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00篇 |
免费 | 139篇 |
国内免费 | 13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6篇 |
儿科学 | 20篇 |
妇产科学 | 20篇 |
基础医学 | 115篇 |
口腔科学 | 47篇 |
临床医学 | 397篇 |
内科学 | 206篇 |
皮肤病学 | 29篇 |
神经病学 | 65篇 |
特种医学 | 167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7篇 |
外科学 | 160篇 |
综合类 | 875篇 |
预防医学 | 446篇 |
眼科学 | 75篇 |
药学 | 382篇 |
4篇 | |
中国医学 | 332篇 |
肿瘤学 | 10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75篇 |
2022年 | 70篇 |
2021年 | 102篇 |
2020年 | 78篇 |
2019年 | 74篇 |
2018年 | 77篇 |
2017年 | 38篇 |
2016年 | 37篇 |
2015年 | 37篇 |
2014年 | 125篇 |
2013年 | 106篇 |
2012年 | 132篇 |
2011年 | 175篇 |
2010年 | 174篇 |
2009年 | 167篇 |
2008年 | 144篇 |
2007年 | 155篇 |
2006年 | 147篇 |
2005年 | 123篇 |
2004年 | 127篇 |
2003年 | 115篇 |
2002年 | 109篇 |
2001年 | 276篇 |
2000年 | 191篇 |
1999年 | 145篇 |
1998年 | 83篇 |
1997年 | 65篇 |
1996年 | 46篇 |
1995年 | 42篇 |
1994年 | 36篇 |
1993年 | 34篇 |
1992年 | 18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16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与前列腺增生(BPH)病理生理变化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例正常和30例有膀胱出口梗阻的BPH患者膀胱和前列腺组织中iNOS的表达。结果:BPH组前列腺组织中iNOS呈阳性染色,主要分布于前列腺的上皮细胞及上皮下组织中,间质平滑肌组织中均为阴性;对照组的膀胱壁、膀胱颈部和前列腺组织中均无iNOS阳性染色。结论:iNOS仅在BPH患者前列腺组织中有特异性表达,提示它参与了前列腺增生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32.
手部恶性腱鞘巨细胞瘤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恶性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及临床转归.方法 1991年1月至2001年12月对我院诊断的10例恶性腱鞘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复习患者HE切片及X线片,对石蜡包埋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流式细胞检测.结果 10例患者中3例证实为其他类型肉瘤.其余7例患者中仅有1例临床表现出明显的恶性行为:多次复发,最后出现肺部转移死亡,此患者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符合腱鞘巨细胞瘤的免疫表型,流式细胞检测显示异倍体;其余6例患者组织病理表现显示为恶变,其中4例有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符合腱鞘巨细胞瘤的免疫特征,流式细胞检测显示1例DNA倍体类型为异倍体类型,3例为二倍体,S期细胞百分比分别为4.5%,11.6%和2.6%.对其肿物切除和扩大切除后,未经化疗和放疗,随访1.5~7.5年,平均4.5年,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 恶性腱鞘巨细胞瘤极为罕见,一些患者预后极差.但一些组织病理表现恶性的腱鞘巨细胞瘤,如能彻底切除,仍有较好的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33.
例1 女,48岁,经CT(图1)、核磁共振(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纵隔肿瘤伴上腔综合征。术前血压正常,左、右颈内静脉压分别为22、27cmH2O(1cmH2O=0.098kPa)。2005年6月手术。术中经股静脉输液。选18min PIFE血管,制成“Y”形血管。全身肝素化后(1mg/kg),行人工血管、右心耳吻合。阻断左无名静脉远端,左颈内静脉压43cmH2O,人工血管、左无名静脉吻合并开放后,静脉压18~21cmH2O。[第一段] 相似文献
34.
35.
自2003年3月起,我们采用肩胛部超比例筋膜皮瓣治疗腋窝瘢痕挛缩1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6.
耻骨支应力性骨折的X线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耻骨支应力性骨折的X线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耻骨支应力性骨折的X线表现。男18例,女48例,年龄18-21岁。其中55例为参加入伍基础训练的新兵,11例为参加高强度正步训练的老兵。结果 单纯耻骨下支骨折62例,其中右侧26例、左侧30例、双侧6例,同侧耻骨上下支双骨折4例。3例发病2周内X线检查为阴性;66例4周至8个月X线检查有明显的透亮骨折线(34例)或(和)致密骨痂(65例)。结论 X线检查是本病首选的影像手段,大多数病例根据X线表现及临床资料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探讨局部肺循环临时阻断在复杂肺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技术细节。方法接受局部肺循环临时阻断条件下的肺切除手术24例,12例接受支气管、肺动脉、静脉联合成形术,其中4例为支气管肺动脉“双袖”成形术;10例肺动脉成形或同时联合肺静脉成形(其中1例联合左心房成形术);2例单纯肺动脉、静脉阻断切除肺叶或全肺。在“双袖”成形术中采用左房血反流氧合残肺。结果术后30 d内死亡2例,死亡原因分别为右全肺切除术后呼吸衰竭和肺动脉成形术后急性肺动脉栓塞。4例接受“双袖”成形术的患者术后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残肺水肿,术后14-18 d完全恢复。发生脓胸1例(4.2%),肺炎6例(25.0%),漏气3例(12.5%)。Ⅰ-Ⅱ期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6个月,ⅢA期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8个月。结论局部肺循环临时阻断在复杂肺切除术中的应用能降低术中风险,简化操作程序,达到最大限度保留健康肺组织和最大限度切除癌肿的目的,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早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联合集束化干预治疗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并发脓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0例SCAP并发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5)。对照组采取集束化干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早期CRRT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症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 α、降钙素原(PCT)、C 反应蛋白(CRP)]水平、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及免疫功能指标[外周血CD4+/CD8+比值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浓度]变化与相关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变化。并统计两组临床结局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治疗后,两组TNF α、PCT及CRP浓度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均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SOD水平显著升高,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均P<0.05)。两组治疗后外周血CD4+/CD8+比值和血清IgA、Ig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增高更显著(均P<0.05)。治疗后,两组APACHE Ⅱ评分与SOFA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入住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在28天病死率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CRRT联合集束化干预治疗SCAP并发脓毒症,能够明显减轻患者体内过度的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40.
恢复期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临床治疗继早期、进展期、危重期之后的第4个阶段。该阶段的康复治疗对本次新冠肺炎后期疫情的防治和防控都具有重大意义。依托2020年四川省科技厅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科技攻关应急项目,本方案将给予健康指导和龟息调肺功法康复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试验组给予基础治疗+口服参苓白术散+外用灸法,分别在第0天、2周、12周、24周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血常规、血生化、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和胸部CT检查及对患者密切接触者健康状况进行观察。该方案已通过伦理审查及临床试验注册,希望为新冠肺炎恢复期治疗提供高级别的证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