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0篇
内科学   6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173篇
预防医学   74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52篇
  3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妇女产后随访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妇女产后发生糖代谢异常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998年2月至2005年2月7年间威海市妇女儿童医院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妇女446例在产后6~8周进行首次检查,正常者以后每年检查1次,观察项目包括血糖、血脂、体重、血压等.结果 产后6~8周检查中,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异常检出率43.27%,与OGTT正常者比较,二者2型糖尿病家族史(T2DM)率、不良孕产史率、诊断孕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年间糖耐量异常情况检查中,OGTT异常发生率逐年增高,与OGTT正常者比较,二者2型糖尿病家族史率、高龄率、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耐量异常的妇女产后6~8周应再次行糖耐量检查;如无异常及高危因素,产后3年内可免于检查;产后4年开始应进行血糖检查,至少每2年1次;有高危因素者或发现IGT(糖耐量减低)者应每年检查1次.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中低度近视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后的疗效差异,提高PRK手术的可预测性。方法 回顾总结130例190眼随访半年以上的低中度近视性屈光不正的PRK手术资料,按等值球镜差距分为A、B、C、D4组,对其术前、后相关因素进行对比分析和探讨。结果 A、B组术后效果明显优于C、D组。结论 -4.00DS以下的低中度近视PRK治疗结果优于-4.00DS以上组。  相似文献   
33.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重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构建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模型,并以假手术实验大鼠(SOR)为对照,运用免疫组化法对CTGF、TGF-β1在左室心肌的分布及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用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CTGF mRNA、TGF-β1mRNA;并观察左室心肌胶原形态,检测胶原容积分数、血清I型前胶原羧基端前肽和胶原浓度。结果在同周龄RHR组CVF、PJP、Coll明显高于SOR组(P〈0.01);在同周龄RHR组左室心肌中的CTGF、TGFβ1表达和CTGF mRNA、TGFβ1mRNA较SOR组明显增强(P〈0.05);在RHR和SOR组左室心肌中的cTGF、TGF-β1表达12周大鼠明显高于6周大鼠(P〈0.05);相关分析表明,CTGF与CTGF mRNA(r=0.815,P〈0.01)、TGF-β1(,=0.626,P〈O.05)、CVF(r=0.742,P〈0.01)、Coll(r=0.793,P〈0.01)、PICP(r=0.675,P〈0.01)均呈正相关。结论CTGF参与了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34.
35.
临床治疗中,一些根尖周炎病例久治不愈,反复发作,临床称难治性根尖周炎。我们自1996年起用加甲硝唑的根管糊剂治疗此类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提高了临床治愈率。1 临床资料 1.1 资料来源 我们进行口腔门诊登记,随访复查病例486例,616个牙,其中男208例,女278例,年龄在17~69岁之间,磨牙224例,244个牙,  相似文献   
36.
本工作用家兔做急性实验发现:(1)侧脑室注射氯化钙(500微克/100微升),可使动脉血压显著降低,5、30、60分钟时分别降低10%、45%、60%。(2)侧脑室注射纳络酮(100微克/100微升)可部分翻转钙离子的降压效应。(3)侧脑室注射异搏停(250微克/100微升)也可抵消钙离子的降压效应。这些实验结果提示,中枢鸦片样物质对钙离子的降压效应具有一定作用;应用钙拮抗剂阻止钙内流或采取一切中枢降钙措施,可能有助于防治休克的低血压。  相似文献   
37.
CRT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5月~2009年4月植入CRT起搏器的患者8例,其中7例为窦性心律;1例为房颤。优化AV间期及/或VV间期等参数,随访10.1±8.9个月,观察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QRS波时限改变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二尖瓣返流及左/右心室不同步等心脏超声参数的变化。结果所有8例患者植入CRT起搏器后,心功能分级与LVEF提高,临床症状明显减轻,6分钟步行距离增加,QRS波时限、LVEDD及MR减少,左/右心室不同步明显改善,心衰平均住院时间减少约33%(p0.05);1例患者CRT植入后13个月发生VT/VF猝死。结论CRT可明显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对可能发生VT/VF的高危CHF患者,置入CRT(D)可预防心源性猝死。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疏血通针对未溶栓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83例无尿激酶溶栓适应证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疏血通治疗组和血塞通对照组,在心肌梗死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分别加用疏血通针8mL或血塞通针20mL,均1次/日,疗程10d~15d。结果治疗组胸痛改善有效率为82.2%,对照组为68.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T段改善有效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治疗前后及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血通针改善未溶栓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电图ST段等指标优于血塞通针。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分析极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症(BPD)的高危因素,探讨BPD的预防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深圳南山医院2006年1月-2009年9月在NICU诊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7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13例诊断为BPD(BPD组),而62例为非BPD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研究。结果:极低出生体重儿BPD的总发生率是17.33%,而有机械通气史的极低出生体重儿BPD的发生率高达33.33%,经鼻气道正压通气的极低出生体重儿BPD的发生率较低,为10.34%。BPD组患儿胎龄和产重均较非BPD组低。产前发生绒毛膜羊膜炎、接受机械通气、合并肺部感染、需多次输血的患儿,BPD组较非BPD组明显增高(P<0.05)。生后使用肺表活性物质,限制早期液体摄入量,控制感染,积极纠正贫血,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避免早产低体重、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经鼻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肺透明膜病,限制生后前10d的液体摄入、控制肺部反复感染、积极纠正贫血是预防BPD的关键,积极早期综合治疗BPD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0.
张义红  田青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154-15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在急性胸痛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以胸痛为主诉的拟诊断冠心病患者80例,常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按至少1支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为阳性判断为冠状动脉造影阳性。结果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80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阳性45例,阴性35例。而通过病理学分析,冠心病阳性42例,阴性38例。根据病理检查为标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心病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1.1%和97.2%。结论冠状动脉造影在急性胸痛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诊断价值比较高,有比较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值得在有条件的地方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