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带状疱疹痛与带状疱疹后神经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带状疱疹弟起的疼痛性质及其持续时间存在很大变异,本文就急性带状疱疹痛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研究予以综述,并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定义、发病机理及治疗研究方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GATA-4在对氯苯丙氨酸(4-Chloro-DL-phenylalanine,PCPA)抑制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MCT)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中的调节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体重(180±10)g]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野百合碱组(MCT)、PAPC低剂量组(P1,腹腔注射PCPA 50mg/kg)、PCPA高剂量组(P2,100mg/kg)。21d后,检测肺动脉压力等血流动力学指标。HE染色观察肺血管重构。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GATA-4及MMP-1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CT诱导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力、肺血管壁面积比显著增加,肺组织GATA-4及MMP-13蛋白表达明显增多。PCPA抑制肺血管重构,剂量依赖性地降低GATA-4及MMP-13的表达水平。结论GATA-4参与MCT诱导的大鼠PAH肺血管重构。色氨酸羟化酶抑制剂PCPA抑制大鼠PAH肺血管重构可能与调控GATA-4相关。  相似文献   
63.
王韵  刁娟娟  陈鲁 《吉林中医药》2021,41(11):1532-1535
小儿泄泻是我国儿科重点防治和研究的"四病"之一,小儿脾常不足的生理特性决定了小儿泄泻脾虚证在临床较为多见,在脾虚基础上进行进一步辨证,常见参苓白术散证、健脾丸证、异功散证、七味白术散证,均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进行加减施治.通过梳理四君子汤类方在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现代临床运用情况,为临床对脾虚泄的辨证论治和立法处方提供借鉴和依据,以更好的运用经方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64.
目的: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方法:针对当前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高职高专的特点,设置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岗位群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模块。结果与结论:我院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采用了"模拟职场教学""工学结合教学""顶岗实习"培养模式,以职业岗位发展设置课程模块,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实践教学课程,建立了学校、学生与企业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寻血液系统恶性肿瘤(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HMs)化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其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用H-L卡方检验、ROC曲线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肝功能损害、感染、凝血功能异常、化疗强度、急性白血病、肥胖症是HMs化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H-L卡方检验(χ2=13.236,P=0.067),ROC曲线下面积为0.870,95%CI(0.844,0.895),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校准度及鉴别效度;验证组验证该模型的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一致率分别是72.7%、87.4%、87.3%、73.0%、80.0%。结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HMs化疗后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情况。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2 mm小间隙套接缝合和神经外膜缝合修复坐骨神经损伤后疼痛功能恢复的变化。方法:采用SD大鼠制作坐骨神经离断伤模型,断端旋转180°后分别采用2 mm小间隙套接修复和神经外膜缝合修复方式,于术后2、4、5、6、8、12周观察患肢50%缩足阈值,采用成组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动物患肢2周时均出现明显的感觉减退,缩足阈值明显提高,达到15 g。4周时,两组缩足阈值均开始降低,小间隙套接修复组降低明显多于外膜缝合组,说明小间隙套接修复疼痛觉恢复早于外膜缝合组。术后5、6、8、12周,小间隙套接修复组缩足阈值升高至平台期[5周(12.70±5.64)g;6周(12.20±3.26)g;8周(12.31±4.19)g;12周(13.95±2.58)g];外膜缝合组缩足阈值呈下降趋势[5周(10.47±7.02)g;6周(9.42±6.86)g;8周(8.50±7.15)g;12周(8.06±5.93)g]。两组比较12周外膜缝合组缩足阈值显著低于小间隙套接修复组。结论:相比于传统的神经外膜缝合,生物套管2 mm小间隙套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离断性损伤,能够有效地提高周围神经损伤修复过程中的疼痛阈值,减少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67.
目的:对忍冬植株不同部位(花蕾、藤、叶)中金属元素及总黄酮含量进行比较研究,为综合开发忍冬藤、叶资源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火焰原子吸收法(FAAS)测定样品中金属元素Cu、Zn、Fe、Mg、Ca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中总黄酮含量。结果:忍冬藤、叶,尤其是叶中金属元素(Fe、Mg、Ca)及总黄酮含量均超过花蕾中含量。结论:从化学成分(无机元素)的角度说明忍冬藤、叶成分与花蕾相似性,且叶中总黄酮含量高于花蕾中含量,为忍冬藤、叶同样可发挥一定清热解毒作用以及综合开发忍冬藤、叶资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8.
目的为得到一种简单、快速、准确测定苦荞中肌醇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美国Phenomenex公司提供的Luna C18柱(4.6 mm×150 mm,3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1%的冰醋酸),流速:1 mL/min.漂移管温度50℃,载气压力40 psi.结果肌醇进样量在0.0268~0.1340μg范围内(r=0.9997)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相对标准偏差RSD=3.49%).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苦荞中肌醇含量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依托咪酯脂肪乳用于无痛人流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ASAⅠ或ASAⅡ级,妊娠40~70天,自愿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芬太尼1μg/kg+丙泊酚2mg/kg;B组:布托啡诺10μg/kg+依托咪酯脂肪乳0.3mg/kg,并根据术中情况追加适量的丙泊酚或依托咪酯脂肪乳,保留自主呼吸,常规吸氧。记录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离院时间;记录麻醉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扩张宫颈时、手术结束时、苏醒时各时点的MAP、HR、RR、及SpO2;记录下注射痛、肌阵挛、呼吸抑制、低血压、术中体动、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A组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长于B组(P〈0.05),A组离院时间显著长于B组(P〈0.01);A组在睫毛反射消失时、扩张宫颈时MAP、HR、RR、SpO2均显著低于麻醉前(P〈0.01),B组在睫毛反射消失时SpO2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A组注射痛、呼吸抑制、低血压、头晕的例数显著多于B组(P〈0.01),B组的肌阵挛例数明显多于A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依托咪酯脂肪乳用于无痛人流术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咪唑安定用于非全麻术中镇痛镇静的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150例,随机分三组。A组于切皮前静注布托啡诺10μg/kg+咪唑安定0.04mg/kg;B组于切皮前静注布托啡诺20μg/kg+咪唑安定0.04mg/kg;C组于切皮前静注哌替啶1mg/kg+氟哌利多0.05mg/kg.,分别记录给药前(T0)、给药后5min(T1)、给药后10min(T2)、给药后30min(T3)、及苏醒后(T4)各时点的HR、MAP、RR、SpO2,并行警觉/镇静评分(OAA/S)。结果 B组T1时的RR、SpO2明显低于T0时(P〈0.05);C组T1、T2时的RR、SpO2显著低于T0时(P〈0.01);三组T1、T2、T3时OAA/S评分均显著低于T0时(P〈0.01);A、B两组的顺行性遗忘作用显著优于C组(P〈0.01);A组的呼吸抑制、低血压、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C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10μg/kg复合咪唑安定0.04mg/kg用于非全麻术中镇痛镇静效果确切,顺行性遗忘作用良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