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1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85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82篇
  4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住院老年冠心病患者肾功能状况及相关临床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肾功能下降的发生率及肾功能轻中度以上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特需医疗科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且不合并原发肾脏疾病的356例老年(≥60岁)冠心病患者,以简化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将GFR<90 mL·min-1·1.73 m-2定义为轻度肾功能损伤,GFR<60 mL·min-1·1.73 m-2定义为中度肾功能损伤(慢性肾脏疾病,CKD).分析肾功能轻中度以上受损(GFR<70 mL·min-1·1.73 m-2)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356例患者中轻度以上肾功能损伤者184例(51.7%),其中CKD 60例(16.9%),100例(28.1%)患者GFR<70 mL·min-1·1.73 m-2.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功能减低为肾功能轻度以上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肾功能轻度以上受损时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的比例明显增高.结论 血肌酐值正常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肾功能轻中度以上受损的比例较高且与冠脉三支病变相关,有必要评价GFR,以早期发现肾功能减低患者,减少医源性肾功能恶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导致的下牙槽神经血管束间接损伤的特点。方法18只实验犬随机均分为6组,以直径6.0 mm、质量0.88 g的不锈钢珠高速投射致伤犬右下颌骨体部,但不直接伤及下牙槽神经血管束;分别于伤后6 h、24 h、3天、7天、2周及4周处死实验犬,对下牙槽神经、动脉的间接损伤进行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弹道附近下牙槽神经、动脉损伤较重,但未发生断裂、坏死;随着与伤道距离的增加,损伤程度递减;对侧神经、动脉仅发生轻度一过性损伤。结论在救治颌面部高速投射物伤的伤员时,下牙槽神经血管束应予以妥善保护;伤后早期彻底清创是关键,神经干探查松解范围应在伤道外2 cm以上。  相似文献   
43.
2059株中段尿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 分析及比较住院与门诊患者中段尿2059株分离菌的分布以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VITEK-60系统鉴定细菌,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数据分析应用WHONET 5.4软件.结果 泌尿道感染中3种最常见的分离菌为大肠埃希菌(37.0%)、粪肠球菌(9.7%)、肺炎克雷伯菌(9.1%);住院组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及氟喹诺酮类耐药率均>54.0%,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菌素耐药率均>44.0%,显著高于门诊组(P<0.01),住院组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和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17.9%和52.5%)显著高于门诊(3.6%和38.5%).结论 临床医生要密切关注分离菌的变迁及耐药性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4.
周道田  田磊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0):183-184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的CT检查时间对CT诊断的影响。方法:抽取100例临床、CT诊断脑挫裂伤的患者资料进行归纳,取得完整的临床及CT资料后加以分析。结果:脑挫裂伤主要表现为脑实质内散在斑片状或点片状密度增高影,范围较大的损伤有明显占位效应。CT表现可为正常,可与复查CT结果不相符。脑挫裂伤常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外(下)血肿、颅骨及面骨骨折等。结论:CT检查能清晰显示脑挫裂伤出血、颅内脑外出血及颅面骨骨折等,诊断迅速可靠,对临床治疗及患者预后的估计有着重要意义,脑挫裂伤诊断的时间问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5.
田磊  周芸  米树华 《首都医药》2001,8(8):51-51
肺栓塞(Pulmonary thromboemboslim, PTE)作为常见的肺血管疾病,近年来正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因其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加之临床医师对此认识不足,故漏诊、误诊病例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46.
田磊  蒋文松  符小兰 《淮海医药》2000,18(4):281-281
碘缺乏症在129个国家被确定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至少15亿人生活在碘缺乏地区,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这些人中的5~8.5亿患有甲状腺肿[1]。我国是严重碘缺乏的国家之一.我们于1995年6月~1998年12月调查了蚌埠市中小学儿童、青少年的碘营养状况,检查甲状腺及尿碘含量,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治对策。1资料与方法1.1资料全市接东、南、西、北、中分层随机抽样各抽一所学校,被抽样学校每年级的第一班学生列为研究对象,共调查中小学生895人。1.2方法召开有关教师、学生家长会议,进行…  相似文献   
47.
目的 了解蚌埠市市售熟肉制品卫生状况 ,为加强熟肉制品的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定型包装熟食品、市售熟食品、饭店凉菜等按《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GB4 789.1~ 4 789.31- 94检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结果 蚌埠市 2 0 0 0~ 2 0 0 2年市售熟肉制品 80 0份样品中合格率仅为 70 .2 5 % ,检出的不合格熟肉制品主要以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为主 ,致病菌未检出。菌落总数超标高于大肠菌群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合格率季节性差异较大 ,每年 2、3季度微生物污染相对严重。在不同来源的熟肉制品中 ,以定型包装熟食品的卫生状况较好 ,其次为市售熟食品 ,饭店凉菜类合格率最低。平均合格率依次为 91.82 %、81.0 3%、6 1.2 1% ,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3年间菌落总数超标率虽逐年递减 ,卫生状况有所改善 ,但仍较高 ,应引起重视。尤其在 2、3季度 ,要加大执法力度 ,对熟食加工场所 ,包括饭店凉菜间 ,及专用运输容器等加强卫生监督。同时与各有关部门配合 ,提高厂家与销售部门的卫生意识 ,在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中 ,尽量减少污染  相似文献   
48.
兔面神经爆炸性损伤的病理学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兔面神经爆炸伤的损伤情况及相关病理变化。方法 选用点状爆炸源 ,距新西兰白兔面部 2mm处引爆致伤。分别于伤后 6小时、1天、3天、1周、2周取面神经 ,在光镜、电镜下观察神经轴突、髓鞘、雪旺细胞及神经纤维周围结缔组织的变化。结果  0 .12 5gTNT当量炸药球距兔左面部 2mm处引爆 ,致兔面部软组织挫裂伤、下颌骨粉碎性骨折。伤后动物出现面瘫症状 ,但面神经连续性较好。伤后 1天光镜下观察 ,面神经轴突肿胀 ,但神经外膜延续性尚好 ,并有大量炎细胞弥散浸润。伤后 3天出现髓鞘空泡样变 ,板层分离 ,轴索发生广泛肿胀、断裂。伤后 1周轴索染色不均 ,坏死崩解 ,炎症开始消退。伤后 2周时未见明显轴索再生。结论 面神经爆炸伤以严重的神经干间接伤为主 ,其范围广泛 ,轴索及髓鞘出现相应病理改变 ,伤后 1周内神经损伤随时间加重  相似文献   
49.
经皮细针肺穿刺活检是诊断肺内病变尤其是占位性病变的重要手段之一。 19962 0 0 1年 ,我们应用该法在不同定位方式下诊断肺内病变 141例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88例、女 5 3例 ,年龄 1678岁、平均 5 1岁 ,均为经X线或CT检查发现肺内病变 ,需明确诊断或诊断为肺癌需确定组织学类型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 95例 ,咯血 34例 ,胸痛 5 4例 ,胸闷 30例 ,咯黄脓痰 15例 ,发热 11例 ,并发胸腔积液 8例。影像学检查示肿块样病变 (球形、类球形或团块样 ) 96例 ,弥漫性病变 11例 ,不规则样病变 34例。病变位…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中药对糖尿病大鼠胰岛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健康老年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中药组;针刺+中药组(n=10)。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45 mg/kg,1次),72 h后经测定血糖确认模型复制成功。针刺组取肺俞、三阴交等两组穴位隔天交替针刺8个疗程(6 d为一疗程);中药组给予白芍甘草汤灌胃(10 ml/kg,1次/d)7 w。针刺+中药组在针刺同时联合白芍甘草汤灌胃。各组动物于7 w后麻醉处死,检测血糖、血胰岛素水平及血清一氧化氧(NO)水平,取胰腺利用RT-PCR及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胰腺组织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水平明显升高,血中胰岛素的水平明显降低、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明显升高,胰腺i NOS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中药组血糖的水平明显降低,血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NO水平明显降低、胰腺i NOS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针刺组或中药组大鼠虽然血糖水平降低,血胰岛素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胰腺i NOS的表达降低,但与模型组无差异(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能有效促进胰岛素分泌,发挥降血糖的功效,其机制可能与调节i NOS的表达从而降低血清中NO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