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543篇 |
免费 | 209篇 |
国内免费 | 16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篇 |
儿科学 | 24篇 |
妇产科学 | 8篇 |
基础医学 | 271篇 |
口腔科学 | 20篇 |
临床医学 | 542篇 |
内科学 | 478篇 |
皮肤病学 | 117篇 |
神经病学 | 107篇 |
特种医学 | 246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31篇 |
外科学 | 383篇 |
综合类 | 1211篇 |
预防医学 | 387篇 |
眼科学 | 32篇 |
药学 | 344篇 |
6篇 | |
中国医学 | 576篇 |
肿瘤学 | 1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篇 |
2023年 | 77篇 |
2022年 | 100篇 |
2021年 | 82篇 |
2020年 | 65篇 |
2019年 | 69篇 |
2018年 | 72篇 |
2017年 | 44篇 |
2016年 | 50篇 |
2015年 | 56篇 |
2014年 | 141篇 |
2013年 | 122篇 |
2012年 | 140篇 |
2011年 | 139篇 |
2010年 | 166篇 |
2009年 | 183篇 |
2008年 | 199篇 |
2007年 | 172篇 |
2006年 | 230篇 |
2005年 | 226篇 |
2004年 | 221篇 |
2003年 | 214篇 |
2002年 | 165篇 |
2001年 | 199篇 |
2000年 | 167篇 |
1999年 | 136篇 |
1998年 | 143篇 |
1997年 | 147篇 |
1996年 | 123篇 |
1995年 | 131篇 |
1994年 | 116篇 |
1993年 | 93篇 |
1992年 | 97篇 |
1991年 | 92篇 |
1990年 | 71篇 |
1989年 | 72篇 |
1988年 | 51篇 |
1987年 | 48篇 |
1986年 | 33篇 |
1985年 | 45篇 |
1984年 | 33篇 |
1983年 | 26篇 |
1982年 | 29篇 |
1981年 | 31篇 |
1980年 | 20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6篇 |
1965年 | 7篇 |
1959年 | 5篇 |
1958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41.
细胞的凋亡是一个级联酶促反应过程,最终的执行者是胱冬肽酶-3(Caspase 3,本文首译"砍死酶")。过去20多年,人们一般认为肿瘤细胞具有"抗凋亡"的特性。但令人不解的是,砍死酶-3在肿瘤中常呈过表达态。晚近我国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砍死酶-3对肿瘤的生长至关重要。在把砍死酶-3的表达敲低以后,刺激肿瘤生长的因素也失去了作用。这组学者把砍死酶-3的这种既促凋亡又促增殖的作用称为砍死酶-3的双重作用。实际上,这种所谓的双重作用普遍存在,如抗凋亡蛋白Bcl-2抑制细胞的增殖;细胞死亡受体CD95刺激肿瘤的增殖;Jnk激酶既诱导凋亡又促进肿瘤的增殖,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偶然的现象之合实际上是生与死之间转换的必然——没有死就不必生,死亡增多必然促进繁殖。 相似文献
42.
<正>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是目前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较好的方法,术后甲亢控制率可达89%~97%。本文对我院自1960年1979至年手术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116例进行临床分析,着重对手术适应症、手术前准备以及如何预防并发症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43.
44.
近年来,关于八角梧桐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研究,文献上已有不少报导。但是从我们实验室及其他研究者实验材料看来,八角梧桐的降压作用都是一时性的。这种一时性的降压作用,难以解释该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根据丁济民等氏的报导,用八角梧桐治疗高血压病,是经过较长疗程之后,才获得降压效果的。因此,我们设想,这种实际疗效不是一时性降压作用的结果,可能是长期不断服药,药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腹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2年5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腹部微创外科完成的52例腹腔镜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手术患者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 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大出血及中转开放,胸前皮肤红肿、瘀斑5例,声音嘶哑3例,吞咽疼痛2例,头晕、呕吐5例,瘢痕增生1例,术中、术后均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53~ 150 min,术后第3~7天出院.结论 虽然腹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操作困难,但安全可行,其具有明显的美容效果、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有技术条件的腔镜中心可选择合适的病例开展.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为放射性碘危害与医学防护的研究提供资料。方法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和形态计量学方法,测量了131I、132I注入后20个月大鼠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核的形态计量学参数的变化。结果各剂量组滤泡上皮细胞核截面积、等效直径增大,形状因子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异形指数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P<0.01),体积密度,表面积密度、数密度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特点。结论表明细胞受到放射性碘照射后胞核增大,其形状不仅扁而且异形;体积密度、表面积密度增加或减小的原因是由于胞核数密度的改变所致;对细胞核数密度与放射性碘致甲状腺肿瘤发生率的回归分析发现,两者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明肿瘤发生率的高低与单位体积上细胞的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Ivor-Lewis经胸颈部机械吻合术治疗中段食管癌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研究2005年3月至2013年3月两家医院收治的303例中段食管癌患者(江苏省如皋市博爱医院107例、江苏省如皋市人民医院196例)的临床资料,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编号分为Ivor-Lewis组(151例),施行Ivor-Lewis径路经胸颈部机械吻合术;Sweet组(152例),施行Sweet径路经胸颈部机械吻合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淋巴结清扫和术后随访等情况.采用门诊复查方式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2年12日.计量资料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采用Wilcoxon成组秩和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术后死亡风险.结果 Ivor-Lewis组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切除率分别为(239±21) min和98.68%(149/151),Sweet组分别为(188±30) min和92.76%(141/1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2,x2=6.45,P<0.05).Ivor-Lewis组和Sweet组的食管上切缘阳性率分别为0.67%(1/149)和0.71%(1/14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7% (15/149)和11.35%(16/141),手术死亡率分别为0和0.71%(1/141),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vor-Lewis组清扫的颈胸交界部、腹上区淋巴结数目以及颈胸交界部阳性淋巴结数目分别为(3.6±1.1)枚、(3.5±1.1)枚和(0.7±1.1)枚,Sweet组分别为(2.3±0.8)枚、(2.4±0.8)枚和(0.3±0.6)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9.96,9.02,3.26,P<0.05).290例手术切除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中273例获得术后随访,随访率为94.14% (273/290),中位随访时间为28.0个月.Ivor-Lewis组患者术后第1、2、3年肿瘤复发、转移率分别为8.21%(11/134)、19.64% (22/112)、29.35%(27/92),Sweet组分别为19.05% (24/126)、35.24% (37/105)、44.19% (38/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5,7.33,5.03,P<O.05).其中两组患者术后1、2、3年区域淋巴结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3,9.68,6.87,P<0.05).Ivor-Lewis组患者术后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0.30% (121/134)、80.36% (90/112)、71.74% (66/92),Sweet组分别为80.95% (102/126)、59.05% (62/105)、51.16% (44/8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65,11.73,7.97,P<0.05).结论 Ivor-Lewis经胸颈部机械吻合术治疗中段食管癌,手术切除率高、安全性好,术后患者生存获益明显.该术式可以作为治疗颈部无肿大可疑转移淋巴结的中段食管癌的优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