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4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2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金秀  蒋曙红  周红  王淮燕  刘滢 《上海医学》2006,29(12):881-882
近年来随着围产医学的进步和发展,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存活率明显提高,但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仍是当今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中营养因素在改善早产儿生存和促进生长发育方面起重要作用。未成熟儿出生后的胃肠道发育和营养支持也是研究热点,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儿胃肠激素水平和胃肠发育的影响,以探讨早产儿合理的喂养方式。  相似文献   
2.
<正> 小儿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是一获得性造血干细胞病。此病小儿发病极少。现将我院近30年来确诊的1例报告如下。 患女,5岁,以面色苍白3年余,加重伴晨起酱油色尿3月之主诉于今年7月入院。3年前发现面色苍白,无鼻衄及皮肤出血,按“贫血”给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务人员若能根据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适宜的精神疗法与药物疗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必将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1患者入院后的一般心理状态患者虽然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文化水平,但到医院来求治的心情都是一样的。一般患者人院后的心理状态大约分为:①刚到医院,由于环境生疏,对自己的病情也缺乏了解,故表现为紧张、不安、有寂寞、陌生感,患者容易失眠,食欲欠佳,不喜欢与他人交谈;②经与医护人员接触后,对自己的病情略有所知,对病房环境也逐渐熟悉,心理上逐渐感到踏实、安全;③经过与同室病友交谈.对病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发生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1年5月~2013年12月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有PDA的31例早产儿进行回顾性分析,16例口服布洛芬进行治疗的患儿为观察组,15例未口服布洛芬的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PDA关闭情况并作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经口服布洛芬治疗后13例闭合,3例未闭;15例未经药物治疗的PDA患儿7例自然闭合。观察组闭合率81.25%,对照组闭合率4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儿未发生消化道出血、黄疸、尿少等不良反应。结论:口服布洛芬治疗新生儿PDA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可避免部分患儿日后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咖啡因对极低体重儿及超低体重儿并发症及神经发育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常州市妇幼保健院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0例极低体重儿与10例超低体重儿随机分为咖啡因组与氨茶碱组各50例,咖啡因组患儿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加用咖啡因,氨茶碱组患儿在常规干预基础上加用氨茶碱,比较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血气分析指标、血浆β-内啡肽(EP)、神经发育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咖啡因组患儿呼吸暂停、颅内出血、支气管发育不良、心动过速、消化不良、喂养困难发生率分别为18.0%、14.0%、4.0%、6.0%、10.0%、14.0%显著低于氨茶碱组患儿的40.0%、32.0%、16.0%、20.0%、26.0%、3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咖啡因组患儿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 O2)、血浆β-EP、智力发展指数(MDI)与精神运动指数(PDI)分别为(85.26±21.35)mm Hg、(169.24±34.86)ng/L、(98.63±10.06)分、(106.53±12.65)分与氨茶碱组患儿的(72.02±23.12)mm Hg、(208.85±67.26)ng/L、(92.15±10.33)分、(98.72±10.6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咖啡因可以有效防治极低体重儿及超低体重儿呼吸暂停等并发症,促进神经功能发育,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自拟通脉汤对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寻中医药早期干预改善此类患者预后的优势。方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1月在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住院治疗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41例给予自拟通脉汤+常规西医治疗,中药连服12周。统计2组干预12周及1年后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观察2组干预12周及1年后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1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9.5%(34/38)、67.6%(25/37),干预1年后分别为94.7%(36/38)、70.3%(26/37),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2组干预12周、1年后BNP水平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均<0.05),LVEF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均<0.05);且治疗组BNP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LVEF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干预1年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治疗组干预12周、1年后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P均<0.05)。干预期间治疗组1例、对照组2例出现低血压,调整降压药后恢复,未见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拟通脉汤早期干预能显著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13家医院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江苏省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情况及诊治、随访等管理情况,为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预防及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以2018年1~12月江苏省13家医院收治的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 江苏省13家医院2018年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病例共上报740例,占新生儿科收治病例总数的2.70%(740/27 386),其中重度高胆红素血症620例(83.8%),极重度高胆红素血症106例(14.3%),危险性高胆红血症14例(1.9%);诊断为急性胆红素脑病共4例(0.5%)。484例(65.4%)新生儿于分娩机构出院后因严重高胆红素血症返回医院住院治疗,中位入院日龄为7 d,其中214例(44.2%)再入院前进行过门诊黄疸随访,第1次门诊中位随访日龄为6 d。住院期间行头颅MRI检查211例(28.5%),其中85例(40.3%)提示双侧基底节、苍白球T1WI信号偏高;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238例(32.2%),其中14例(5.9%)仅一侧通过,7例(2.9%)双侧均未通过。急性胆红素脑病或危险性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共17例)进行了随访,除1例失访外,均无异常神经系统症状。结论 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在新生儿科住院病人中的占比较高;新生儿从分娩机构出院后黄疸监测及管理需要加强;对并发了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住院期间相关检查需更完善,出院后均需全面系统地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再次剖宫产手术探讨新式剖宫产术中不缝合腹膜腹腔粘连情况,以期在新式剖宫时采用无损伤线缝合腹膜,以减轻腹腔粘连。方法:对1999年7月1日~2005年7月1日在我院再次行剖宫产手术,既往有新式剖宫产手术史194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92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其盆腔粘连及粘连程度、粘连部位的观察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例腹腔均有不同程度粘连,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粘连程度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不缝合腹膜导致的腹腔粘连较复杂而严重。  相似文献   
9.
几种典型综合评价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几种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方法通过陈述TOPSIS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等几种评价方法的基本思想及其差别,并举实例论证。结果列表得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为评价工作提供方法学参考。结论应根据不同的资料类型采取不同的方法,使得分析评价的结果最接近于真实结果;并注意多种评价方法的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S-100B蛋白水平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早期诊断、病情进展中的价值。方法HIE组新生儿46例(轻度31例,中重度15例),健康对照组43例为健康足月新生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二组脐血和生后24h血清S-100B蛋白水平。结果1.健康对照组性别、出生体质量对脐血、24h血清S-100B蛋白水平无影响;2.健康对照与HIE组脐血血清S-100B蛋白水平分别为(1.03±0.32)和(2.53±1.1)μg/L,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8.848P<0.05);轻度HIE组与中重度HIE组脐血血清S-100B蛋白水平分别为(2.06±0.65)和(3.49±1.23)μg/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F=79.691P<0.01);3.健康对照与HIE组24h血清S-100B蛋白水平分别为(1.07±0.32)与(3.83±2.32)μg/L,二组比较有显著差异(t′=7.631P<0.05);4.轻度与中重度HIE组24h血清S-100B蛋白水平分别为(2.84±1.06)和(6.11±2.83)μg/L,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F=48.224P<0.01);5.HIE组脐血与24h血清S-100B蛋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177P<0.001)。结论1.健康足月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性别对血清S-100B蛋白水平无影响。2.脐血和24h血清S-100B蛋白水平均提示HIE的发生,且能反映其严重程度;脐血S-100B对早期预测HIE的发生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