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中药止血膜剂鼻腔、鼻窦手术创面止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们将中药白及、马勃、大黄组方并加工研制成止血膜剂,临床应用鼻腔、鼻窦手术创面止血,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1996年1月~1997年3月共有110例鼻腔、鼻窦疾病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止血药组和对照组。止血药组64例,男性39例,女性25例;年龄6~71岁,平均313岁;6例肥厚性鼻炎作下鼻甲部分切除,7例作鼻息肉摘除,16例慢性上颌窦炎、上颌窦囊肿行柯—陆氏术式,32例鼻息肉摘除伴上颌窦根治,2例鼻腔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作改良柯—陆氏术式,1例鼻中隔多形性腺瘤摘除。对照组46例,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10~8…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RFA)治疗伴有鼻中隔偏曲的中-重度变应性鼻炎(PAR)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鼻中隔偏曲的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患者87例,根据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是否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治疗效果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差异.分析治疗前后VAS评分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相关关系.结果:两组手术后6个月和手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均低于手术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后6个月和手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1.55±0.41,0.74±0.14)低于对照组(2.28±0.32,1.33±0.21),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后治疗有效率(44例,93.62%)高于对照组(28例,7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手术后6个月和手术后12个月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低于手术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手术后6个月的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38±0.14)低于对照组(0.57±0.2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手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VAS评分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呈正相关.结论: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效果优于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  相似文献   
13.
刘强  皮文  陈登巨 《山东医药》2010,50(6):97-97
目的观察甲状软骨成形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的疗效。方法采用甲状软骨成形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24例。结果术后患者声嘶、误吸、呛咳和发声时漏气等症状立即改善。随访1~7a,无复发。结论甲状软骨成形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皮文  于长华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3):2820-2822
目的 观察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近期临床疗效及急性反应.方法 将124例初发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放疗组和IMRT组.IMRT组在CT融合图像上逐层勾划靶区,将靶区分成肿瘤靶区(GTV)、临床靶区(CTV)和计划靶区(P1V),分7个等角度共面野静态IMRT照射,1次/d,5次/周,共28次,其中GTV每次2.5Gy;CTV1每次2.2Gy,CTV2每次2.0Gy.放疗结束3个月后评价其疗效.结果 IMRT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放疗组,而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放疗组的急性放射反应明显高IMR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咽癌的IMRT近期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放疗方法,急性反应低.  相似文献   
15.
1资料患者,男,48岁。于2009年8月诊断颈段食管鳞癌(见图1),行三维适形根治性放疗,照射总量64Gy/32次,同步DF方案化疗2周期,放疗后复查病灶消退。放疗后未做进一步治疗。2010年2月患者出现进食不畅,症状进行性加重,流质进食也很困难。胃镜检查食管入口见肿瘤阻塞,管腔缩窄,取病理检查为鳞癌。上消化道造影见颈段食管明显  相似文献   
16.
儿童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异物吸入气管支气管的儿童随时有生命危险,因此应尽可能及时明确诊断和处理,但临床上常常因某种原因而延误诊断和处理,使患儿产生并发症乃至造成生命危险。作者就本科1996年元月至1997年12月收住院抢救治疗资料完整的178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合文献复习,对延误诊断和处理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儿178例,男121例,女57例。年龄8个月~13岁,平均2.26岁。7岁以下患儿158例(占88.8%),其中3岁以下患儿92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喉癌术后患者咽瘘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00年3月至2002年3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20例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喉癌患者是否并发咽瘘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收集到的临床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喉癌患者并发咽瘘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120例患者中,有10例并发咽瘘,发生率为8.33%.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喉癌患者术后感染是喉癌患者并发咽瘘的危险因素,而部分切除手术方式和口腔冲洗是并发咽瘘的保护因素.结论 喉癌患者术后并发咽瘘较常见,尽可能的采用部分切除手术方式,加强术后感染的预防和做好口腔冲洗工作,预防术后并发咽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放疗效果不佳的颈段食管癌行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放疗效果不佳的10例颈段食管癌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患者接受全食管拨脱、全喉切除胃咽吻合术:3例患者行胸颈腹三切口全食管全喉切除胃咽吻合术。术后病理证实均为鳞状细胞癌,其中高分化7例,中分化2例。低分化1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经6-56个月的随访.死亡6例.生活质量较为满意。结论全食管全喉切除胃咽吻合术可用以治疗放疗效果不佳的颈段食管癌。  相似文献   
19.
皮文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4):3785-3786
目的探讨腺样体与扁桃体联合切除术治疗儿童鼾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12例鼾症患儿实施腺样体与扁桃体联合切除术,观察患儿手术前、后多导睡眠监测(PSG)指标、血气指标及血生长激素的变化。结果手术治疗后,患儿PSG监测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均较手术前明显改善(均P〈0.01),术后GH明显增高(P〈0.05),且在术后1个月时即增高到正常水平。结论腺样体与扁桃体联合切除术对儿童鼾症的疗效确切,可减轻疾病对患儿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