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1.
目的:观察晕痛针法治疗晕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晕动病患者采用晕痛针法治疗,每个疗程治疗7d,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总有效率97%。结论:晕痛针法治疗晕动病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其他疗法,是治疗晕动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隔补肾益精散药饼灸特定穴位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课题组选取了120例神经性耳鸣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三组,治疗组60例采用隔补肾益精散药饼灸,对照A组30例采用口服六味地黄丸,对照B组采用金纳多注射液静滴;课题组确定10d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痊愈23例,有效3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治疗过程无任何不良反应;对照A组痊愈5例,有效12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56.67%,治疗过程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对照B组痊愈7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7%,治疗过程有8例出现轻度的头晕头痛、腹胀等症状,停药1周后自行缓解;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补肾益精散药饼灸特定穴位治疗耳鸣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使用该技术治疗耳鸣安全有效,且无任何毒副作用,符合中医虚证治肾的科学规律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之一。保守治疗需要卧床制动,老年人长期卧床容易造成褥疮、泌尿系感染、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全身并发症,治疗难度大,患者死亡率高,目前主张积极手术治疗。其中,伴有外侧壁损伤的转子间骨折,作为不稳定性的转子间骨折,在治疗过程中常常由于认识不足,治疗不当导致术后内固定失败,再次给患者带来痛苦,于是外侧壁损伤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就外侧壁的概念、损伤分型、治疗方式的选择、外侧壁损伤的预防和处理进行综述,进一步提高对于伴有外侧壁损伤的转子间骨折的认识,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4.
骨科内植物一旦植入体内,患者将面临发生感染的风险。感染是骨科内植物植入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在开放性骨折手术治疗中较为常见。临床上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并不少见,通常需要二次甚至多次手术干预,对患者身心及经济造成严重负担。巨噬细胞聚集、活化使其在内植物周围局部浓度增高,可提高内植物/组织界面免疫功能,从而发挥预防或治疗感染的作用。此外,对钛及其合金表面进行改性,并负载抗生素或生物活性物质,也可发挥治疗或预防感染及骨折不愈合等作用。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关于钛及钛合金植入物表面改性的抗感染与促进骨折愈合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构建同时具备抗感染与促进骨折愈合能力的骨科植入物材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5.
miRNA是一类内源性的,小的非编码的RNA,它可以调节人类大约30%的蛋白质编码基因。到目前为止,已有400多个人的miRNA被克隆和测序,其中一些miRNA在心血管组织高表达和特异性表达,参与心脏发育、心肌肥大/心力衰竭、电重塑和血管增殖的调节,miRNA在心血管方面的生理和病理意义越来越被关注,将来也很有希望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酒炒温经消喘散后作穴位贴敷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哮喘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酒炒温经消喘散后再调姜汁使用,对照组采用温经消喘散直接用姜汁调成膏状使用,进行穴位贴敷治疗14d后作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40例,显效33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7.5%;两组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酒炒温经消喘散后可提高药物的协同作用从而提高临床疗效,优化了中药资源,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左氧氟沙星静脉给药后游离型药物在大鼠血和脑中的药动学。方法 采用微透析技术对大鼠脑组织和血液进行同步取样,联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脑组织和血液中盐酸左氧氟沙星的浓度,用WinNonlin软件处理药动学参数。结果 大鼠血液中的游离左氧氟沙星浓度在给药后10 min时最高,脑组织在20 min到达峰浓度,然后持续下降;前4 h,血液中游离药物浓度高于脑组织中相应时间点药物浓度,之后两种组织中游离药物浓度水平相当。血液、脑组织的药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21.17±7.83)和(7.00±2.65) μg·h·mL-1。结论 微透析技术联合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可以成功用于左氧氟沙星在脑组织和血液中的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28.
庞××,男,46岁。1988年11月2日诊。心悸,胸闷胀二年余。曾经中西药治疗,仍时发时止。近二个月来,因劳累过度,病情加重,胸闷胀有重压感,头晕目眩,时有晕厥,失眠健忘,纳呆,体寒肢冷,形体消瘦,舌质淡,  相似文献   
29.
纳米技术的发展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纳米中药的出现 ,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和优势。尽管纳米中药面临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但作为中药现代化最前沿的创新成果 ,纳米中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必将促进中药的现代化、标准化和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30.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银杏叶治疗脑梗死(CI)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筛选银杏叶高度活性化学成分,预测潜在靶点;通过GeneCards、人类在线孟德尔遗传数据库、DisGeNET、治疗靶点数据库和Drugbank数据库检索CI相关靶点.通过Uniprot数据库转换银杏叶有效成分潜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