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2篇
  免费   107篇
  国内免费   170篇
耳鼻咽喉   24篇
儿科学   26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63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83篇
内科学   139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1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389篇
综合类   730篇
预防医学   295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44篇
  1篇
中国医学   261篇
肿瘤学   81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03篇
  2006年   115篇
  2005年   165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08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71篇
  1992年   81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4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7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9篇
  1964年   7篇
  1962年   5篇
  1961年   13篇
  1959年   4篇
  1956年   4篇
  1954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目的 在同种异体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中 ,探讨TLSFJM对急性移植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F344大鼠作为心脏移植受体 ,以LOU/CN大鼠作为心脏移植供体 ,建立大鼠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受体大鼠分为 3组 ,于移植前后分别施以RPMI16 4 0、CsA或TLSFJM。每天观察移植心脏跳动情况 ,并于停跳当天或之前解剖观察。分别取供体大鼠脾细胞作为刺激细胞 ,取受体大鼠脾细胞作为反应细胞 ,进行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果 TLSFJM可明显延长大鼠异位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 :RPMI16 4 0对照组移植心脏的存活期全部为 6d ,TLSFJM治疗组最长均可存活 2 7d ,高剂量 (15mg/kg·d)CsA治疗组存活期超过 2 7d。TLSFJM治疗组大鼠脾细胞增殖的cpm值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TLSFJM具有良好的抗急性移植排斥反应作用。TLSFJM对同种异体抗原诱导T细胞增殖的明显抑制 ,可能是其发挥免疫抑制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2.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PHA、SEB(葡萄球菌肠毒素B)、A23187、TPA均有不同程度诱导人胚胸腺细胞活化和增殖作用;TPA单独诱导作用较弱,但加入低浓度rHuIL-2可显著地促进其诱导增殖作用。而加入rHuIL-1则无促进作用;PHA和TPA间在诱导人胚胸腺细胞增殖中有很强的协同效应,而A23187对PHA诱导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TPA诱导的增殖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不同(20~36)周龄人胚胸腺细胞对上述刺激剂的反应结果基本一致。此结果对于了解人胚胸腺发育与胸腺细胞功能以及对于完善人胚胸腺细胞活化途径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3.
人CD226基因SNP和启动子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人CD226(PTA1)启动子及其5‘上游调控序列。方法 应用计算机软件预测启动子序列,并分析人CD226基因5‘上游调控序列以及通过RT-PCR的方法研究开放读框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 CD226基因在-375bp处和-130bp处可能有两个启动子,含有AP-1,Ets-1,Spl,P300,PU.1,PEA3等转录因子结合序列,在编码胞浆区的序列中存在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结论 CD226基因表达受到多种转录因子和5‘端上游调控序列的调控。  相似文献   
74.
IL-12家族新成员及其在免疫应答中的重要调节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 IL-12)家族成员IL-12、 IL-23、 IL-27三者及其各自受体在结构上的相似性, 使得它们在发挥调节NK细胞活性、 T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产生以及抗体类别转换等方面的功能相互重叠但又不完全相同.而2007年发现的该家族的另一新成员IL-35, 结构上虽与其他3个成员同源, 但却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 是一种主要由调节性T细胞(Treg)分泌的抑制性细胞因子.IL-12家族各成员以及同其他细胞因子之间存在着相互协同、相互拮抗的网络, 不仅在细胞内感染及炎症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而且与银屑病、多发性硬化症、 Crohn' s病等多种临床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IL-12家族相关生物制品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以及肿瘤的治疗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5.
在大鼠乙醇性胃粘膜损伤模型上,丹参提取物F 0.1ml/200g/min iv5分钟可明显降低胃粘膜伊文斯兰含量(P<0.01)和被单星蓝染色的面积(P<0.01)及胃粘膜损伤程度(P<0.01)。用TS-200组织光谱分析仪测定大鼠胃粘膜表层血液量和Hb氧饱和度,表明丹参提取物F可维持大鼠胃粘膜在60%乙醇(容积比)后血液量和Hb氧饱和度基本不变。结果提示:丹参提取物F有抗大鼠乙醇性胃粘膜损伤作  相似文献   
76.
17例颅内原发性肿瘤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例颅内原发性肿瘤材料取自脑外科手术标本。术中取材,常规光镜、扫描电镜(SEM)制样。每例均分别进行PTAH染色和抗GFAP、S—100蛋白、Vimentin免疫组化染色以明确诊断。17  相似文献   
77.
白细胞介素11基因治疗促进造血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11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功能的造血生长因子,体内体外实验均显示IL-11具有显著的造血促进作用。为了探讨IL-11基因治疗应用于造血功能低下疾病的可能性,构建了含人IL-11cDNA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并转染小鼠成纤维系NIH-3T3,经是筛选获得3株表达IL-11 转染细胞亚克隆。  相似文献   
78.
米力  金伯泉等 《现代免疫学》1991,11(6):374-375,373
培养液是细胞培养的基本要素,选择适当的培养液是人杂交瘤技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分析比较了三种商品化培养液RPMI1640、DMEM、IMDM对分泌人单抗杂交瘤细胞的培养效应,包括对维持细胞的活力、增殖、克隆效率及抗体分泌等参数的观察比较,发现RPMI1640对人-(人×鼠)杂交瘤细胞“87-3”与人-鼠杂交瘤“87-3”培养效应最佳,为首选培养液。  相似文献   
79.
抗Ig融合蛋白Fc段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9,他引:7  
目的:制备并鉴定抗Ig融合蛋白Fc段的单克隆抗体(mAb),建立用于检测Ig融合蛋白的夹心ELISA法和纯化Fc融合蛋白的亲和层析法。方法:以hBCMA—Ig融合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制备抗Fc段mAb,用ELISA等方法鉴定mAb的Ig亚类、表位以及种属特异性,建立用于检测Ig融合蛋白的夹心ELISA法;Western blot检测mAb对变性Ig融合蛋白的反应性。将mAb与Sepharose4B交联,制备亲和层析柱,对LAIR1-Ig融合蛋白进行纯化。结果:获得7株稳定分泌抗Fc段mAb的杂交瘤(FMUFcl-FMUFc7)。利用FMUFc4作为包被mAb,FMUFc5作为酶标记mAb,成功地建立了检测Ig融合蛋白的ELISA法,敏感度达到2μg/L;在7株mAb中,FMUFc6可用于Ig融合蛋白的western blot检测。用FMUFc 6mAb制备的亲和层析柱,可有效地纯化LAIRl—Ig融合蛋白。结论:成功地制备了抗Ig融合蛋白Fc段的mAb,建立了可用于Ig融合蛋白检测和纯化的方法,为Ig融合蛋白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在体外长期培养的人Te1和Tc2细胞系中的表达。方法将新鲜分离的PBMC在特定细胞因子及细胞因子抗体存在条件下,定向诱导为Ⅰ型和Ⅱ型T细胞系,用免疫荧光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分析鉴定,并以膜表面及胞内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在不同T细胞亚群的表达。结果①在Ⅰ型和Ⅱ型T细胞整体水平上,CXCR4的表达水平接近,CXCR3和CCR5的表达在Ⅰ型T细胞明显高于Ⅱ型T细胞,CCR3在2种T细胞系的表达水平均较低,但在Ⅱ型T细胞的表达略高于Ⅰ型T细胞;②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在Tc1和Tc2亚群细胞的表达与上述结果类似,即CXCR的表达水平接近,CXCR3和CCR5的表达在Tc1高于Tc2,CCR3的表达水平较低,但在Tc2则略高于Tc1。结论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在Tc1和Tc2亚群的表达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