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加味升降散对过敏性哮喘豚鼠黏膜sIgA免疫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加味升降散对过敏性哮喘豚鼠黏膜sIgA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豚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加味升降散组。以卵白蛋白致敏激发豚鼠制作过敏性哮喘模型,正常组、模型组以生理盐水灌胃,其余两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采用ELISA法检测BALF中sIgA含量。结果 模型组豚鼠BALF中sIgA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增高;与模型组比较,加味升降散组和地塞米松组BALF中sIgA水平显著下降。结论 IgA可通过介导嗜酸粒细胞激活和脱颗粒参与过敏性哮喘的病理过程。加味升降散对哮喘豚鼠肺内黏膜sIgA高免疫状态有下调作用,可能是其治疗过敏性哮喘的免疫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颅内动脉瘤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后迟发性支架移位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并发症, 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较少。本文报道1例大型未破裂颅内动脉瘤患儿置入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术后5个月复查发现支架近端移位至动脉瘤内, 遂即予以闭塞载瘤动脉, 术后无手术相关并发症。3个月随访显示, 患儿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观察上颌动脉翼状肌段的解剖特点,探讨上颌动脉显露技术在脑血管搭桥术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新鲜成人完整尸头标本12具,其中女3具、男9具,年龄50~80岁(平均64岁)。尸头标本经乳胶灌注后,采用翼点入路,切除颧弓,显露上颌动脉翼状肌段。观察记录两侧上颌动脉走行的特点、与翼外肌的位置关系,测量上颌动脉翼状肌段到颞下嵴的间距。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10月—2021年4月收治的2例脑血管搭桥患者的临床资料。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62、38岁。1例患者诊断为基底动脉冗扩合并动脉瘤,一期行优势侧椎动脉介入闭塞术,二期行上颌动脉-桡动脉-小脑上动脉搭桥术;另1例患者诊断为脑梗死、前床突脑膜瘤、左侧颈内动脉末端重度狭窄,行上颌动脉-桡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脑膜瘤切除术。2例患者均经翼点入路、切除颧弓显露上颌动脉,完成血管搭桥手术。观察术后桥血管通畅情况,以及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状态。结果 (1)尸头标本12具均成功暴露了两侧上颌动脉的翼状肌段,未发生颅神经损伤。上颌动脉经翼外肌外侧走行17侧,其翼状肌段到颞下嵴的长度为8.2~18.4(13.2±4.2)mm ;上颌动脉经翼外肌内侧走行7侧,其翼腭窝段均较短,无法上提至颞下嵴,故未记录其可游离长度。(2)2例患者均成功显露上颌动脉的翼状肌段,顺利完成脑血管搭桥手术。病例1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状态稳定;术后3个月复查头颅CT血管成像(CTA),见桥血管通畅、基底动脉动脉瘤大小无明显变化。病例2术后左上肢肌力由术前2级下降至0级;术后3个月电话随访无再发脑缺血症状,患肢肌力恢复到4级,CTA显示桥血管闭塞。结论 翼点联合颧弓切除术可安全有效地显露上颌动脉翼状肌段。翼外肌外侧走行的上颌动脉相对长且表浅,是实施脑血管搭桥术的一种较好的供体血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