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3.
目的 调查分析孤独症谱系障碍(a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肠道菌群多样性情况,探究其与Treg-Th17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9年4月金华市中心医院49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纳入研究(ASD组),另选50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健康对照组。测定外周静脉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Treg、Th17含量及Treg/Th17比值,经ELISA检测血清TGF-β1、IL-17指标,观察肠道菌群多样性与Treg-Th17相关性。 结果 ASD组肠道内双歧杆菌、大肠埃希菌基因拷贝数及B/E值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ASD组PBMC内Treg细胞数量、Treg/Th17值低于健康对照组,但PBMC内Th17细胞数量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ASD组血浆IL-17[(311.28±29.83)ng/L]高于健康对照组[(104.96±17.51)ng/L],血浆TGF-β1水平[(28.33±8.14)ng/L]低于健康对照组[(101.84±12.76)ng/L,t=42.070、34.095,均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肠道B/E值和Treg、Th17及Treg/Th17值呈正相关(r=0.522、0.416、0.323,均P<0.05)。 结论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肠黏膜屏障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免疫屏障作用减弱、肠道微生态失衡,且肠道菌群介导性耐受异常,贯穿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盛放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3):5258-5259
目的 分析开放性骨折医院感染病原菌特点及其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172例开放性骨折的创面分泌物标本,常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法.结果 172份标本共检出183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124株占67.76%,革兰阳性菌48株占26.23%,真菌11株占6.01%,分布最多的3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23.50%)、铜绿假单胞菌(19.13%)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8.58%);常见细菌表现出多药耐药性,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无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无耐药.结论 开放性骨折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无耐药,万古霉素目前在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疗效确切,但国外陆续报道有中介耐药株出现,应引起重视;中药的治疗可减少耐药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骨折愈合后遗留关节功能障碍,如治疗不及时可致残,近年来笔者采用我院传统的陆氏外洗方外洗并配合功能锻炼,收效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盛放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3,20(4)
患儿,男,1岁,12kg,因哭吵、拒奶、声嘶4h急诊救治.患儿玩耍时口咬家中盆栽滴水观音叶片,具体吸食汁液量不详,随后即出现阵发性哭吵,拒奶,伴有声音嘶哑,口唇肿胀,尿量可,色清,无明显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无面红,无眼红,无腹痛,无肢体抖动.查体:T 36.2℃,哭吵情况下,P 165次/min,R 50次/min,SpO2 98%.咽部稍红,扁桃体无肿大,口唇轻度肿胀,无明显发绀,声嘶,无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对称,未闻及明显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既往体健.因家长拒绝,未洗胃.急诊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3.3×109/L,中性粒细胞24.3%,淋巴细胞66.9%,超敏CRP0.6 mg/L.血清肌钙蛋白Ⅰ0.01 μg/L,血清胆碱酯酶16 276 IU/L,血清淀粉酶69 IU/L. 相似文献
8.
盛放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10):119-12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是临床引起腰腿疼最主要的原因,严重者甚至造成残疾和丧失劳动能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1]。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常是出现症状或症状加重后才来医院纠正,若能增加人们的预防意识,注意保护,对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非常有益。为此,本文对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确立高危人群,从而对这部分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 相似文献
9.
正中青年股骨颈骨折多为囊内型骨折,多采取手术治疗,但在手术后容易出现股骨头坏死,给患者带来沉重的身心负担。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青年囊内型股骨颈骨折患者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期间笔者所在两家医院收治的80例中青年囊内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X线、CT检查证实为囊内型股骨颈骨折,且均具备空心钉内固定联合股方肌蒂 相似文献
10.
盛放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0):4513-4514
目的 探讨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方法 回顾性分析1673例经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制作统一表格,填写相关数据;分析手术切口感染率、病原菌类型,并采用x2检验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673例患者共发生手术切口感染41例,感染率为2.45%;革兰阴性菌28株,占68.29%,革兰阳性菌13株,占31.71%,分布最多的3种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分别占26.83%、24.39%、17.07%;手术切口感染与骨折类型、麻醉方式、手术切口类型、手术持续时间、年龄、手术时机、是否有糖尿病、术前是否存在其他部位感染和有无人员参观等有关(P<0.05),而与性别无关.结论 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率相对较高,其主要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诱因较多,应针对多种影响因素加强预防,尤其是应加强Ⅲ类手术切口、开放性骨折、糖尿病和术前其他部位存在感染患者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