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克氏针髓腔内固定在腓骨下段骨折应用中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自2007年4月至2010年6月采用克氏针髓腔内固定治疗的30例腓骨下段骨折患者,男22例,女8例;年龄22~60岁,平均35.6岁;住院天数10~30d,平均15d。骨折类型:横行骨折20例,斜行10例。治疗后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标准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结果:30例均获随访,时间3~30个月,平均15.5个月,均骨性愈合,无骨不连及感染,无腓浅神经损伤。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标准,患者疼痛(39.0±4.0)分,踝关节功能(47.1±2.1)分,骨折力线(10.00±0.00)分,总分(96.1±4.3)分;优28例,良2例。结论:克氏针髓腔内固定法手术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值得临床及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严重胸腰段及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8年1月收治严重胸腰段及腰椎骨折患者62例,其中T112例,T1213例,L128例,L210例,L36例,L43例。新鲜骨折58例,陈旧骨折4例。Denis分类:压缩型12例,爆裂型33例,骨折脱位型17例。脊柱载荷评分均≥7分,胸腰椎损伤分型及评分系统(TLICS)评分均≥5分。19例伴脊髓损伤,术前Frankel分级,A级7例,B级5例,C级7例。均采用一期前后联合入路手术,其中前路减压52例,均行前路植骨和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150~210min,平均170min;术中出血量400~2900ml,平均819ml。无医源性神经损伤、切口感染、切口疝、脑脊液漏、脓胸及植骨块移位等并发症。术前后凸Cobb角为8°~40°,平均23.9°;术后57例完全纠正,5例残留2°~10°(平均4.7°)。术前椎体压缩率为20%~95%,平均54.5%;术后47例完全纠正,15例残留2%~30%(平均16.9%)。术前椎管狭窄率为5%~90%,平均51.1%;术后为0~30%,平均4.7%。上述3项指标术后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2~72个月,平均31个月,前路植骨均骨性融合。术后10~12个月时,后凸Cobb角为0°~15°,平均0.62°;椎体压缩率为0~30%,平均4.6%,与术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19例术前脊髓损伤患者中15例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4例神经功能无变化(仍为A级);43例术前无神经损伤者采用我院自制功能评价法评定,优30例,良9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0.6%。1例术后钛网塌陷、椎弓根螺钉切割,出现较明显后凸畸形,患者出现较顽固慢性背部酸痛症状;其余病例均无腰背部顽固性疼痛。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结论:一期前后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严重胸腰段及腰椎骨折能使伤椎得到即时的三柱稳定,且减压彻底,固定坚强可靠,适应症选择适当近期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3.
脊柱载荷分享评分的改良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改良胸腰椎骨折手术的脊柱载荷分享评分,并应用该评分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以McCormack提出的脊柱载荷分享评分为基础,制定改良评分标准,即依据后凸畸形、椎体压缩程度、椎管内骨块占位为标准进行评分.抽取2002年6月至2007年1月应用改良法制定手术方案的200例具有完整资料的胸腰椎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 120例,女80例;年龄17~78岁,平均47.3岁.采用改良评分法进行评价.评分结果显示,应采用后路手术105例,前路手术95例,但其中27例评分≥7分者因基础疾病、经济问题等原因而改行后路手术;故最终采用后路手术132例,前路手术68例.脊髓损伤采用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11例,C级10例,D级19例,E级156例.结果 200例患者获得6~45个月的随访,平均20.3个月.对156例无神经损伤者进行功能评价:优112例,良32例,可8例,差4例,优良率92.3%.术后Frankel分级,A级4例,B级0例,C级4例,D级15例,E级177例.27例按改良评分应行前路手术而行后路手术患者中,4例术前椎管内占位严重且伴神经损伤者,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基本无恢复,椎管内占位骨块畸形愈合,残留严重椎管狭窄;发生椎弓根螺钉断钉3例,断棒1例,余23例椎弓根螺钉在椎体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切割,表现为轻重不等的腰背酸痛.105例按改良评分≤6分者,行后路手术,随访时按功能评价:优84例,良21例.其中24例McCormack评分I>7分而改良评分≤6分者,行单纯后路手术,随访时均未出现断钉、断棒及椎体高度丢失现象.结论 改良评分法更直观、便于测量、数据准确,实用性强,好记忆,便于掌握.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股骨及胫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并发髓腔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8例股骨及胫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并发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应用灌洗引流和抗生素骨水泥棒髓内旷置2种方法进行治疗,感染控制后二期行植骨、内固定。比较2种方法的初次感染控制有效率、开始进行功能锻炼的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抗生素骨水泥棒组初次感染控制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灌洗引流组的7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P=0.028);抗生素骨水泥棒组开始进行功能锻炼的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4.0±1.5)d和(15.0±2.2)d,明显短于灌洗引流组(15.0±1.6)d和(25.0±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77,P〈0.001;t=16.45,P〈0.001)。结论髓内置入抗生素骨水泥棒可以有效治疗髓内钉术后并发髓内感染,明显地改善患肢关节功能,减少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5.
笔者分别于2008年7月与2009年7月各收治儿童肘关节骨化性肌炎1例,依次报告如下. 1病例报告 病例1:患儿,男,6岁,因肘关节外伤(确诊为肱骨髁上骨折)在外院手术处理,术后4周患肢肘关节功能轻度障碍,轻度肿胀,遂来本院就诊.摄X线片见肘关节前侧骨化影,絮化状.病例2:患儿,男,11岁,因肘关节外伤(确诊为肱骨髁上骨折)在外院行切开复位手术处理,术后4周来本院复查,查体见患肢肘关节肿胀明显,张力偏高,肘关节呈半屈位,无活动度,皮温偏高,摄X线片见肘关节前侧可见有骨化影,絮化状(图1).  相似文献   
26.
27.
应用腓骨皮瓣修复前臂皮肤软组织伴尺桡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腓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伴尺桡骨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切取带有腓动脉供血的腓骨上3/4段修复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伴尺骨或桡骨骨缺损9例,其中伴桡骨骨折缺损6例,伴尺骨骨折缺损3例;切取腓骨皮瓣面积为14 cm×6 cm~25 cm×12 cm,腓骨移植长度为6~12 cm.结果 9例腓骨皮瓣全部成活.术后6例获得1年以上的随访,1例桡骨近骨折端不愈合,但未发生骨折端移位.5例腓骨瓣与尺桡骨完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5-9个月.前臂功能优2例,良3例,差1例.供骨区踝关节活动正常.腓总神经支配区感觉无异常.结论 应用游离腓骨瓣修复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伴尺桡骨骨缺损,方法可靠,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早期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和对策,以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方法 对113例124足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早期并发症的预防进行疗效分析及总结.结果 113例124足术后皮瓣拐角部边缘坏死3足,发生切口裂开1足,无腓肠神经损伤.本组随访6~36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无骨折延迟愈合.结论 跟...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斜角肌切断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5月至2010年1月对胸廓出口综合征18例,其中上干型3例,下干型14例,交感型1例.X线照片示第7颈椎横突过长12例,颈肋2例,未见骨性异常4例,采用斜角肌切断术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5年4个月,症状明显改善9例,部分改善6例,自觉无改善3例.优良率83.3%.结论 斜角肌切断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报道应用前臂骨间背动脉双皮瓣修复手部洞穿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 肱骨外上髁至尺骨茎突桡侧连线为皮瓣血管蒂轴线,于尺骨茎突近2.5 cm处为皮瓣旋转轴点,根据手背创口大小设计远端皮瓣,再在距离该皮瓣近端2~3 cm处设计近端皮瓣,修复手部洞穿伤3例. 结果 术后1例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换药后愈合.随访6个月~2年,皮瓣色泽正常、臃肿不明显、质地软,术后患手对掌对指功能良好、能握拳. 结论 应用前臂骨间背动脉双皮瓣修复手部洞穿伤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