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6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8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山慈菇Cremastra appendiculata化学成分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目的:研究人工种植山慈菇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纯化,薄层色谱比较及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山慈菇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鉴定为异赫尔西酚(isohircinol,Ⅰ),4甲氧基菲-2,7-二醇(flavanthrinin,Ⅱ),对羟基苯乙醇(phydroxyphenylethylalcohol,Ⅲ),3,4-二羟基苯乙醇(3,4-dihydroxyphenylethylalcohol,Ⅳ),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Ⅴ),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Ⅵ)。结论:化合物Ⅱ~Ⅵ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为首次从天然资源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2.
白花酸藤果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花酸藤果EmbeliaribesBurm.为紫金牛科酸藤子属植物,又名信筒子、拟茶子、羊公板仔,产于我国广西、广东等地。民间以其根(中药名:咸酸)、果(藏药名:齐当嘎)入药,治妇女闭经、小儿头疮、跌打损伤、绦虫等[1,2]。文献调研表明,国内外对该植物化学成分报道较少,主要分离得到具有驱虫[3]、抗生育[4]活性的embelin等苯醌类化合物。在前期药理学研究中发现,其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因此作者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较系统  相似文献   
43.
牡丹皮乙醇提取物中的1个新芍药苷衍生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对牡丹皮中的芍药苷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萃取,硅胶柱色谱,中压反相柱色谱和HPLC等进行分离制备,利用IR,MS及NMR技术进行确证和鉴定。结果:从牡丹皮乙醇提取物中制备并鉴定了9个芍药苷类化合物,其中1个为新化合物。结论:新化合物结构鉴定为芍药苷4乙基醚,并通过模拟实验证明可能为提取过程中产生的人工产物。  相似文献   
44.
桑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莫顺燕  杨永春  石建功 《中草药》2004,35(10):1095-1097
火木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 (DC.ex Fr.)Quel又名桑黄,属于木层孔菌属(针层孔属)真菌。该真菌寄生于杨、桦、栎树等树干上,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等地区均有分布。作为药用真菌的一种,桑黄在我国传统医药中主要用于治疗血淋、脐腹涩痛、脱肛泻血不止、妇人劳损及瘰疬溃烂等症。有关桑黄成  相似文献   
45.
桑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2,自引:6,他引:42  
目的 :对药用真菌桑黄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方法 :利用正相硅胶柱层析 ,Al2O3柱层析 ,SephadexLH-20柱层析 ,反相HPLC ,重结晶等分离手段和IR ,MS及 1D ,2DNMR等结构鉴定光谱方法。结果 :从桑黄中分离鉴定了 5个黄酮和两个香豆素类化合物 ,分别为柚皮素、樱花亭、二氢莰非素、7 甲氧基二氢莰非素、北美圣草素、香豆素及莨菪亭。结论 :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针层孔属真菌中发现。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考察无毒浓度千金烷二帖化合物EM-E-11-4对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介导人口腔上皮癌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的逆转作用并检测其对P-gp功能的影响。方法 MTT比色法测定EM-E-11-4对人口腔上皮癌KB及其具有多药耐药株表型的KBV200细胞的细胞毒活性,采用维拉帕米为参比药,非细胞毒剂量EM-E-11-4(2.5、5、10 μmol·L-1)与3种常用抗癌药合用考察其逆转肿瘤多药耐药的作用,并计算逆转倍数。EME-11-4对P-gp的转运功能采用阿霉素蓄积实验检测。EM-E-11-4对基础与维拉帕米诱导的P-gpATPase活性采用P-gp-GloTM试剂盒检测。结果 EM-E-11-4能够有效逆转P-gp介导的KBV200的多药耐药,并具有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10μmol·L-1 EM-E-11-4能够逆转KBV200细胞对紫杉醇、长春新碱和阿霉素3种抗癌药物的耐药作用,逆...  相似文献   
47.
酸橙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胜阳  胡世林  石建功  杨永春 《中药材》2001,24(12):865-867
从酸橙(Citrus aurantiumL.)花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新橙皮甙(I)、辛费林(Ⅱ)、5,8-表层双氧麦角甾-6,22-二烯-3β-醇(Ⅲ)、腺甙(Ⅳ)、天门冬素(Ⅴ)、酪氨酸(Ⅵ)、缬氨酸(Ⅶ)、异亮氨酸(Ⅷ)、丙氨酸(Ⅸ)、β-谷甾醇(X)和β-胡萝卜甙(Ⅵ)。其中,化合物Ⅲ-Ⅳ为首次从核植物中分得,化合物Ⅲ、Ⅳ、Ⅴ为首次从柑橘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48.
49.
粗壮润楠中的木脂素类成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萃取、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中压柱色谱以及反相HPLC柱色谱等多种分离方法相结合,从粗壮润楠树皮乙醇提物中分离得到18个木脂素类化合物;通过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波谱学分析方法鉴定结构为:异落叶松脂素9'-0-β-D-吡喃木糖苷(1),5'-甲氧基异落叶松脂素9 '-O-β-D-吡喃木糖苷(2),南烛木树脂酚9 '-O-β-吡喃木糖苷(3),(+)-(8S,8'S)-4,4 '-二羟基-3,3 ',5,5'-四甲氧基木脂烷-9,9'-二醇9-O-β-D-吡喃木糖苷(4),南烛木树脂酚(5),内消旋二氢愈创木脂酸(6),(+)-(8S,8 'R)-3',4,4'-三羟基-3'-甲氧基木脂烷(7),(8S,8'R)-4'-羟基-3,3',4-三甲氧基木脂烷(8),(+)-愈创木素(9),异愈创木素(10),(-)-(7'R,8R,8 'R)-4,4'-二羟基-3,3',5-三甲氧基-2,7'-环木脂烷(11),翼梗五味子木脂素B(12),(-)-(7S,7'S,8R,8'R)-4,4'-二羟基-3,3',5,5'-四甲氧基-7,7'-环氧木脂素-9,9'-二醇(13),(+)-(7R,8R,7'E)-4-羟基-3,5'-二甲氧基-7,4'-环氧-8,3'-氧新木脂素-7'-烯(14),甘密树皮素B(15),桢楠素Ⅰ(16),(-)-松脂素(17)和(-)-丁香树脂酚(18).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经体外活性筛选,在10 μmol·L-1时,化合物17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NO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抑制率为72.2%.  相似文献   
50.
目的研究新化合物YZG-404与腺苷A1受体(A1R)和腺苷A2A受体(A2AR)的亲和力及其镇静催眠作用。方法采用放射性配体受体竞争结合实验分别测定YZG-404与腺苷A1R和腺苷A2AR的亲和力;采用开阔场实验测定其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采用协同戊巴比妥钠睡眠实验评价其镇静催眠作用。结果 YZG-404对腺苷A1R亲和力较高,Ki值为98.8 nmol/L,而对腺苷A2AR的亲和力较低,Ki值约为9828.8 nmol/L。与溶剂对照组比较,YZG-404(1.25、2.5和5 mg/kg,ig)明显抑制小鼠的自发活动,抑制率分别为26.0%、59.7%和67.1%。另外,YZG-404(1.25、2.5和5 mg/kg,ig)可以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时间,延长率分别为49.7%、129.5%和126.0%,并缩短入睡潜伏期,最高缩短率为19.8%。YZG-404能提高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入睡率,最高入睡率达80%,效果与阳性对照药地西泮相当。结论新化合物YZG-404与腺苷A1R亲和力强,并具有强效的镇静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