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3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目的 分析北方寒区长跑人群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MR结果,明确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情况及特点,探讨半月板损伤与年龄及位置相关性。方法 收集分析2021年第一季度就诊于我院行膝关节MR检查的长跑膝关节损伤患者共251人,分析其半月板损伤表现。结果 在年龄20-60岁的患者中,有0级76人、Ⅰ级87人、Ⅱ级70人、Ⅲ级18人,损伤分级与年龄的相关性(r=0.305,P<0.01);内侧半月板损伤94个,外侧半月板损伤87个,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0.423,P>0.05);半月板前角损伤88个,后角损伤146个,前后角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928,P<0.01)。结论 半月板损伤随着年龄的增长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半月板后角较前角更容易损伤,内、外侧半月板损伤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可根据不同年龄段以及按照半月板损伤分布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训练内容,用以减少其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232.
目的:观察导数光谱法对下面的匙羹藤茎的鉴别。方法:采用导数光谱法进行鉴别。结果:匙羹藤茎各提取液的一阶和二阶导数光谱特征吸收峰位大致相同。结论:导数光谱法可为匙羹藤茎的鉴别提供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33.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腔注射尿激酶疗效评估的价值。 方法 收集2009年1-6月113例结核性胸膜炎的病例资料,对比分析20例胸腔注射尿激酶治疗前后超声检查结果。 结果胸腔积液超声改变分为3型,Ⅰ型49例(43.4%),Ⅱ型51例(45.1%),Ⅲ型13例(11.5%)。治疗后,未注射尿激酶组:Ⅰ型胸膜增厚率为12.2%,Ⅱ型为69.4%,Ⅲ型为10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注射尿激酶组:Ⅱ型胸膜增厚的发生率33.3%,与未注药组(69.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Ⅲ型为100%,与未注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超声检查对于胸腔注入尿激酶的疗效评估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34.
 目的 分析儿科原发性与继发性高血压患儿的临床资料,为鉴别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并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儿靶器官早期损害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医院自1992-01至2016-05确诊为高血压的住院患儿,按照病因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分别对其一般情况、继发性高血压病因、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原发性高血压患儿平均11.76岁,体重指数BMI均值26.90 kg/m2,高于继发性高血压患儿平均年龄(7.38岁)及BMI均值(19.94 kg/m2),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继发性高血压患儿在婴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及青春期高血压患儿的构成比分别为94.7%、48.3%、17.0%、8.6%,发病年龄越早,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越大,随着年龄增长,原发性高血压检出率逐渐增多。(3)分析继发性高血压病因:肾脏病变仍为继发性高血压首要病因,占59.42%,继发性高血压平均血压水平高于原发性高血压。(4)82.0%入院诊断原发性高血压的患儿已出现靶器官损害,血、尿β2微球蛋白升高可作为监测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的敏感指标;平均舒张压水平升高和空腹胰岛素升高患儿更易出现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结论 继发性高血压发病年龄早,血压水平高,其首要病因为肾实质及肾血管疾病。儿童原发性高血压大部分在诊断时即已出现靶器官损害,血、尿β2微球蛋白检测可作为肾脏早期受损的筛查指标。平均舒张压升高和空腹胰岛素升高患儿更易出现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  相似文献   
235.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了21例急性化脓性心包炎患儿的如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皮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结果表明CD1、CD4、及CD1/CD8此值均有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提示急性化脓性心包炎的发病与细胞和体液免疫的改变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36.
目的评估高危新生儿不安运动(FMs)对运动发育结局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随访高危新生儿39例,矫正日龄6~20周记录FMs,10~18月进行Gesell发育量表或丹佛发育筛查量表评估,结合婴儿神经系统检查确定发育结局。结果FMs正常的33例中随访诊断运动发育迟缓1例;未出现FMs的6例中,随访诊断脑性瘫痪4例,全面发育迟缓2例。FMS评估预测脑性瘫痪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4%,阳性预测值为67%,阴性预测值为100%。预测运动发育迟缓的敏感度为86%,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97%。结论FMs缺乏是早期预测脑性瘫痪良好而可靠的指标。矫正年龄10~14周单次FMs评估对运动发育也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但对脑性瘫痪的阳性预测值较低。  相似文献   
237.
目的:观察滋髓生血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儿童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住院的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2组均根据病情需要给予输注血小板、压积红细胞及抗感染、止血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28例加用环孢素软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治疗,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滋髓生血胶囊.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17例,缓解20例,明显进步11例,无效4例,有效率占92.31%;对照组基本治愈6例,缓解8例,明显进步5例,无效9例,有效率占67.86%.2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髓象、血常规较对照组恢复快(P<0.01),感染和出血率均较对照组低(P<0.01),未出现不能耐受的毒副作用.结论:滋髓生血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是治疗儿童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效、安全、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238.
用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研究川芎嗪(TMP)对家兔主动脉内膜AS斑块形成的影响。根据形态学组化分析和病变定级结果表明,AS造型加服川芎嗪组主动脉内膜病变比造型组显著减轻。TMP抑制AS斑块形成的可能机理:1.与TMP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有关;2.与TMP调节血脂代谢,降低致AS因子LDL,升高抗AS因子HDL及其亚组份HDL_2有关。  相似文献   
239.
目的:探讨SR1对AML模型小鼠肿瘤细胞生长、侵袭、迁移及小鼠存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HL-60细胞的方法建立AML小鼠模型,实验组分别腹腔注射SR110、25和50 mg/kg,1次/d,连续给药1周后,检测其对各组小鼠存活率、肿瘤体积及重量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spase-3和VEGF表达水平;蛋白印迹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结果:SR110、25和50 mg/kg可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肿瘤的生长(P<0.01,r=-0.9994、-0.9952),从而显著提高荷瘤小鼠的存活率(P<0.01);SR1能正向调节肿瘤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P<0.01,r=0.9855),同时负向调节肿瘤组织中迁移相关蛋白VEGF的表达(P<0.01,r=-0.9848);此外,SR1能通过显著降低肿瘤组织中p-PI3K、p-AKT的蛋白表达来剂量依赖性地减少PI3K/AKT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P<0.01,r=-0.9372、-0.9953)。结论:SR1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迁移增加AML小鼠的存活率,其作用机制与促进Caspase-3表达、抑制VEGF表达及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240.
目的比较匹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CHD)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脂代谢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秦皇岛军工医院收治的CHD并NAFLD患者10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匹伐他汀组51例与阿托伐他汀组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匹伐他汀组患者予以匹伐他汀治疗,阿托伐他汀组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达标率,治疗前后血脂指标、肝功能指标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严重肝功能损伤发生情况。结果匹伐他汀组患者治疗后血脂达标率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匹伐他汀组患者血清TC、TG、LDL-C水平低于阿托伐他汀组,血清HDL-C水平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匹伐他汀组患者血清ALT、AST、γ-GT水平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颈动脉I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匹伐他汀组患者颈动脉IMT小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匹伐他汀组患者治疗期间严重肝功能损伤发生率低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结论与阿托伐他汀相比,匹伐他汀可更有效地改善CHD并NAFLD患者血脂代谢及肝功能,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减少严重肝功能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