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39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98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5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通过探讨老年人颈椎骨质变化情况,从而探讨对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因此选择搜集了112例无颈椎病症状的老年颈椎x线摄片观察分析,提供对老年人颈椎病的诊断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2.
田毅  柳林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2005,(4):M004-M004,F0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发病率逐年上升,趋向年轻化。目前CT检查能确定腰椎间盘突出的方向、程度、部位及类型,为临床制定治疗和手术方案提供有效的依据。现将我院经CT检查诊断的2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作一简要的回顾和分析。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主动脉夹层诊治的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39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行螺旋CT扫描,并结合MPR、MIP、SSD、CTVE等后处理技术进行比较。结果螺旋CT轴位像对显示主动脉夹层真假腔、内膜片情况较佳。MPR、MIP、CTVE在观察主动脉夹层病变的范围及腔内支架放置情况方面有较大的帮助。结论综合运用CT轴位图像及MIP、MPR、SSD、CTVE等后处理技术更有利于主动脉夹层病变的诊治。  相似文献   
74.
中西医结合防治电脑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脑综合征"用于概括一系列因使用电脑而产生心身不适的症状,当脱离电脑环境后,这些症状便可减轻或消失.电脑综合征是一组症候群的总称,目前对电脑综合征的研究还较零碎,缺乏系统性,尚未被当成一种独立的疾病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5.
目的 评价通心络(超微粉碎)防治猪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后无再流的作用。方法 中华小型猪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小剂量(0.05g/kg·d)、中剂量(0.2g/kg·d)、大剂量(0.5g/kg·d)通心络(超微粉碎)组和假手术组,每组8只。治疗组预给药3天后行冠状动脉结扎3h,松解1h制备AMI再灌注模型。AMI前后和再灌注后均行血流动力学测定和心肌声学造影(MCE)检查,最终行病理学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小、中和大剂量通心络(超微粉碎)可改善再灌注后的心功能,分别减少无再流面积由对照组的(78.5±4.4)%和(82.3±1.9)%至(43.4±3.2)%和(44.6±3.3)%,(25.2±2.4)%和(25.7±4.0)%,(24.0±1.9)%和(24.9±4.2)%(P〈0.05或P〈0.01),分别减少心肌梗死面积由对照组的(98.5±1.4)%至(89.8±4.6)%,(80.2±3.1)%和(79.9±3.1)%(P〈0.05或P〈0.01)。结论 通心络(超微粉碎)能有效地防治心肌梗死再灌注后无再流,缩小梗死面积。  相似文献   
76.
牙周病是牙周组织被破坏的一种疾病。病变是从牙龈边缘开始 ,逐渐向根尖部扩展 ,最后把牙周组织与牙齿的附着关系全部破坏 ,从而引起松动、脱落。临床常可见到牙龈红肿、流脓 ,牙齿松动、移位、口臭和牙龈出血等症状。1.临床资料1997年1~6月我们对300例牙周病患者早期进行了洁治术 ,同时进行按摩指导 ,年轻患者20~35岁100例 ,中老年患者36~55岁200例 ,并定期复诊 ,连续复诊3次。有260例患者症状减轻 ,120例原有牙周出血的患者 ,现出血停止。112例患者口臭消失。临床采用洁治术能控制牙周病的发展 ,并…  相似文献   
77.
目的对比氯沙坦、依那普利及其合用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左室重塑的防治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经冠状动脉结扎致AMI,术后48h存活的83只随机分成(1)AMI对照组,(2)氯沙坦(3mg@kg-1@d-1)组,(3)依那普利(1mg@kg-1@d-1)组,(4)氯沙坦和依那普利合用(3mg@kg-1@d-1和1mg@kg-1@d-1)组;另设(5)假手术组和(6)正常组作对照.在给药治疗4周后均行血流动力学测定、心脏标本固定和病理分析.最终56只大鼠获完整资料,上述各组分别为11、10、1O、11、6和8只大鼠.结果1~4组间MI面积(41.7~43.4)%羞异均无显著性(P>O.05).与假手术组相比,AMI组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容积(LVV)、长(L)、短(D)轴长度和左室实际重量(LVAW)及相对重量(LVBW)均显著增加(P<0.05~O.001),发生了左室重塑;而左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及其校正值均显著降低(P均<O.001).与AMI对照组相比,氯沙坦、依那普利及其合用三个治疗组的LVEDP、LVV、LVAW和LVRW均显著降低或减小(P<0.05~0.001);除氯沙坦组的-ap/dt校正值外,±dp/dt校正值在三个治疗组均显著恢复(P<0.05~O.001).上述各指标在三个治疗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O.05).结论氯沙坦和依那普利均能防治大鼠AMI左室重塑和改善心功能,作用相当,而两药合用并无叠加效应.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骨髓干细胞移植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30只AMI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心肌梗死后30min细胞移植组予以骨髓干细胞注射;对照组予以等量无血清培养基注射。观察注射后当天、28天24h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情况。结果注射后当天,两组心律失常无差异。注射后28天,细胞移植组1只、对照组4只大鼠死亡,细胞移植组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骨髓干细胞移植可有效减少AMI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相似文献   
79.
基于MRI快速建立前交叉韧带三维数字化模型初步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利用MRI二维图像快速建立前交叉韧带(ACL)三维数字化模型的方法,并评估模型的真实可靠程度。 方法  选择 20 例临床诊断为ACL断裂患者的术前健侧MRI图像资料,导入自主开发的ACL快速分割技术软件(3D MIA )进行图像分割,再以面绘制方式进行三维重建,建立膝关节及ACL三维数字化模型,测量模型的ACL长度、宽度、厚度及与人体三个解剖平面的角度,所得数据与前期解剖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学的分析对比,评估模型的可靠程度。 结果 造模包括膝关节各骨性结构及前后交叉韧带,平均造模时间18 min,测量得到ACL长(39.80±1.86)mm、宽(5.80±1.83)mm、厚(9.96±1.26)mm;ACL与冠状面夹角(27.58±3.64)°、与矢状面夹角(39.82±4.01)°、与水平面夹角(22.27±4.23)°。与前期研究获得的相应数据对比,经独立样本t 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利用自主开发的ACL分割技术及三维重建软件可以快速且较准确地建立健侧 ACL三维数字化模型,为计算机辅助ACL手术系统及实现ACL临床仿真个体化解剖重建提供了参考基础。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分析GⅡ-4型诺如病毒广州株GZ20133135全基因组序列,了解其分子结构特点及基因组类型.方法 根据Sydney2012参考株全序列设计引物,用RT-PCR分段扩增诺如病毒全基因组,经分子克隆、测序后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GⅡ-4型NoVs广州株GZ20133135病毒基因组全长7566 bp,病毒基因组分三个开放阅读框(ORFs),ORF1、ORF2及ORF3长度分别为5100 bp、1623 bp和807 bp,ORF1与ORF2之间有19个核苷酸重叠.广州株GZ20133135基因组核苷酸序列与参考株GⅡ-4型Sydney2012变异株同源性最高,全长同源性为99.07%.根据系统进化分析,广州株GZ20133135株属于GⅡ-4 Sydney2012变异株.通过对衣壳区氨基酸比对,Sydney2012变异株位点变化情况为:aa294V或A或P→T,aa296S或T→S,aa297H或Q→R,aa298D或N或T→N,aa368T或N或S或A→E,aa372 N或S→D,aa393 N或D或S,aa394 T或G或S→T,aa395T或A→T,aa407 N或D→S,aa412T或D→N,aa413G或I→T.结论 诺如病毒广州株GZ20133135与参考株Sydney2012NSW0514同源性最高,属于GⅡ-4Sydney2012变异株.全长序列可应用于流行病学诊断、疫苗开发、预测新变异株的出现及诺如病毒流行株进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