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85篇
内科学   4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82篇
  4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采用新型眼睑压力测量仪对正常人和蒸发过强型干眼患者进行上眼睑压力测量,并分析眼睑压力的影响因素。设计 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北京同仁医院干眼患者62例,平均年龄(48.31±3.42)岁;正常人对照42例,平均年龄(45.72±5.33)岁。均将右眼纳入研究。方法 设计新型眼睑压力测量仪,测量正常人和蒸发过强型干眼患者的上眼睑压力及干眼指标,分析眼睑压力的影响因素。每位受试者测量3次,观察仪器的准确性和重复性。随访受试者的症状和体征,观察仪器的安全性。主要指标 上眼睑压力。结果 正常受试者和干眼患者的上眼睑压力值分别为(0.40±0.13)牛顿(N)和(0.55±0.21)N(t=2.561,P=0.026);每位受试者测量3次,每组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P>0.05);所有受试者测量后均未出现眼部异常。正常受试者上眼睑压力与年龄呈负相关(r=-0.372,P=0.02)。干眼患者上眼睑压力与BUT、SchirmerⅠ之间呈明显负相关(r=-0.262、-0.235,P<0.05),与角膜染色评分之间未见明显相关(r=0.205,P=0.063)。结论 新型眼睑压力测量仪可安全、有效地检测上眼睑压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正常人上眼睑施于眼球的压力逐渐下降。与正常人相比,干眼患者眼睑压力升高。 眼睑压力与眼表上皮细胞病变之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2.
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创伤及正颌专业委员会主办、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承办的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创伤及正颌专业委员会第三次学术会议于2023年10月26—28日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颌面创伤及正颌专业委员会与口腔正畸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 不仅开创了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学术年会的先河, 促进了两大学科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领域的交叉融合, 更进一步推进了两大学科的全方位合作与交流。  相似文献   
93.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肾炎(LN)是SLE患者临床较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至少50%以上的SLE患者临床上有肾脏受累的证据。Ⅴ型狼疮肾炎,又称膜性狼疮肾炎,在肾活检确诊LN中的比例为8%~20%。目前Ⅴ型LN的治疗尚无统一方案。所有Ⅴ型LN患者都应尽早开展以减少蛋白尿、控制血压、降低血脂、抗凝治疗为主的非免疫抑制治疗,其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起重要作用。伴有严重蛋白尿、肾功能损害或非免疫抑制治疗无效的患者,需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具体方案为糖皮质激素联合硫唑嘌呤或烷化剂或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或吗替麦考酚酯。免疫抑制治疗的方案选择及疗效仍需大样本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4.
目的 了解蚌埠市面粉过氧化苯甲酰的添加情况,为进一步加强面粉卫生质量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蚌埠市生产、销售和使用的面粉进行随机抽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含量,并按GB2760-1996进行判定。结果 2001年~2003年共抽检面粉 171份,检出含过氧化苯甲酰的面粉167份,检出率为 97. 7%。2001年面粉过氧化苯甲酰合格率为 62. 2%, 2002年为 50. 0%, 2003年为 21. 1%;本地生产的面粉过氧化苯甲酰的合格率高于外地生产的面粉;学校食堂使用的面粉过氧化苯甲酰合格率低于生产和销售环节的面粉。结论 应加强面粉增白剂的卫生监督力度,依法查处过量添加增白剂的违法行为。应加强食品标签的管理,所有面粉生产企业均应在面粉外包装上标注增白剂的名称和含量。  相似文献   
95.
神经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胆碱能神经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在体外对原代分离培养的大鼠脑神经干细胞(NSCs)的胆碱能诱导分化效应.将从两月龄大鼠脑海马、纹状体等区域分离的细胞, 培养于含EGF和bFGF的DMEM/F12培养液中, 在光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特征, 并行nest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24h后, 一半细胞改换成含有BMP4的培养液培养作为实验组, 另一半细胞继续用原培养液培养作为对照组.在培养第8天,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 观察培养细胞的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抗原的表达.结果表明实验组呈ChAT阳性的细胞较多, 发出较强的绿色荧光, 具有神经元的形态特征;对照组呈ChAT阳性的细胞较少, 发出的荧光较弱.另外行FITC标记的流式细胞术, 检测NSCs的分化、结果表明实验组有16%的细胞呈ChAT阳性,而对照组只有约7%.由此认为BMP4具有诱导NSCs分化成具有胆碱能特性的细胞的功能.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IVCF)应用的适应证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地分析198例为预防肺栓塞(pul monary embolism,PE)放置IVCF的临床资料,并做了5~84个月的随访。结果本组病例IVCF均1次成功植入,其中放置永久性滤器165例,临时性的33例。随访122例(62%),未出现肺栓塞;3例(2%)放置永久性滤器者术后6周至17个月出现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经过治疗病情缓解。结论置入IVCF是预防PE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是应注意放置滤器适应证的选择和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97.
目的总结血管腔内治疗I型幼儿布一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的经验,并回顾相关文献。方法对1例BCS患儿行下腔静脉(IVC)造影,根据造影结果选择应用介入方法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即用超滑导丝硬头穿过下腔静脉阻塞狭窄部位,进行球囊扩张。结果①球囊扩张操作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造影见残余狭窄≤30%,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②近年有关幼儿BCS的报道极少,静脉血管造影为诊断此病的金标准。结论介入治疗具有微创、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为治疗Ⅰ型幼儿BCS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8.
目的 研究与评估新型软性一体式PHEMA人工角膜与碱烧伤兔角膜生物愈合的电镜特点。方法 制备兔角膜碱烧伤模型后,将软性一体式PHEMA人工角膜植入,分别于4周、8周、16周和24周后取裙边组织进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检查。结果 4周时,即有新生组织长入孔隙之中,材料与角膜组织结合紧密;迁徙入材料内的角膜细胞胞浆富含粗面内质网等细胞器,显示旺盛的合成功能;其周围有胶原、蛋白多糖等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并且显示出从新生到成熟的动态变化。结论 新型人工角膜的孔隙支架材料,能够允许角膜细胞及周围组织迁徙、增殖并分泌沉积细胞外基质,从而达到材料与组织的生物愈合。  相似文献   
99.
目的 分析门诊与住院患者伤口分泌物466株分离菌的分布以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医师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VITEK-2 Compact系统鉴定细菌,药敏采用纸片扩散法,应用WHONET 5.6软件数据分析.结果 门诊组分离病原菌144株,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分别占43.7%、50.7%和5.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21.5%、16.6%和15.2%;住院组分离病原菌322株,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和真菌分别占46.6%、50.6%和2.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不动杆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19.6%、15.2%和13.0%;住院组与门诊组MRSA检出率分别为84.1%和29.0%;住院组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门诊组(P<0.05);住院组鲍氏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为10.2%,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70.0%.结论 临床医师要密切关注分离菌的变迁及耐药性,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0.
近年来,在对霍奇金淋巴瘤(HL)的研究中,PET-CT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被认为是HL分期、疗效监测与评估的最准确工具.它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监测治疗期间的疗效,准确区分受累淋巴结和组织,评估预后,已成为淋巴瘤治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作为一种较新的影像技术,PET-CT的全部作用或优缺点还没有被完全研究清楚.文章从201 2年第54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临床试验的最新结果和PET-CT在临床上的应用经验,来探讨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