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94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18篇
  4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经跗骨窦入路跟骨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黄晖  庄小强  白宇  陆生林  方旭 《中国骨伤》2013,26(11):893-896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入路、跟骨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采用经跗骨窦入路小切口切开复位、跟骨锁定钢板置于皮外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12例(13足),其中男10例,女2例;年龄25~48岁,平均35岁。骨折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7足,Ⅲ型6足。比较手术前后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并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10个月。术后无切口皮肤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个月。BiJhler角由术前(11.19±5.69)°提高至术后(30.13±7.52)°:Gissane角由术前(108.31±10.35)°提高至术后(118.99±8.94)°。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优8足,良3足,可2足。结论:经跗骨窦入路、跟骨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复位效果确切,固定牢固,可早期手术,手术损伤小,并发症少,是治疗SandersII、III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比较不同椎板减压范围对脊柱动态内固定BioFlex系统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利用Mimics 10.01三维重建软件建立正常L3~L5几何模型并利用ProE逆向工程软件建立BioFlex系统几何模型,按临床术式进行组装并导入ANSYS Workbench 14.0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前处理建立四种L3~L5三维有限元模型:完整状态L3~L5模型(INT组),L4-L5椎板减压+1/2关节突切除+Bioflex模型(MF-BF组),L4-L5椎板减压+全关节突切除+Bioflex模型(TF-BF组),L4-L5椎板减压+髓核摘除+Bioflex模型(D-BF组);在各模型L3椎体的上表面以及上关节突的关节面轴向予1200N载荷和8Nm、8Nm、6Nm、4Nm力矩下模拟人体腰椎正常生理轴向载荷、前屈、后伸、侧弯和扭转,L5椎体的下表面及下关节突表面各节点六个方向自由度完全固定。测量各模型固定节段和邻近节段的活动度以及邻近节段的髓核间应力与关节突应力,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椎板减压并置入动态内固定Bioflex系统后,脊柱固定节段的活动度各减压组较INT组明显减小(P<0.05),其中TF-BF组前屈活动度减小幅度最大达77.2%,MF-BF组后伸、侧弯、旋转活动度减小幅度最大分别达37.4%、67.2%、83.1%;邻近节段的活动度各减压组较INT组增大(P<0.05),其中MF-BF组前屈活动度增大幅度最大达22.9%,TF-BF组后伸、侧弯活动度增大幅度最大分别达18.2%、32.1%,DF-BF组旋转活动度增大幅度最大达13.8%。不同状态下固定节段及邻近节段活动度MF-BF组、TF-BF组及D-BF组间波动幅度不大,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邻近节段关节突应力及髓核间应力各减压组较INT组明显增大(P<0.05),其中TF-BF组关节突应力在后伸、旋转活动时增大幅度最大分别达81.6%、77.3%,DF-BF组关节突应力在侧弯活动时增大幅度最大达60.5%,DF-BF组髓核间应力在前屈活动时增大幅度最大达46.6%,MF-BF组髓核间应力在后伸、侧弯、旋转活动时增大幅度最大分别达11.8%、63.5%、51.3%;邻近节段的关节突应力与髓核间应力在不同状态下各减压组间波动幅度不大,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置入BioFlex系统后脊柱固定节段的活动度明显减小,邻近节段的活动度增大,固定与邻近节段活动度不随椎板减压范围的改变而明显改变;邻近节段关节突应力及髓核间应力明显增大,其大小不随椎板减压节段范围的改变而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3.
14.
CDP-c、硫酸镁联用对大鼠短暂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胞二磷胆碱(CDP-c)、硫酸镁联用对大鼠试验性短暂局灶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法制作短暂性(90min)局部脑缺血模型,观察CDP-c、硫酸镁单用及不同剂量联用7d后,Caspase-3阳性细胞数、神经功能缺损及脑梗死体积的变化.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CDP-c、硫酸镁单用及两药联用组脑梗死体积较小,Caspase-3表达细胞数较少,并有统计学意义.两药联用组脑梗死体积均比单用组小,Caspase-3表达细胞数亦较两药单用组少(P<0.05).两药联用组相比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 CDP-c和硫酸镁单用对试验性短暂脑缺血模型可能具有神经保护作用.CDP-c与硫酸镁合用对短暂性试验性局灶脑缺血的神经保护可能有协同作用,并且可以减少各药的用量.  相似文献   
15.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desmoplastic small round cell tumor,DSRCT)是罕见的软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1991年被正式命名,发病率低,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总体预后较差。DSRCT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故确诊困难,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发生转移。DSRCT主要好发于青年男性,常累及腹腔和盆腔。精索区DSRCT极为罕见,现报道1例误诊为腹股沟斜疝的精索DSRC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采集新鲜猪股骨干不同骨质层和骨段的钻削进给力数据,为骨科虚拟现实手术系统钻削力反馈信号的输出提供依据。方法 改装万能材料试验机和手持可调速电钻(Φ5.0 mm钻头),构建生物骨骼钻削性能参数采集系统,分别以转速n =500,800,1 200 r/min和进给速度v =30,50,70 mm/min采集6具新鲜成熟猪股骨干162个标记点的钻削进给力f,分析其与相应组织和部位的关系。结果 新鲜猪股骨干同一标记点双侧骨皮质处进给力最大(fmax=103.63~142.59 N),髓腔处最小(接近于0),股骨干中段进给力(f4,5,6=124.69N)较两端(f1,2,3,7,8,9=121.84 N)大;当v =30 mm/min、n =1 200 r/min时,钻削进给力最小(fmin=106.04 N);当v = 70 mm/min、n =500 r/min时,钻削进给力最大(fmax=139.84 N)。结论 改装的生物骨骼切削性能参数采集系统能有效采集生物骨骼的钻削进给力数据;骨骼钻削进给力与骨质的组织结构、电钻转速及进给速度有密切关系,其中骨质结构越密、电钻转速越小、进给速度越大,骨骼钻削进给力越大,反之越小。实验所获得新鲜猪股骨干钻削进给力数据及其变化趋势,可为虚拟骨科手术系统力反馈输出信号设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顺铂诱导的自噬在口腔鳞癌Tca83细胞中的作用。方法:利用顺铂作用于口腔鳞癌Tca83细胞,不同时间后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的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胞浆中自噬体的形成情况,Annexin V-FITC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顺铂作用于Tca83细胞2h即可出现明显的自噬性变化。细胞凋亡率随顺铂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结论:顺铂可以诱导口腔鳞癌Tca83细胞发生自噬,过度激活的自噬作为细胞的一种死亡程序,可以与凋亡一起促进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骨折术后骨痂愈合过程及其血运的变化,探讨早期预测骨折愈合趋势及预后。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9例骨折患者在内固定术后第1、2、3、4、9周及第15周内依次观察患者骨折骨痂形成的声像特征及其血运情况,并与X线摄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X线检查难于显示的血肿机化期,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清晰显示;在原始骨痂形成期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早于X线。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骨折端骨痂愈合的过程及其血运的变化,能早期预测骨折愈合的趋势和预后。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