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川产道地药材白芷A.dahurica(Fisch.ex Hoffm.)Benth.et Hook.f.var.formosana(Boiss)Shan.et Yuan的提取物———总香豆素对偏头痛模型大鼠脑及血中一氧化氮(Nitrogen monoxidum,NO)及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etase,NOS)的影响,来探讨白芷总香豆素对偏头痛治疗作用的机理。方法:采用SD大鼠于皮下注射硝酸甘油致偏头痛模型,造模30 min后,实验组灌胃给予白芷总香豆素混悬液,空白组和模型组予等容积蒸馏水。给药4 h后,采用分光分析法检测动物血和脑内NO和NOS水平。结果:白芷总香豆素在0.72 g/kg和0.36 g/kg剂量下可降低模型动物脑内和血中NO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对动物脑内及血中NOS含量影响不明显。结论:白芷总香豆素对实验性偏头痛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与白芷总香豆素降低模型动物脑内和血中NO含量的作用有关,提示该作用可能为传统头痛要药白芷散风除湿、通窍止痛功效的现代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芩术四物汤中单体化合物没食子酸、黄芩苷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甲醛致痛法观察68.6、34.3、17.2 mg/kg没食子酸与120、60、30 mg/kg黄芩苷对小鼠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所致炎症模型、棉球肉芽肿实验观察68.6、34.3、17.2 mg/kg没食子酸与120、60、30 mg/kg黄芩苷对小鼠的抗炎作用。结果:68.6、34.3 mg/kg没食子酸与120、60 mg/kg黄芩苷对醋酸致小鼠疼痛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或P<0.05);68.6、34.3、17.2 mg/kg没食子酸与120 mg/kg黄芩苷对甲醛致小鼠疼痛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或P<0.05);68.6、34.3、17.2 mg/kg没食子酸与120、60、30 mg/kg黄芩苷能明显减轻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P<0.05);68.6 mg/kg没食子酸与120、60 mg/kg黄芩苷能明显减轻模型小鼠棉球肉芽肿干质量(P<0.05)。结论:芩术四物汤的单体化合物没食子酸、黄芩苷具有一定的镇痛和抗炎作用,这可能与临床验方芩术四物汤治疗痛经的作用密切相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研究不同制备方法对西黄丸体外抑瘤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3种制备方法,即西黄丸浸提液、煎液、含药血清,MTT法分别测定其对两种人恶性肿瘤细胞株(人原发性肝癌细胞株SMMC7721、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增殖的影响.结果 西黄丸浸提液和煎液均表现出明显的抑瘤作用(P<0.05,P<0.01),且抑瘤效应以浸提液为佳(P<0.05);西黄丸含药血清未表现出抑瘤效应,且含药血清在较高浓度时,对细胞生长表现出促进作用(P<0.01),与空白大鼠血清作用相似.结论 不同的制备方法对西黄丸体外抑瘤作用有明显的影响,西黄丸浸提液和煎液均具有明显的押瘤作用,且浸提液的抑瘤作用优于煎液,古人将西黄丸定位于丸剂,确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血清药理学实验方法是否适合于体外抑瘤实验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4.
红景天为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自古以来红景天作为强壮良药在藏汉民间广泛使用,关于红景天的现代研究始于2 0世纪70年代,前苏联学者将红景天定为“适应原”样物质,并报告具有抗缺氧、抗疲劳、抗辐射等药理作用。近年来,随着对红景天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它对多种因素所致的记忆障碍有对抗作用,可促进记忆改善[1 3 ] ,但对其改善记忆的机制涉及不多。本研究通过ELISA方法来测定初老大鼠海马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  相似文献   
25.
中药概念与内涵的衍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中药概念的起源、形成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阐明中药概念在形成和使用上存在着历史性、相对性、模糊性和地域性的特点,指出当前中药概念应为在现代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研制和使用的各种剂型的药物,包括传统中药及其现代衍生物。同时笔者认为,目前中药的概念和内涵,已出现随着中药现代化的发展而重新模糊的现象,呈现出中药与现代药物“同质化”的趋势,即:中药越来越像现代药物,而现代药物也越来越含有更多的中药成分和组方因素,趋同现象应是中药发展的必然方向。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辛夷挥发油(VOMbP)对过敏性鼻炎豚鼠、大鼠的作用。方法:采用TD I对豚鼠、大鼠分别进行造模,观察症状体征、光镜下鼻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以及肥大细胞(大鼠)、嗜酸性粒细胞(豚鼠)计数。结果:VOMbP治疗组鼻痒、喷嚏、清涕、鼻黏膜厚度以及豚鼠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大鼠肥大细胞浸润明显改善。结论:VOMbP能缓解局部症状,改善局部黏膜的充血、水肿,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炎症局部的浸润。  相似文献   
27.
归经是中药作用的定位概念,亦被称为中药作用的方向性、选择性,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的作用定位与中医病证定位的认识密切相关。中医病证定位方法较多,脏腑病证定位和经络病证定位乃其核心。与此相应,形成了以经络标示药物作用定位和以脏腑标示药物作用定位两大主流系统,而从明末至今脏腑定位渐居主导地位。当今对归经理论的认识和标定仍存混乱,因而需要解决中医病证定位规范化、中药作用定位规范化及中医药名词术语规范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28.
蚁附蠲痹超细微粉对RA-MsPGN大鼠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蚁附蠲痹超细微粉对RA-MsPGN大鼠模型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检测大鼠24 h尿量、尿蛋白量和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以及肾脏病理形态学检查反映肾功能的变化。结果:RA-MsPGN模型大鼠与正常组相比24 h尿量和尿蛋白量以及血清肌酐水平均显著升高,血清尿素氮水平二者之间无差异;病理形态学检查见模型组动物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系膜基质显著增多,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毛细血管袢受挤压现象;而蚁附蠲痹超细微粉各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大鼠24 h尿量、尿蛋白量和血清肌酐水平;对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和系膜基质的增多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对血清尿素氮水平无明显影响。结论:蚁附蠲痹超细微粉对RA-MsPGN大鼠肾功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筛选芩术四物汤中抗痛经的有效部位与成分。方法:灌胃痛经模型小鼠(缩宫素诱发)芩术四物汤乙酸乙酯提取物(230、120 m/kg)、正丁醇提取物(1 040、520 m/kg)、水提取物(3 000、1 500 mg/kg),测定小鼠扭体反应次数,计算抑制率,以筛选有效提取物;灌胃痛经模型小鼠(缩宫素诱发)汉黄芩素(134、67 mg/kg)、黄芩素(144、72 mg/kg)、没食子酸(68.6、34.3 mg/kg)、黄芩苷(120、60 mg/kg),测定小鼠扭体反应次数,计算抑制率,以筛选有效成分;灌胃痛经模型小鼠[前列腺环素(PGF)2a诱发]没食子酸(68.6、34.3、17.2 mg/kg)、黄芩苷(120、60、30 mg/kg),测定小鼠扭体反应次数,计算抑制率。结果:230、120 mg/kg芩术四物汤乙酸乙酯提取物、68.6、34.3 mg/kg没食子酸、120 mg/kg黄芩苷可明显减少模型小鼠(缩宫素诱发)扭体次数,降低模型小鼠扭体抑制率(P<0.01或P<0.05);68.6、34.3 mg/kg没食子酸、120、60 mg/kg黄芩苷可明显减少模型小鼠(PGF2a诱发)扭体次数,降低模型小鼠扭体抑制率(P<0.01或P<0.05)。结论:芩术四物汤乙酸乙酯提取物中没食子酸、黄芩苷可能是芩术四物汤治疗痛经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30.
痛风是一种以血尿酸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因而研制防治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药物已成为当前医药界研究的热点 ,但实验动物模型的困难严重地影响着研究工作的开展。本文对目前常见的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实验动物模型进行了较系统的简介 ,并根据笔者的研究经验进行了简要评价 ,供致力于该方面研究的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