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3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背景:近年有研究表明纤维状β淀粉样蛋白能够促进细胞表面淀粉样前体蛋白在细胞外的积聚,导致神经损伤。目的:分析淀粉样前体蛋白信号通路在纤维状β淀粉样蛋白1~42诱导神经元损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孕17.0~18.0d SD大鼠皮质神经元,培养7d后加入0(正常对照),0.05,0.5,5mol/L纤维状β淀粉样蛋白1~42,孵育8h建立毒性损伤模型,采用生化方法检测神经元细胞培养上清中的Calcein释放,分别用免疫荧光双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淀粉样前体蛋白和Fe65的表达。结果与结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加入不同浓度纤维状β淀粉样蛋白1~42诱导损伤8h后,神经元培养上清中Calcein释放增加(P<0.05或P<0.01),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方法分别检测到淀粉样前体蛋白和Fe65的表达及共定位增加。说明纤维状β淀粉样蛋白1~42可诱导原代培养皮质神经元的毒性损伤,淀粉样前体蛋白-Fe65信号通路可能是其损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2.
申定珠 《国医论坛》2003,18(6):18-19
祖国医学认为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疾病是人体正气同病邪斗争的过程 ,在正气同病邪这一对矛盾中 ,正气的强弱始终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转归。而脾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脾的功能健旺 ,则人体健康 ,故一代宗师张仲景有“四季脾旺不受邪 ,即勿补之”之说。张仲景这一重脾胃思想在中医学术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亦充分说明了“脾”与人体防卫功能之间的关系。1 脾的相关生理病理脾位居中焦 ,在膈之下 ,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脾和胃同属于消化系统的脏器 ,主中州而灌溉四旁 ,机体的消化运动 ,主要依赖脾和胃的…  相似文献   
2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多数患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老年人为COVID-19的易感人群,亦是此次疫情危重症及死亡病例的高发人群,且预后较差。基于老年人五脏亏虚、脾肾尤甚的生理特点,拟初步探讨从脾肾论治老年人COVID-19的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观察胃溃疡复发大鼠胃组织的炎症反应、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mRNA及其蛋白表达和健胃愈疡颗粒的干预作用。方法 先后复制大鼠乙酸性胃溃疡及其复发模型,设假手术组、模型组、奥美拉唑组、健胃愈疡组。观察各组大鼠胃组织慢性炎症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NF-κB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 灌胃16天和92天时,模型组大鼠胃组织慢性炎症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NF-κB 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1),健胃愈疡组慢性炎症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NF-κB 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与奥美拉唑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NF-κB mRNA及其蛋白表达均分别与慢性炎症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密切相关(P〈0.01)。结论 NF-κB可能在调节大鼠乙酸性胃溃疡愈合及其复发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健胃愈疡颗粒可能通过抑制胃组织NF-κB的活化和表达抑制炎症反应,这可能是其抗溃疡复发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IL-23在缓解期类固醇激素依赖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组织中表达的病理意义.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分析及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5例缓解期激素依赖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修复区结肠组织IL-23的蛋白表达情况,予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并以30例缓解期的一般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5例SASP维持治疗,15例强的松维持治疗)炎症修复区结肠组织及10例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为对照组.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ASP维持治疗及强的松维持治疗缓解期一般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修复区结肠组织IL-23的蛋白表达均轻度升高(P>0.05),而缓解期激素依赖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修复区结肠组织IL-23的蛋白表达显著高于一般溃疡性结肠炎组(P<0.01).结论 IL-23的过度表达可能在溃疡性结肠炎类固醇激素依赖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编制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评定量表,为该证提供有效的证候识别及疗效评定工具。方法:对2005-08/2006-07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128例进行肝阳上亢证自评量表测试,考核量表的信度、效度、反应度和可接受性。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患者98例,为肝阳上亢组;肝肾阴虚患者30例,为肝肾阴虚组。此表根据心理学评定量表及WHO生活质量量表的研究方法,参考相关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大样本流调资料的回顾、专家讨论、条目分析及经验性筛选等方法建立,各条目按其等级指标依次计0~4分,绝大多数条目采用5级评分方法个别难以细分的条目采用3~4级评分法。根据WHO推荐的筛选条目的标准及有关条目筛选方法,以实测数据采用以下6种方法进行联合筛选:①变异度法。②t检验法。③反应度分析。④相关系数法。⑤因子分析法。⑥克朗巴赫α系数法。结果:参与者128例均进入结果分析。编制出由阳亢、阴虚2个维度共14个条目组成的肝阳上亢证自评量表。①量表的信度:阳亢纬度、阴虚纬度及总量表的复本信度系数分别为0.973、0.952和0.976,分半信度系数分别为0.8588、0.7823和0.8632,克朗巴赫α系数分别为0.8992、0.8123和0.8925。②量表的结构效度和区分效度:因子分析提取2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6.121%,量表结构与理论构想相符。肝阳上亢组与肝肾阴虚组的量表测试结果间有极显著性差异(t=12.858,P<0.001)。③量表的反应度:30例肝阳上亢患者治疗前后的量表评测结果间有极显著性差异(t=14.630,P<0.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评定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可用于该证的证候识别和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27.
[目的]通过胃溃疡(GU)复发大鼠胃组织蛋白质差异显示及健胃愈疡颗粒(JWYY)干预,寻找JWYY抗GU复发的相关蛋白。[方法]采用乙酸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复制GU复发动物模型,分别于造模后第8、16、92天,对大鼠GU复发过程进行动态观察,并同时给予JWYY干预,收集各时间点大鼠胃组织,提取胃组织总蛋白质,分别进行双向凝胶电泳(2-DE)分离I、mage Scanner扫描、PDQuest行差异蛋白质分析、凝胶考染,显示差异蛋白质。[结果]模型复发组大鼠出现生命活动整体反应(如体重、活动度等)下降;在各组考染凝胶图谱上,可辨识的蛋白质斑点达900-1 300个;与模型复发组相比,JWYY干预后,其蛋白质表达在不同时间点均有差异。[结论]JWYY抗GU复发的作用机制是多方面的,其干预作用与多种蛋白质相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筛选胃溃疡复发相关的蛋白质,进一步揭示胃溃疡复发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乙酸制备胃溃疡模型,并用IL-1β诱导复发.采用二维凝胶电泳(2-DE)技术分离胃溃疡复发大鼠胃溃疡处组织及正常大鼠相应处胃组织的总蛋白质,图像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得到相应的肽质量指纹图(PMF),搜索数据库鉴定蛋白质.结果:获得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的胃溃疡复发大鼠和正常大鼠胃组织的2-DE图谱,质谱分析共鉴定了12个差异蛋白质点,其中7个表达上调,含热休克蛋白27(HSP27)、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L-乳酸脱氢酶轻链、磷酸甘油醛脱氢酶、血红蛋白β链、过氧化物酶2、过氧化物酶1;5个表达下调,含膜联蛋白A2、热休克蛋白60、氯离子通道蛋白1、黏着斑蛋白、凝溶胶蛋白.随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差异蛋白质HSP27和GRP78在两类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胃溃疡复发组HSP27和GRP78阳性细胞百分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HSP27:27.90%±5.34% vs 22.10%3.67%,P<0.05;GRP78:43.00%±4.52% vs 26.30%±3.95%,P<0.01).结论:差异蛋白如HSP27和GRP78等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胃溃疡的复发过程,为揭示胃溃疡复发的机制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29.
基于《脾胃论》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中医药防治。认为《脾胃论》实由当时的汴京大疫催生而成,其中从内伤出发、重视扶正思想对防治疫病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脾胃论》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致病特点、临床特征、病理免疫等,认为该病的发生发展与脾胃虚弱、阴火刑肺密切相关,补脾胃、泻阴火可用于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相似文献   
30.
背景:近年有研究表明纤维状β淀粉样蛋白能够促进细胞表面淀粉样前体蛋白在细胞外的积聚,导致神经损伤。 目的:分析淀粉样前体蛋白信号通路在纤维状β淀粉样蛋白1~42诱导神经元损伤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孕17.0~18.0 d SD大鼠皮质神经元,培养7 d后加入0(正常对照),0.05,0.5,5 mol/L纤维状β淀粉样蛋白1~42,孵育8 h建立毒性损伤模型,采用生化方法检测神经元细胞培养上清中的Calcein释放,分别用免疫荧光双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淀粉样前体蛋白和Fe65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加入不同浓度纤维状β淀粉样蛋白1~42诱导损伤8 h后,神经元培养上清中Calcein释放增加(P < 0.05或P < 0.01),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荧光方法分别检测到淀粉样前体蛋白和Fe65的表达及共定位增加。说明纤维状β淀粉样蛋白1~42可诱导原代培养皮质神经元的毒性损伤,淀粉样前体蛋白-Fe65信号通路可能是其损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