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71.
田瑛 《现代保健》2010,(17):62-63
目的 观察对妊娠高血压疾病高危因素孕妇实施干预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6月接受系统干预管理的妊娠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9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未接受管理妊娠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52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心理支持、健康宣教、指导孕妇合理饮食与休息、药物预防、产前检查及监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孕妇并发症(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子痫、胎盘早剥、心衰、肾衰)减少,剖宫产比例低,围生儿情况好(宫内发育迟缓、死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少).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实施干预管理可以改善母婴结局,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2.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PDA)法,测定新型氨基多羧酸型螯合剂C1的含量,为C1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氨基多羧酸类药物检测提供新方法 .方法 采用Waters 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2996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检测,色谱柱为资生堂Capcell Pak ADME色谱柱(4.6 mm×...  相似文献   
73.
病例资料 病例1,女,20岁.主因经量增多半年,经期延长半月于2005年10月30日入院.未婚,有同床史,未育.人院妇检:未产型外阴,阴道通畅,宫颈外观光滑,颈管膨大.即行诊刮术:子宫体后方触及包块,不活动.术后病理示分泌期的宫内膜,间质散在炎细胞浸润.彩超显示子宫大小5.2 cm×5.1 cm×3.6 cm,宫颈管可见低回声团块4.7 cm×3.3 cm(图1a).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suPAR、SccAg在宫颈癌中的变化及监测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57例宫颈鳞癌患者血清中suPAR、SccAg值,以30例子宫肌瘤的正常宫颈做对照。结果宫颈癌患者治疗前血清中suPAR、SccAg测定值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的血清测定值(P<0.01),宫颈癌Ⅰ~Ⅱ期血清suPAR、SccAg测定值明显低于Ⅲ~Ⅳ期者,淋巴结无转移者明显低于有转移者(P<0.01),治疗后无复发者明显低于复发者(P<0.01),而治疗后复发、术中残留对其影响不显著(P>0.05)。在宫颈癌中,suPAR、SccAg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5.64%、61.69%。结论suPAR、SccAg在宫颈癌呈高表达,提示其可能是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特征之一,有待成为术后监测、术后随访及是否追加放疗的参考指标,为判断预后、评估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5.
目的通过对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比较其差异,初步探讨病毒感染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及抗病毒治疗对宿主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0~2011年感染科收治的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20例,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T细胞亚群,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其差异。选取其中10例患者,于抗病毒治疗1周后再次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较治疗前后变化并分析其意义。结果与正常对照相比,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B细胞减少,T细胞、CD8+T及CD8+CD38+T细胞比率及计数升高。抗病毒治疗1周后,患者白细胞、CD8+CD38+T细胞计数降低。结论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体内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和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而早期抗病毒治疗有助于减轻病毒感染导致的异常免疫激活和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探讨脐尿管疾病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脐尿管疾病患者,进行超生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脐尿管囊肿8例(其中5例合并感染),脐尿管良恶性肿瘤4例(包括3例腺癌和1例海绵状血管瘤),脐尿管结核、脐尿管皮脂腺囊肿、脐尿管窦及脐尿管结石各1例。超声检查能显示脐尿管病变的形态、大小、范围、内部不均匀回声变化及血流分布情况。结论超声显像在脐尿管病变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7.
患儿男,3岁.于9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39℃左右,左侧耳旁区出现肿胀伴轻微疼痛,在当地卫生所按照"腮腺炎"抗炎治疗3d,症状有所减轻;1d前患儿突发呕血,为喷射性,吐出鲜红色血液,含血凝块,至入院前其呕血3次,每次量约200 ml,门诊拟"消化道出血、失血性休克"收入院.入院体查:体温37℃,脉搏150次/min,呼吸28次/min,血压83/42 mm Hg(1 mm Hg =0.133 kPa),神志清,精神软,肢体凉玲,咽充血,扁桃体Ⅰ度肿大,口腔内见较多血性物,左侧耳后扪及一肿块,质偏硬,大小约7 cm×7 cm.辅助检查白细胞17.6×109/L,中性89%,血红蛋白64 g/L,红细胞2.27×1012/L.  相似文献   
78.
目的 通过测定羟基吡啶酮类化合物5LIO-1-Cm-3,2-HOPO在不同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表观脂水分配系数(log D)、解离常数(pKa)以及稳定性,评价该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其成药性的影响.方法 建立HPLC检测方法并测定5LIO-1-Cm-3,2-HOPO在不同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采用摇瓶法测定其在水及不同...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多潘立酮对减少长期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长期鼻饲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为常规鼻饲护理,观察组在常规鼻饲护理基础上,在三餐前加服多潘立酮混悬液15ml,连续使用3周。结果吸入性肺炎观察组发生2例(5.6%)、对照组发生10例(27.8%),x2CMH=24.25,P0.01。结论多潘立酮混悬液能有效降低长期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清热颗粒对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0例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抗病毒治疗(简称西药组)或抗病毒联合中药复方清热颗粒治疗(简称中西医组)。观察治疗前、治疗7天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并与健康对照者(2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外周血T细胞比例升高,B细胞及NK细胞比例降低(P0.01);T细胞亚群中,CD4~+T细胞、CD4~+CD28~+T细胞、CD8~+CD28~+T细胞比例降低,CD8~+T细胞、CD8~+CD38~+T细胞比例升高(P0.05,P0.01)。治疗7天后,患者CD4~+T细胞、CD4~+CD28~+T细胞及CD8~+CD28~+T细胞比例较治疗前增高(P0.05,P0.01),CD8~+CD38~+T细胞比例降低(P0.01),且CD4~+T、CD4~+/CD8~+、CD8~+CD28~+T及CD8~+CD38~+T中西医组改变程度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病毒感染急性期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中药复方清热颗粒联合抗病毒治疗可明显改善病毒感染导致的免疫紊乱及免疫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