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6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8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8 毫秒
61.
该研究通过对不同来源的桑白皮流浸膏进行薄层鉴别、含量测定及指纹图谱等研究,建立了合理可行的质量标准。薄层鉴别方法使用聚酰胺薄膜,以冰醋酸-水(1:3)为展开剂,在365 nm下检视。该方法专属性好,合格样品均含有与对照药材和对照品相同的显色斑点。建立了HPLC测定桑皮苷A含量的方法,色谱条件为: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6 nm;标准曲线为Y=46.965X,r=0.999 6;线性范围4.6~228 mg·L-1。14批样品中4批桑皮苷A的质量分数小于0.5 g·L-1,其余样品质量分数均大于2.0 g·L-1,建议将桑皮苷A的含量限量定为不少于1.5 g·L-1。使用HPLC梯度洗脱,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对桑白皮流浸膏的指纹图谱进行评价,发现各批样品之间相似度较低,且桑白皮药材的化学多样性是影响相似度的决定因素,工艺因素影响较小,因此暂不拟列入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62.
目的 分离并鉴定祖师麻Daphne giraldii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和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分离双黄酮类成分,用核磁和质谱等谱学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4个双黄酮类化合物daphnodorins A-D1(Ⅰ-Ⅳ)。结论 首次从祖麻中得到化合物daphnodorins A-D1,这类结构的黄酮化合物目前仅发现于该属植物。  相似文献   
63.
青钱柳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目的 :研究青钱柳叶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溶剂萃取及各种色谱技术分离纯化 ,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 6个单体化合物 ,为山柰酚 (Ⅰ)、槲皮素 (Ⅱ)、异槲皮苷 (Ⅲ)、逆没食子酸 (Ⅳ)、胡萝卜苷(Ⅴ)和青钱柳酸B(Ⅵ)。结论 :化合物Ⅰ,Ⅱ,Ⅲ和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4.
金缕半枫荷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从金缕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根茎抗炎有效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鉴定化合物。方法 通过巴豆油鼠耳刺激药理实验确定金缕半枫荷抗炎有效部位,利用硅胶柱层析等手段分离单体化合物,借助质谱和核磁(包括HMQC,HMBC)等光谱学测定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该植物中分离鉴定了9个化合物,齐墩果酸,3-羰基齐墩果酸,2α,3β-二羟基齐墩果酸,2α,3β,23-三羟基齐墩果酸,鞣酸-3,3′-二甲醚,鞣酸-3,3′,4-三甲醚,鞣酸-3,3′-二甲醚-4-O-β-D-木糖苷,β-谷甾醇和硬脂酸。结论 首次从金缕半枫荷中分离得到上述化合物。  相似文献   
65.
短筒兔耳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秀萍  石建功 《中草药》2004,(5):503-504
短筒兔耳草为一种传统常用藏药,是玄参科兔耳草属植物Lagotisbrevituba Maxim.的干燥全草,藏药名洪连,又名藏黄连,主要分布在甘肃西南部、青海东部及西藏等地。始载于藏医古籍《月王药诊》( 71 0年)中,后载于藏医的《四部医典》( 748年)以及《晶珠本草》( 1 840年)。《四部医典》列本品为草药类之首。本品味苦,性寒。有清热凉血,解毒的功能[1] 。用于五脏有热,血分热毒,体虚潮热,高血压,急、慢性肝炎,痔疮。据记载,各地作为洪连入药的兔耳草属植物主要有短筒兔耳草L.brevituba、大萼兔耳草L.clarkei、全缘兔耳草L.integra、园穗兔耳草L.r…  相似文献   
66.
海洋红藻松节藻Rhodomela confervoides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采自青岛海滨的海洋红藻松节藻Rhodomela confervoides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各种色谱柱层析和IR、MS、^1H—NMR、^13C—NMR、DEPT等波谱解析技术。结果:从松节藻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其结构经过鉴定分别为:2,2′,3,3′四溴—4,4′,5,5′四羟基双苯基甲烷(I)、2,2′,3—三溴—3′,4,4′,5—四羟基—6′甲氧甲基双苯基甲烷(Ⅱ),2,3—二溴—4,5—羟基苯甲醇(Ⅲ)、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醛(Ⅳ)、2,3—二溴—4,5—二羟基苯甲基乙基醚(Ⅴ)。其中化合物Ⅱ对KB和Bel7402肿瘤细胞有选择性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67.
藏药五脉绿绒蒿中的生物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藏药五脉绿绒蒿(Meconopsis quintuplinervia Regel)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IR, MS, 1D-和2D-NMR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3个生物碱,分别鉴定为去甲血根碱(norsanguinarine,I)、O-甲基淡黄巴豆亭碱(O-methylflavinantine,II)和五脉绿绒蒿碱(meconoquintupline,III).结论化合物III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68.
藏药五脉绿绒蒿中的生物碱藏药五脉绿绒蒿中的生物碱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研究藏药五脉绿绒蒿(Meconopsis quintuplinervia Regel)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IR, MS, 1D-和2D-NMR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3个生物碱,分别鉴定为去甲血根碱(norsanguinarine,I)、O-甲基淡黄巴豆亭碱(O-methylflavinantine,II)和五脉绿绒蒿碱(meconoquintupline,III)。结论 化合物III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红绒毛羊蹄甲Bauhinia aurea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MS和NMR分析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红绒毛羊蹄甲9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黄杞苷(1)、落新妇苷(2)、新落新妇苷(3)、异落新妇苷(4)、新异落新妇苷(5)、(2R,3S)-儿茶精 6)、(2R,3R)-表儿茶精(7)和(2R,3R)-3-O-没食子酰表儿茶精(8)。结论:除化合物2,6和8外,其余5个化合物均属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盾叶木Macaranga adenantha枝的化学成分并进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分泌抑制活性筛选.方法用各种硅胶和凝胶色谱分离化合物,用波谱学方法鉴定结构;用MTT法测定化合物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分泌抑制活性.结果从盾叶木枝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leomiscosin A(1)、cleomiscosin B(2)、鞣花酸-4-O-α-D-吡喃鼠李糖苷(3)、鞣花酸-4-O-β-D-吡喃木糖苷(4)、香草酸(5)、(24R)-豆甾-4-烯-3-酮(6)、(24R)-豆甾-3,6-二酮(7)、(24R)-6β-羟基-豆甾-4-烯-3-酮(8)、胡萝卜苷(9)和β-谷甾醇葡萄糖苷-6'-O-十七烷酸酯(10);在10 μmol·L-1浓度下,化合物1,3和4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分泌的抑制率分别为57.4%,57.0%和64.4%.结论化合物10为首次从大戟科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化合物1,3和4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分泌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