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0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鸟苷环化酶CmRNA(GCC-mRNA)的表达对大肠癌微转移的诊断意义。方法1、制备微转移模型;2、收集周围血标本:大肠癌患者67例,正常人及良性胃肠道疾病患者20例。3、检测GCC—m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GCC—mRNA。结果1、微转移模型:微转移模型GCC—mRNA表达阳性率为85%;对照组正常人外周血20例中无一例阳性;大肠癌微转移模型标本及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0.001)。2、结肠癌:结肠癌GCC—mRNA表达阳性率为58%,良性胃肠道疾病为20%,正常人为0%.三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大肠癌患者有结肠外转移阳性率为72%;无转移阳性率为52%,二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3、GCC与CEA:GC—C与CEA总阳性率分别为58%与27%,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结论1、提示RT—PCR法检测GC—C诊断大肠癌微转移方法有希望用于诊断大肠癌微转移。2、提示GC—C有希望用于结肠癌患者微转移的诊断指标.且优于CEA。  相似文献   
23.
小牛垂体提取液对人胃粘膜细胞原代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小牛垂体提取液199培养基及普通199培养基分别培养人胃粘膜细胞,在培养期间不同时间测定DNA合成(^3H-TDR渗入法),培养液PH(产酸),胃蛋白酶。结果表明,部分细胞贴壁生长,多数呈悬浮生长,细胞呈多角形或梭形,可见腺体样结构,分泌大量粘液。垂体培养基可维持培养24天,普通培养基16天,且增殖速度前者较快。^3H-TDR渗入法表明垂体培养基培养的细胞cpm值显著高于普通培养基(P〈  相似文献   
24.
D44分子是一种膜糖蛋白,参与细胞之间及细胞基质之间特异性粘附。目前发现CD44变异体(CD44V)异常表达,可作为肿瘤早期诊断、转移及复发的生物学标志物。为此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CD44V6在大肠腺瘤及大肠癌中表达,探讨其临床病学意义。1材...  相似文献   
25.
采用大鼠离体肝细胞原代培养24 h,并利用CCl4造成急性肝细胞损伤模型,检定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肝细胞损伤的影响. 结果表明:HGF可显著降低中毒肝细胞及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水平, 抑制肝细胞脂质过氧化, 并降低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水平, 稳定质膜;显著促进中毒肝细胞RNA和DNA的合成;超微病理证实HGF能减轻CCl4对肝细胞质膜,染色质, 线粒体, 内质网及核蛋白体的损害.  相似文献   
26.
改良Steel法建立人胃癌动物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改良Steel法建立人胃癌大鼠模型的研究结果。经阿糖胞苷预处理后的大鼠接受大剂量γ射线照射,然后皮下接种胃癌细胞,成功地建立了人胃癌动物模型,获得87.5%的成瘤率。移植瘤保持了原接种癌细胞的病理特点。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生长抑素(SS)与胃食管癌的关系.方法本组95例,年龄78岁~24岁,男63例,女32例;胃癌43例,食管癌22例,正常对照组30例.血浆及粘膜中EGF和SS测定采用RIA法测定.结果①血浆(μg/L)和癌组织(μg/g)EGF含量在胃癌(3285±946和13533±3841)和食管癌(2861±1051和15070±2955)显著高于正常人(1047±46和5101±1770,P<001).②血浆(ng/L)和癌组织(ng/g)SS的含量在胃癌(1124±511和13018±3773)和食管癌(1787±531和4441±1326)显著低于正常人(2841±677和21746±5087,P<001).结论胃食管癌患者存在EGF和SS分泌异常,可能与癌肿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分析与解决PCR扩增肠癌组织p53基因时失败的问题,为如何解决PCR技术在科研应用中的问题提供一个实例,方法:经初步分析,将失败原因确定为DNA模板有问题,采用下列方法处理模板再进行PCR反应:用70%乙醇再清洗模板,用新标本重新提取模板,用PCR反应成功与失败的模板配成混合模板。比较PCR比较与失败所用模板的差异,寻找与证实失败的原因。结果:最终发现溶解DNA模板的TE缓冲液浓度不高,使P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E-cadherin和Calretin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良性与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45例胸腔积液,离心取脱落细胞行“标准化”处理后涂片,巴氏染色后进行常规细胞学诊断,采用第二代LAB-SA酶标法进行E-cadherin和Calretin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恶性积液E-cadherin染色阳性率为86.4%(19/22),良性积液为13.0%(3/23),且前者阳性强于后者;两组间染色阳性率及阳性强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诊断恶性积液的特异性为87.0%。良性积液Calretinin染色阳性率为95.7%(22/23),恶性积液为9.1%(2/22),且前者阳性程度强于后者;两组间染色阳性性率及阳性强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诊断良性积液的特异性为90.9%。两者联合检测对诊断良性与恶性积液的特异性均提高到100%。结论E-cadherin和Calretin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有良好的价值。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不同表型幽门螺杆菌(Hp)对Hp相关性胃炎和胃癌病变及其p53表达的影响。方法:对137例Hp(+)慢性胃炎(CG)、消化性溃疡及胃癌患者和34例Hp(-)患者用Western blot检测Hp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空泡毒素(VacA)、尿素酶(Urease)及其亚型。评价Hp(+)CG中慢性炎症(CI)、多形核活动性(PA)、Hp定植密度(DH)的组织学等级。用免疫组化检测p53表达,以H-score方法评价。结果:①Hp128ku CagA、116ku CagA、95ku VacA、91ku VacA、30ku UreA表达在轻度CI组的比例低于中、重度CI组(P均〈0.05),95ku VacA、91ku VacA和30ku UreA表达在无PA组的比例低于有PA组(P均〈0.05)。②Hp(+)组P53 Hscore均高于Hp(-)CG组(P=0.002)。在Hp+CG中,中重度CI组P53 Hscore均高于轻度组(P=0.025),而在Hp(-)CG组中,差异无显著性。③Hp+胃癌中,未发现任何独立表型与CG和胃癌的53 Hscore有关(P〉0.05)。结论:Hp多种毒力因子对胃黏膜CI程度加重、PA的发生和发展起促进作用,Hp感染及DH增加均促进p53表达无关;未见Hp任何独立表型与53表达有关,提示Hp可能通过多种毒力因素及此研究未提及的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促进p53过度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