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3 毫秒
21.
陈慧园  陈苒  刘波  石雪梅  原霞  郭清江  张琼 《肝脏》2023,(11):1296-1300
目的 探究血栓弹力图参数(TEG)评估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意义。方法 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4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以及同期20例行健康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将健康体检人群纳为对照组,根据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是否合并消化道出血为依据,将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为出血组(n=20)和未出血组(n=20)。根据是否应用血凝酶将出血组分为治疗组(n=10)和非治疗组(n=10)。比较出血组、未出血组与对照组的常规凝血功能指标以及TEG检验结果,比较消化道出血患者血凝酶治疗组与非治疗组TEG参数,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TEG对指导血凝酶用药的影响因素。结果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出血组和非出血组血小板计数(PLT)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出血组分别为(67.1±33.2)×109/L、(1.4±0.4)g/L;未出血组分别为(84.2±29.4)×109/L、(1.9±0.5)g/L],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分别为(190.6±47.3)×109/L、(2.9±0.5)g/L,P&l...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不同因素对AIDS合并机会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9-2011年某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AIDS合并机会感染的住院患者病例1 020例,调查并分析不同因素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年龄小于40岁、有收入、没有基础疾病、机会性感染的病原学种类为1类者治疗效果较高。结论 AIDS合并机会感染患者治疗效果受多因素影响,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病原学感染种类,其次为有无基础疾病、年龄、经济水平。及时确定病原学种类,给予患者有效合理治疗,同时积极治疗其基础疾病能极大提高AIDS合并机会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和铁调素在肿瘤相关性贫血(CRA)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131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其中伴中度、重度贫血27例( A组),伴轻度贫血49例( B组),不伴有贫血55例( C组)。另择4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铁蛋白、铁调素、GDF-15水平及主要的血液指标。结果铁蛋白水平在A组中较其他三组降低(P<0.05或<0.01),B、C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 A组铁调素水平较其他三组显著降低(P<0.05或<0.01)。 A、B、C组GDF-15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其中A组最高。结论在CRA中,增高的GDF-15水平将抑制铁调素表达,而降低的铁调素会增加铁吸收,这可能是肿瘤患者普遍发生铁超负荷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4.
目的了解酒泉市近年来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原因,探讨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2012~2013年间7例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4例为亚硝酸盐没有标签引起的误食,3例为食用含过量亚硝酸盐的卤制品引起的中毒。结论亚硝酸盐的误用和滥用是导致食物中毒的重要原因,应加强亚硝酸盐的市场管理以及居民科学普及工作,杜绝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25.
石雪梅 《黑龙江医学》2002,26(8):654-654
1 病例摘要患者庄英 ,女 ,18岁。急诊于 2 0 0 0 - 0 3- 0 2 1∶30 ,服敌敌畏液约 10 0ml,于 11∶30送来门诊救治 ,检查 ,神志不清 ,面色青紫 ,口吐粉红色泡沫 ,并闻及浓烈嗅气味 ,呼吸困难 ,36次 /min颜面肌肉呈小肌群震颤 ,头部及周身潮冷 ,末梢发冷 ,抽搐四肢强直 ,体温 35 4℃。血压 10 0 /6 6kPa ,压眶反射消失 ,双侧瞳孔等大缩小针尖样改变 ,心音微弱无力 ,心率 12 0次 /min ,律规则 ,两肺可闻及湿性罗音及广泛性痰鸣音。急诊诊断 ,重型有机磷农药 (敌敌畏 )中毒 ,并发急性肺水肿 ,脑水肿 ,呼吸衰竭 ,循环衰竭 ,立即抢…  相似文献   
26.
泸州市2004年孕产妇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全面分析2004年泸州市孕产妇死亡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制定有效干预措施切实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按照《四川省孕产妇死亡评审工作规范(试行)》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十二格表评审法,对全市死亡的42例孕产妇逐个进行评审。结果:产后宫缩乏力占23.81%,胎盘滞留占16.67%,二者引起的产后出血死亡为第1死因;可避免死亡占73.81%,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占21.43%,不可避免死亡占4.76%;就诊延误占59.5%,医疗延误占66.6%,交通延误占14.25%;个人家庭知识技能为首要影响因素占30.95%,其次是医疗保健系统的乡、村级医疗保健人员的知识技能各占21.43%。结论:十二格表评审法可客观分析孕产妇死亡的影响因素,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应“标本兼治”,方能收效。  相似文献   
27.
本文对慢性肝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和血清脯氨酸肽酶(PLD)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慢性迁延性肝炎组、慢性活动性肝炎组的血清PCⅢ和血清PLD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组(P<0.01);而慢活肝组又高于慢迁肝组,两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慢性肝病出现肝纤维的病理改变,且与疾病的活动相关。  相似文献   
28.
患者,女性,已婚,45岁,教师。因感阴道不适3 月,有赘物脱出于阴道口外伴行走不便1 月,于2004年2月入院。患者体健,24岁结婚,无不洁性生活史,月经正常,夫妻和睦,丈夫身体健康,无不良生活嗜好。自诉半年前出差异地学习,返家2月后即有阴道不适感。曾到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阴道赘物,  相似文献   
29.
本文对慢性肝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和血清脯氨酸肽酶(PLD)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慢性迁廷性肝炎组、慢性活动性肝炎组的血清PCⅢ和血清PLD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组(P〈0.01);而慢活肝组又高于慢迁肝组,两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慢性肝病出现肝纤维的病理改变,且与疾病的活动相关。  相似文献   
30.
【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不同时期CT特征及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关系,提高对NCP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COVID-19患者的CT资料,对其急性期、恢复期(重症期)CT表现进行分析,并对其NLR及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6例COVID-19中,普通型38例,影像上急性期表现以肺中外带、磨玻璃影为主,恢复期肺内病灶治疗后5例(13.16%)完全吸收,18例(47.37%)明显吸收,15例(39.47%)部分吸收;重型11例,急性期表现为双肺广泛的磨玻璃影和(或)大片状实变影,恢复期明显吸收的7例(63.64%),部分吸收的4例(36.36%);危重型7例,急性期亚实变、实变为主混合磨玻璃影,恢复期明显吸收的1例(14.29%),部分吸收的3例(42.86%),死亡3例,且均为重症期,呈“白肺”改变。普通型组、重型组、危重型组NLR及CD4+T淋巴细胞计数在急性期、恢复期(重症期)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VID-19普通型以磨玻璃密度影及斑片状阴影为主,部分实变,重型、危重型以亚实变、实变为主,影像表现多样。治疗后普通型患者多明显吸收,重型、危重型患者多残留间质增生及纤维化。NRL、T淋巴细胞计数对早期识别NCP重型、危重型患者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