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9 毫秒
31.
目的: 探讨胃康舒宁对胃癌前病变(PLGC)大鼠血清多种癌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 正常组、模型组、维酶素组和胃康舒宁组. 采用饮用N-甲基- N-亚硝基- N-硝基胍(MNNG)建立大鼠胃癌前病变模型, 用维酶素和胃康舒宁治疗12 wk后,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生长激素(G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大鼠相比, 胃康舒宁组大鼠血清GH, TNF-α, IGF-Ⅱ水平显著增高(0.24±0.10 μg/L vs 0.11±0.04 μg/L, 91.46±7.63μg/L vs 83.64±3.75 μg/L, 0.38±0.12 μg/L vs0.27 ±0.17 μg/L, P<0.05或0.01), EGF, TGF-α,bFGF水平明显降低(0.40±0.11 μg/L vs 0.56±0.15 μg/L, 0.021±0.006 μg/L vs 0.029±0.012μg/L, 1.44±0.37 μg/L vs 3.26±0.45 μg/L,P<0.05或0.01).结论: 胃康舒宁对大鼠胃癌前病变具有良好的治疗和逆转作用, 其疗效优于维酶素, 而调节EGF, TGF-α, GH, TNF-α, IGF-Ⅱ, bFGF的分泌水平是其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2.
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反应性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持续缓解、复发、死亡等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146例住院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通过泼尼松诱导试验初步判断激素的反应性,根据激素反应性不同分组并结合相应的实验室指标:初始外周血白细胞数,初始外周血幼稚淋巴细胞数,外周血幼稚淋巴细胞百分比,融合基因MLL及BCR/ABL,化疗后第8、26天骨髓象,从而评价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糖皮质激素反应性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146例患儿中,糖皮质激素反应性敏感(PR+)者为121例(82.88%),其中107例(88.43%)处于持续缓解状态,复发11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1例。糖皮质激素反应性不敏感(PR-)者为25例(17.12%),其中持续缓解13例,复发6例,死亡5例,放弃治疗1例。PR+组复发死亡率明显低于PR-组,其中两组患儿的初始外周血白细胞数、初始外周血幼稚淋巴细胞数、外周血幼稚淋巴细胞百分比、化疗后第8、26天骨髓象、危险度的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复发组的初始幼稚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未复发组。结论通过泼尼松诱导试验结合一系列实验室指标可判断糖皮质激素的反应性,从而指导疾病的治疗和预测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33.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指受精卵种植在子宫体以外的妊娠。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该病种类繁多,症状变化多样,其症状、体征多不典型,以致早期诊断较为困难,并时有误诊,因其破裂出血会危及生命,是导致孕早期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病死率约占孕产妇死亡总数的9%~10%^[1]因此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34.
运用临床护理工作任务调查表,对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年以上的护士及护师进行护理工作任务频次和重要性调查,以了解目前临床常用且重要的护理操作,为确立实习前强化训练教学内容及授课重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5.
临床上将食管分为颈段、上段、中段和下段,其分界点分别为距门牙18、24、32、40 cm。食管由内而外主要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肉层和外膜层组成[1,2]。食管的组成缺少浆膜层,其周围有丰富的淋巴结网络,因此食管肿瘤很容易发生转移[3]。河南是食管癌高发地区,手术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手段,准确的进行肿瘤淋巴结TNM转移分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盐酸伐昔洛韦治疗水痘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痘患者125例,治疗组83例中7岁以下者用盐酸伐昔洛韦150mg,每日2次,其他患者300mg,每日2次;对照组42例中7岁以下者用阿昔洛韦100mg,每日5次,其他患者200mg,每日5次。两组均空腹服用及外用炉甘石海岛职程6d。结果治疗组痊愈率83.13%,对照组痊愈率64.2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7.23%(6/83),对照组7.14%(3/42),均为胃部不适应或头昏头痛。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结肠息肉的内镜特征及电切后复发、癌变情况,比较息肉电切前后的组织病理学结果,了解息肉电切后复发及癌变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析总结2009年11月30日~2010年12月1日在我院接受肠镜检查的结肠息肉患者的内镜特征,分析影响息肉恶变的因素;对比行内镜下息肉切除的患者电切前后组织病理学结果,统计电切后息肉再发率,分析再发及癌变的相关因素。结果息肉患者共412例,检出息肉646枚,息肉电切前后的病理学结果不符合的概率为35.2%;电切后息肉再发率为51.8%;多发性息肉、年龄>50岁、息肉直径>1.0 cm及腺瘤性息肉更容易再发;年龄>50岁、左半结肠息肉、直径>1.0 cm、广基及分叶状息肉容易癌变。结论结肠息肉电切前后的病理学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活检可能漏诊癌变息肉;息肉电切后再发率高,应定期进行复查;结肠息肉好发于中老年人,腺瘤性息肉体积越大,位于左半结肠、广基及分叶状息肉其癌变率越高。  相似文献   
38.
不同孕期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率差别的荟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不同孕期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率的差异,探索HBV宫内感染发生的时间。方法 运用Meta分析技术对9个不同孕期HBV母胎传播发生率研究进行定量综合分析。结果 孕早期的宫内感染率最低(0.48%),而孕晚期的感染率(14.07%)高于孕中期(4.33%)(d=0.1049,95.00%CI=0.052-0.158)。对各研究结果做齐性检验,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 HBV宫内感染可发生在孕期的各个阶段,但主要的发生时间是孕晚期。  相似文献   
39.
输通灵对大鼠实验性输卵管炎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雪萍  蒋时红 《河南中医》1997,17(3):152-153
取雌性SD大白鼠40只,用苯酚糊剂造成输卵管炎症模型,随机分为4组,于造模后第二天,高剂量组取输通灵胶囊按6g/kg.d灌胃,低剂量组取输通灵胶囊按3g/kg.d灌胃,妇炎康组取妇灵康按3g/kg.d灌胃,生理盐水组用生理盐水灌胃,4组均连续灌胃35天后,通过注生理盐水肉眼观察,HE染色切片观察、福尔根反应观察等方法证实,输通灵胶囊对提高输卵有经、减低输卵管为程度及组织增生程度有较大作用一,疗效最  相似文献   
40.
胆汁酸是胆固醇在肝脏内分解代谢的产物,其生成与代谢与肝脏关系密切,血清中总胆汁酸(TBA)水平是反映肝实质损伤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采用酶法测定急性肝炎、慢活肝、肝硬化、肝癌、乙肝5个疾病组的100例肝病患者及40名健康人空腹血清TBA水平并与常规肝功能实验诊断指标进行比较,探讨血清TBA测定在肝病诊断中的应用。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