS、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接受全身化疗可能为患者带来更长的获益,而单纯手术治疗可能与较差的PFS相关。POD24阳性与肺MALT淋巴瘤不良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38.
目的:运用Frailty评分体系预测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临床转归的研究分析。方法:对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2月29日收治的29例65岁以上老年MM患者进行Frailty评分,以分析其与患者临床转归的关系。结果:Frailty评分高危组13例(44.8%)、中危组5例(17.2%)、低危组11例(37.9%),3组患者在ISS分期(P=0.281)和化疗强度(P=0.475)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railty高危组患者不良反应较多,血液学3级及以上不良发生率(69.2%)显著高于低危组(18.2%,P=0.014)和中危组(0.0,P=0.011);高危组非血液学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率(84.6%)显著高于低危组(18.2%,P=0.001)和中危组(20.0%,P=0.011)。高危组中有69.2%的患者中断、延缓化疗或减小化疗强度,显著高于低危组(9.1%,P=0.004),与中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0%,P=0.268)。高危组患者化疗后获完全缓解(CR)及极好的部分缓解(VGPR)的患者占30.8%、部分缓解(PR)者占23.1%、无效(NR)者占46.2%,显著低于低危组(CR及VGPR 63.6%、PR 36.4%、NR 0.0,P=0.027),与中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R及VGPR 40.0%、PR20.0%、NR 40.0%,P=0.751)。结论:Frailty评分体系可预测高危患者治疗的不良反应和疗效,高危患者预后差,但其对预后评估价值的大小有待更大样本量的阐明。 相似文献
39.
程志祥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8,(19)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自愿来本院接受诊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病患7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之进行分组:A、B两组各36例。两组都实施常规治疗,A组同时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方案。观察两组房颤的复发情况,比较转为永久房颤率等指标。结果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比B组的72.22%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A组的房颤复发率为5.56%、转为永久房颤率为2.78%,明显比B组的22.22%、13.89%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病患辅以瑞舒伐他汀治疗,可有效减少其房颤复发的风险,提高病情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Hitachi 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理论K值与校准K值的应用。方法应用速率法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肌酸激酶(CK)及乳酸脱氢酶(LDH)进行检测,理论K值及2种校准血清校准后的K值分别记为K、K1、K2,比较上述酶的3种校准结果。结果 ALT、AST、γ-GT、CK及LDH的理论K值均小于2种实际K值,校准K值的结果明显优于理论K值。5种酶2种校准结果的R2值均大于0.95。结论理论K值不适用于临床实验室,2种校准血清均能满足质控和临床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