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分析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78例女性产后SU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9例,均行盆底肌训练治疗,观察组加用盆底肌电刺激,两组治疗均持续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用清热补肾汤内服外洗治疗绝经后妇女复发性尿路感染30例(治疗组),并与单纯的西药治疗的26例(对照组)进行疗效比较,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尿常规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随访半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清热补肾汤内服外洗治疗绝经后妇女复发性尿路感染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造口旁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0年4月期间8例行腹腔镜下造瘘口旁疝补片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 8例造口旁疝患者均在腹腔镜下修补成功。手术时间50~180min,平均135min。疝环大小4.5~6.5cm,平均5.0cm。术后1例出现肠梗阻及复发,后行腹腔镜探查及再次修补术。2例术后早期出现腹胀,1周后腹胀缓解。1例术后出现术区疼痛不适,对症治疗后缓解。本组未发生术区感染。住院时间5~14d,平均7.6d。术后随访1年,除1例复发后行再次手术外,均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下造口旁疝修补术如果注意操作要点,可以替代传统修补术。 相似文献
15.
胃的恶性肿瘤实行全胃切除后、进行胃肠道再建的方法有50多种,且仍不断增加[1]。笔者1991年在日研修期间实施了全胃切除D0ubletract法胃肠道再建术6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46~68岁.平均58.8岁。临床分期:1期3例,N期2例,IV期1例。病变那位:MCAI例,MC/C卜IS例。病理诊断:胃未分地腺癌l例,低分化腺癌2例,高分地腺癌3例。手术花阁:根治性全胃切除3例.合并降、胰尾切除2例,另加横结肠切除1例。2胃肠道再建方法胃癌病灶及合并脏器,淋巴结廓清完成之后,进行胃肠道再建的操作。提起空肠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生化汤加减对难治性宫内膜组织残留影响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淮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因流产致使难治性宫内膜组织残留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单双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均予以宫腔镜治疗,对照组加益母草颗粒治疗,观察组加生化汤加减治疗,均治疗10 d。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0 d后子宫内膜厚度、生命质量、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子宫内膜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特异性组织抑制物-1(TIMP-1)变化并比较。结果:1)2组治疗10 d后子宫内膜厚度、宫腔残留面积、中医证候积分、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生命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2组治疗10 d后全血高切黏度(HS)、红细胞刚性指数(IR)、血浆黏度(PV)、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聚集指数(RF)、红细胞电泳时间(EFT)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2组治疗10 d后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子宫三径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子宫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4)2组治疗10 d后MMP-9、TIMP-1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5)观察组治愈率、有效率为68.42%、31.5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88%、4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化汤加减可改善难治性宫内膜组织残留子宫内膜厚度,促进子宫血液循环,抑制组织新生,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18.
<正>现代微创外科通过将外科微创意识与先进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相结合,达到以最小的侵袭或损伤达到最佳的外科治疗效果,从而满足患者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需要。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LAGB)正是在这种外科微创化环境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GD)与北方汉族人MHC-DR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顺序特异性引物(PCR-SSP)基因分析方法,对31例GD患者及30例无血缘关系的健康人的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类)DR各等位基因及亚基因进行检测分析,并将该方法与其它检测MHC-Ⅱ类基因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1)MHC-DRB1*0301(RR=4.28P<0.01)基因与GD病呈正相关;(2)其它MHC-DRB1*其它各等位基因未见异常。结论MHC-DRB1*0301基因可能为北方汉族人GD病的致病易感基因,尽管目前基因分型方法已有多种,但本文所采用的方法(PCR-SSP)具有快速、简便、敏感、准确和可靠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腹部闭合性损伤29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腹部闭合性损伤病情急而复杂,全面准确诊断困难。我院普外科自1991年1月~1997年5月共收治294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