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5篇
皮肤病学   16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4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孙凤琴  瞿幸 《中医杂志》1995,36(8):484-485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急性活动期多因面部蝶形红斑、皮肤红斑或结节等皮肤损害,先就诊于皮肤科。从急性期皮损形态及伴有发热等证候特征,一般归属于“温毒发斑”,故多从清营解毒、凉血护阴治疗。1993年以来,在病房及门诊治疗十数例患者,均以不同程度的面部和全身水肿性鲜红斑、紫红斑或皮下结节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全血减少,血沉增快及脏  相似文献   
62.
皮肤是体内脏器的一面镜子,与各个系统和器官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内科疾病如糖尿病、肝胆疾病、肾脏疾病等可引起皮肤的改变。认识这些内科疾病的皮肤表现,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63.
细胞信号传导调节通路主要包括蛋白激酶A(PKA)、蛋白激酶C(PKC)、酪氨酸激酶等酶系统。它们广泛参与细胞的各种生物学过程如增殖、分化、基因的表达和功能蛋白的合成等[1,2]。PKC是其中重要的调节通路。已发现人角质形成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中均有PKC的多种亚型,但是对这两种细胞在PKC激活后生物学效应的比较研究甚少。我们通过体外实验,观察了PKC激活剂乙酸肉寇佛泊酯(PMA)刺激后角质形成细胞和真皮成纤维细胞在形态学、细胞增殖以及细胞因子产生等方面的变化,发现这两种细胞在PKC激活后生物学效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4.
探讨消银解毒饮是否对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具有直接作用;以及消银解毒饮中凉血、解毒、祛风除湿等三组主要成分在治疗银屑病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以角质形成细胞株COLO-16为研究对象;用四唑盐比色法观察了消银解毒饮及拆方后各组药物血清对COLO-16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消银解毒组和凉血方组体外培养COLO-16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降低,而且存活率与含药血清浓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5.
芩柏软膏治疗进行期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芩柏软膏对进行期银屑病血热证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及细化芩柏软膏在安全及疗效方面是否更优于芩柏软膏;观察此二药对雌激素期小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及小鼠尾部鳞片表皮角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6.
从肝论治皮肤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瞿幸 《北京中医药》2008,27(8):610-611
中医学认为,肝为五脏之一,属木,为阴中之阳.肝的主要功能是主藏血和主疏泄.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液为泪,在志为怒.  相似文献   
67.
本研究以角质形成细胞株COLO-16为研究对象,用流式细胞仪分析了消银解毒饮及其拆方后的凉血、解毒和祛风除湿等三组主要成份含药血清对其凋亡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消银解毒饮能诱导COLO-16细胞的凋亡,诱导角质形成细胞的凋亡可能是其治疗银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8.
银屑病是一种上皮增生、分化失控和大量T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国内外学者对银屑病患者以T细胞为主的免疫学异常进行了不断深入的研究.本实验以东直门医院门诊6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观察对象,分组对其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9.
皮肌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瞿幸 《中国全科医学》2002,5(8):604-605
皮肌炎中医称为"肌痹",是痹证中的一种.中医文献对肌痹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长刺节论>曰:"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素问@痹论>曰:"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脾痹者,四肢懈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认为肌痹的基本特征是全身的皮肤肌肉疼痛,肌痹不愈,又感受了邪气,病邪就会侵犯脾脏,引起四肢倦怠无力、咳嗽、呕吐涎汁、胸膈上塞满感.  相似文献   
70.
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张洪儒  瞿幸 《中医杂志》2000,41(4):246-248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以表皮细胞过度增殖为特点的皮肤病,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中医学文献称之为“白沱”、“松皮癣”等。近年来.中医在银屑病的治疗_L显示厂‘定优势,为进一步探讨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机理,一些学者在治疗的同时,还进行了实验室研究及临床实验研究,现将90年代以来的有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