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13篇 |
免费 | 142篇 |
国内免费 | 15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7篇 |
儿科学 | 75篇 |
妇产科学 | 27篇 |
基础医学 | 139篇 |
口腔科学 | 64篇 |
临床医学 | 484篇 |
内科学 | 243篇 |
皮肤病学 | 21篇 |
神经病学 | 92篇 |
特种医学 | 22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25篇 |
外科学 | 581篇 |
综合类 | 1154篇 |
预防医学 | 416篇 |
眼科学 | 20篇 |
药学 | 355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307篇 |
肿瘤学 | 15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47篇 |
2022年 | 52篇 |
2021年 | 67篇 |
2020年 | 52篇 |
2019年 | 39篇 |
2018年 | 55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47篇 |
2015年 | 52篇 |
2014年 | 157篇 |
2013年 | 121篇 |
2012年 | 132篇 |
2011年 | 141篇 |
2010年 | 125篇 |
2009年 | 151篇 |
2008年 | 137篇 |
2007年 | 176篇 |
2006年 | 201篇 |
2005年 | 200篇 |
2004年 | 229篇 |
2003年 | 171篇 |
2002年 | 145篇 |
2001年 | 152篇 |
2000年 | 181篇 |
1999年 | 145篇 |
1998年 | 143篇 |
1997年 | 176篇 |
1996年 | 180篇 |
1995年 | 119篇 |
1994年 | 124篇 |
1993年 | 92篇 |
1992年 | 93篇 |
1991年 | 105篇 |
1990年 | 83篇 |
1989年 | 66篇 |
1988年 | 32篇 |
1987年 | 44篇 |
1986年 | 40篇 |
1985年 | 35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23篇 |
1982年 | 31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16篇 |
1978年 | 5篇 |
1963年 | 3篇 |
1960年 | 4篇 |
1958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Halo-Vest外固定架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头环背心(Halo-Vest)固定术治疗创伤引起的颈椎不稳定在临床应用较广,近年来颈椎肿瘤、结核、类风湿也成为Halo-Vest的治疗指征。Halo-Vest固定可有效制动,维持复位,且使用方便。患者可早期下地活动。但随着应用范围和应用病例数的增加,并发症逐渐增多。1996年以来我们应用Halo-Vest术治疗颈部损伤35例,回顾总结该方法的并发症,探讨其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2.
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月至2005年1月我院共收治自发性乙状结肠穿孔患者8例,本组占同期外科住院病人的0.165%,男6例,女2例,年龄58~77岁,平均66岁;发病至就诊时间4~36h,平均12h;合并有乙状结肠癌、直肠癌各1例,有便秘史,反复下腹部按摩3月,排便后突发病1例,余无明显诱因。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在骨盆肿瘤切除与重建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Siemens Plus 4螺旋CT机对17例骨盆肿瘤患者术前进行扫描,在Siemens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根据三维重建图形为不同患者设计制作合适的内固定器具.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1例术后16个月复发,行半骨盆切除及人工半骨盆重建后恢复健康,患者行走正常.1例出现肺部转移.其余病例在随访期内未发现局部复发.结论CT三维重建图像清晰地显示了术前骨盆肿瘤的细节,以最易理解的形式立体直观地显示了病变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和手术应切除的范围,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和手术计划的制定. 相似文献
64.
65.
股骨颈骨折采用经皮穿多根骨圆针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有多项优点。但因常规进针时针穿过了阔筋膜及股外侧肌,影响了膝关节活动,最终影响了整个下肢的活动,产生了许多术后并发症。通过对进针途径的改进,避免了膝关节活动受限,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6.
颈神经根嵌压伤的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与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颈神经根在慢性嵌压性损伤中,不同损伤程度的神经病理组织学改变与运动诱发电位(MEP)表现形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方法:建立猫颈神经根慢性嵌压伤的病理模型,用表面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对损伤神经做动态观察,结合不同损伤程度的神经病理组织学改变情况,研究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神经的病理形态学改变在有髓神经首先出现髓鞘的变性。此时的MEP表现为潜伏期延长和波形离散。继而脱髓鞘的神经轴突发生变性、断裂及远侧的瓦勒变性。MEP则表现出在潜伏期延长的同时伴有波幅降低,且MEP在不同的神经病理损伤程度中具有相应的特征性表现形式。结论:磁刺激MEP的检查指标与神经根慢性嵌压性损伤的程度具有相关性,其表现形式可作为判断神经病理损伤程度的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67.
髋关节结核临床治疗的观察(附120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自1958年~1996年我院治疗髋关节结核120例,随访74例,平均随访期146年,其优良率811%。从治疗结果看,为保持关节功能对髋关节结核以早期彻底清除病灶为主,对少数儿童、年老体弱及有手术禁忌症者可采取非手术治疗。对陈旧性结核经病灶清除而留有髋关节畸形者,可作关节成形术,髋关节功能恢复虽不满意,但结核未复发 相似文献
68.
目的:将自体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接种到β-TCP/CPPF/PLLA支架上,进行体外复合培养,构建组织工程人工骨,植入兔桡骨大段骨缺损模型中,评估BMSCs/β-TCP/CPPF/PLLA复合体促进成骨的作用。方法:用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BMSCs/β-TCP/CPPF,PLL复合物组(A组)、β-TCP/CPPF/PLLA支架组(B组)、空白对照组(C组)共三组,建立兔桡骨双侧大段骨缺损模型,相应植入自体细胞材料复合物和单纯支架材料,空白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术后4、8、12、16周处死动物,摄X线片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X线检查结果:A组术后2周可见缺损处有散在的、少量的模糊状骨痂生成,术后4周可见明显的骨生成影像,成云雾状,均匀分布在骨缺损区,术后8周整个缺损区均可见到骨痂生成,成骨现象较4周更加明显,部分髓腔已通,术后12~16周,缺损区已完全为新生的骨组织充填,骨髓腔已完全再通,修复区比正常的桡骨较细。B组、C组术后2~16周,虽有不同程度的成骨现象,但没有完全修复骨缺损区,B组较C组修复明显。X线评分结果:A组在各时期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自体BMSCs与β-TCP/CPPF/PLLA复合物移植能修复大节段的骨干缺损。 相似文献
69.
目的建立间歇低氧/复氧模型,观察间歇低氧/复氧暴露对SD大鼠骨代谢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将20只8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间歇低氧(IH)组和常氧对照(NC)组,每组10只放入间歇低氧模拟舱进行间歇低氧/复氧造模,8周后处死,测定骨代谢指标骨矿盐含量、血清B-ALP、各部位骨密度(BMD),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炎症反应指标IL-6和TNF-α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相比,IH组B-ALP含量升高,全身BMD、股骨BMD和骨矿盐含量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和TNF-α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间歇低氧/复氧条件下可能诱导SD大鼠体内发生氧化应激状态和炎症反应,引起大鼠骨质和相关代谢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70.
难忍的疼痛和瘙痒是瘢痕疙瘩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之一,且部分患者经正规激素治疗后痛痒仍无明显缓解,我们采用A型肉毒毒素(botulinum toxin type A,BTA)注射治疗27例此类患者,获得满意疗效.基金项日:上海市科委资助项目(07JC14038)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