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6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73篇
预防医学   74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52篇
  3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张炜  田青 《中外医疗》2013,(27):58-58,60
目的观察Bio-oss Collagen骨胶原在同期植入种植体的上颌窦内提升临床使用,探讨其在种植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总结该院2010年3月—2013年3月3年间采用上颌后牙区上颌窦内提升,植入Bio-oss collenge骨胶原,同时放入种植体13枚,平均观察1.5年。结果所有病例上颌窦内膜无穿孔,种植体植入6个月后,X线片显示植入的Bio-oss collenge骨胶原质均已改建形成新骨,植入的种植体与Bio-oss collenge骨胶原质改建形成的新骨都已形成良好的骨结合。结论在上颌后牙区进行上颌窦内提升中放置Bio-oss collenge骨胶原,同期植入种植体,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是一种可靠的种植技术。  相似文献   
82.
报告安宫牛黄丸救治重型一氧化碳中毒1例。早期高压氧治疗为主,辅以西药对症治疗,加安宫牛黄丸2丸/d,分次鼻饲以促醒。5d后停止高压氧治疗,继续安宫牛黄丸2粒/d鼻饲。9d后,安宫牛黄丸2粒/d鼻饲。16d后停用安宫牛黄丸。出院半年后随访,未出现迟发性脑病。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B、E(ApoB、ApoE)基因及血管紧张素原基因(AGT)多态性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分析89例CHD患者和78例非CHD患者的ApoBXbaI、ApoEl12/158及AGTM235T基因多态性及等位基因频率。结果CHD组ApoBXbaI、ApoEl12/158及AGTM235T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的Apo BXba I的X^+ X^+基因型及等位基因X’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E112/158的ε^4/、ε^4/4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CHD组AGT—TT基因型频率及T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oBXbaI、ApoEll2/158和AGTM235T的基因多态性可能是中国人CHD的危险因素。ApoB Xba I等位基因X^+;ApoE112/158的等位基因ε^4和AGT M235T基因的T等位基因是CHD的重要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产前应用地塞米松预防早产儿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早产儿92例,根据孕妇产前是否给予地塞米松分为:观察组即给予地塞米松组42例,对照组未给予地塞米松组50例,比较两组临床总体疗效,早产儿RDS发生情况,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CPAP)使用率及时间和死亡情况.结果 地塞米松组与对照组比较,RDS发生率、CPAP应用率及应用时间均下降,P<0.05.地塞米松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0%,地塞米松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前应用地塞米松是预防早产儿发生RDS的有效方法,且能降低CPAP的临床应用及早产儿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分析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24h内血清内质网应激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12)表达的因素。方法:纳入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患者67例临床资料,根据caspase-12酶活性表达水平,取中位数38.14mu/ml,将患者分为38.14mu/ml组(低表达组,33例)和≥38.14mu/ml组(高表达组,34例)。收集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实验室检验资料和影像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及相关性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三酰甘油(TG)、谷氨酰转移酶(GGT)及尿酸(UA)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Hcy(OR:1.258,95%CI:1.079~1.466,P0.01)和UA(OR:1.008,95%CI:1.001~1.015,P0.05)是caspase-12酶活性表达的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caspase-12酶活性表达水平与LDL-C、Hcy、TG及UA呈正相关性(r=0.330、0.451、0.249及0.293,均P0.05),与GGT呈负相关性(r=-0.305,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导致的内质网应激中,血清Hcy和UA与caspase-12酶活性表达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6.
本文从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动物模型、生化机制方面,综述探讨了其与中医阳气亏虚证的相似性,认为抑郁症的中医学本质属阳气亏虚,而阳气亏虚的脏腑病位主要在肝、肾、脾.  相似文献   
87.
目的:对宫外生长迟缓(EUGR)早产儿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相关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6月-2010年6月236例早产儿在治愈出院时出现宫外生长迟缓[小于胎龄(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SGA)]者与未发生宫外生长迟缓[适/大于胎龄(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AGA/large for gestational age,LGA)]者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包括出生体重、胎龄、性别、住院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的时间、出院时体重与出院时纠正胎龄的关系、热量及蛋白质供给、合并症情况等。结果:EUGR发生率为64.83%(153/236例),出生体重及胎龄对早产儿早期的营养状况有影响,出院时EUGR组其出生体重及胎龄明显小于适于胎龄组(AGA,P>0.05)。EUGR组并发肺透明膜病、高胆红素血症、先天性心脏病、脑室内出血、贫血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氨基酸及脂肪乳的合理供给、并发喂养不耐受、动脉导管未闭、呼吸机辅助呼吸、感染、高血糖、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呼吸暂停,小于胎龄儿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出生体重、胎龄越低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往往由于并发症等原因更易导致热量供给不足,从而造成宫外发育迟缓。积极、适宜的静脉营养策略及综合治疗早产儿的并发症是预防发生EUGR的重要措施,对生存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病因。方法:对2004年11月1日-2009年10月31日在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的2 306例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96%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明确,常见病因依次为:感染460例(19.95%)、ABO溶血症327例(14.18%)、母乳性黄疸286例(12.40%)、头颅血肿118例(5.12%)、多种病因115例(4.99%)、G-6-PD缺乏症101例(4.38%)等;36.04%原因不明。结论:感染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首要原因,其中以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败血症最常见,目前感染还是新生儿期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容忽视。ABO溶血症是第2位常见病因。G-6-PD缺乏症在深圳地区较常见,新生儿期发病的基本为男性。  相似文献   
89.
90.
目的饮食结构指消费者所消费的食物种类和数量,而人类营养级(human trophic level,HTL)是反映复杂饮食结构的量化指标,本文利用HTL的概念揭示不同群体食品摄入变化的规律。方法本研究利用统计数据分别计算城乡居民的HTL,进而通过HTL的变化来研究城乡居民食品消费上的差异。结果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营养级从1995到2012年均呈现增长的态势,但是城乡差异仍然很大。农村居民的营养级从1995年的2.06增长到2012年的2.13,但是仍低于城镇居民1995年的2.18。进一步比较城乡居民5类食品的营养级贡献率,肉蛋奶贡献率的上升是导致二者营养级上升的主要原因,但是城镇居民肉蛋奶的贡献率上升比农村居民更为明显。居民收入和食品类支出同营养级的增长密切相关,当营养级达到2.25时,营养级逐步保持稳定,饮食结构呈现一种稳定的状态。同时,营养级的时间变化能够体现禽流感等食品安全问题对饮食结构的影响。结论人类营养级计算方便、易于理解,可以较为全面地反应居民饮食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