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腕管综合征为临床常见疾病,患者诉桡侧3个半手指麻木,有典型的夜间麻醒史,腕部正中神经处有Tinel's征,中晚期患者手指麻木呈持久性,并可出现拇对掌肌力、屈拇肌力减退以及大鱼际肌萎缩等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病情较轻的早期患者在门诊行局部封闭及理疗等处理后,部分可得以治愈。但仍有部分患者未去除致病因素,病情迁延加重,致正中神经变性,经手术行腕管切开减压后手指麻木症状未见有效缓解。我院自2004年6月来收治了24例此类患者,术后给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获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张杰  田琨 《西部中医药》2009,22(11):56-56
日本传统医学在明治维新以后,受到西方医学的影响,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直到2001年的医学和药学(2002年)<教育核心课程设置>中加入汉方医学教育,日本高校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汉方医学教育.通过对2所日本院校的汉方医学教育的分析,可透视日本高校汉方医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3.
解磷注射液抢救小儿有机磷农药中毒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1994年5月~1998年10月应用解磷注射液抢救小儿有机磷农药中毒32例,成功率达100%,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2例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3~6岁23例,7~9岁8例,10岁1例。中毒种类:1605农药6例,乐果10例,敌...  相似文献   
34.
魏萍  田琨 《中国卫生》2014,(10):86-90
<正>1999年,高国兰放弃了在"天府之国"四川成都蒸蒸日上的事业和舒适的生活,毅然成为中组部首批"博士服务团"成员,赴江西挂职。2009年,在江西事业处于顶峰时期,高国兰再次作出惊人之举——北上首都,就任一家"二甲"企业医院院长。短短4年,高国兰带领这家医院成为大学附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并成功晋升为北  相似文献   
35.
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郊三级综合医院分级护理质量现状.方法 采取按比例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某城郊3家综合医院36个科室446例病例,对其进行分级护理质量评价.结果 分级护理质量得分为(88.78±10.09)分,责任护士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学历、职称、年龄、工作年限的护士,分级护理质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城郊三级综合医院分级护理质量内涵有待进一步丰富;完善相关管理,提高分级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评估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Ranibizumab以及全视网膜光凝术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方便选取2015年5月-2016年2月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20例(22只眼),入选患者均行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0.5 mg/0.05 mL),待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或萎缩后,再行复合小梁切除术,以穹窿部为基底作结膜瓣,术中联用丝裂霉素C(0.4 mg/mL,3~5 min).根据患者屈光介质情况术前或术后行全视网膜光凝.小梁切除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视力、眼压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原因包括视网膜静脉阻塞,其中中央静脉阻塞(11只眼)、分支静脉阻塞(6只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只眼).玻璃体腔注药后1 d,新生血管开始逐渐消退,2~5 d 22只眼新生血管全部消退.术前眼压平均为(42.27±2.95)mmHg,术后1个月平均眼压降至(12.05±2.78)mmHg,术后3个月(14.22±2.70)mmHg,术后6个月降至(15.09±4.21)mmHg,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眼压与术前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中眼压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抗青光眼药物的使用数量为(3.14±0.71)种,术后数量降至(0.82±1.14)种.完全成功12眼(54.5%),部分成功6眼(27.3%),总手术成功率81.8%(18/22).手术并发症:术后浅前房4例,经散瞳药物治疗2周内恢复正常;前房积血2例;脉络膜脱离1例,药物治疗后恢复;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玻璃体腔注射Ranibizumab和全视网膜光凝术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安全而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探究低氧微环境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ouse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MSCs)与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3-hydroxybutyrate-co-4-hydroxybutyrate,P(3HB-co-4HB)]材料共培养形成心肌补片的影响,为细胞移植术治疗心肌梗死提供一种更有效的心肌补片。方法全骨髓培养法提取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MSCs),取5代mMSCs流式细胞术鉴定表面抗原。将P(3HB-co-4HB)与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制作成细胞补片,随机分为常氧组和低氧组,每组各10个样本,0、12、24 h分别用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补片存活、黏附、生长情况。加入诱导剂5-氮杂胞苷2周后,免疫荧光检测两组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共培养24 h后,CCK-8法测定低氧组OD值(0.349±0.038)显著大于常氧组(0.308±0.025)( n =10, P <0.05),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低氧组P(3HB-co-4HB)材料上细胞数量更多,细胞与材料之间的黏附牢固,细胞形态正常。免疫荧光显示低氧组cTnT表达比常氧组更加显著。结论相对于常氧条件,低氧微环境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P(3HB-co-4HB)材料上的黏附、存活、增殖、分化,形成一种更有效的心肌补片。  相似文献   
39.
<正>重型颅脑损伤和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常因昏迷致咳嗽或吞咽反射减弱或丧失,表现为窒息或呼吸困难,气管切开是防治患者窒息,保证气道开放、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主要措施,是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改善低氧症状、减轻缺氧对脑组织继发性损害、减轻脑水肿的重要抢救措施之一,但人工气道的建立同时使患者失去正常解剖结构的保护或防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术后的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的护理方法。方法对53例行介入术后的患者均采用动脉压迫止血器,观察患者的舒适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患者舒适度增加,并发症大大减少。结论脑血管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应用动脉压迫止血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