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哮喘儿童父母养育方式对患儿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实施心理干预、采取综合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汉密顿焦虑量表和抑郁状态问卷,调查了在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44例哮喘患儿,并与34例健康儿童对照.结果 哮喘组焦虑、抑郁、行为问题评分,哮喘组行为问题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抑郁与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呈负相关.行为与父亲过分干涉、父亲拒绝否认、母亲拒绝否认呈正相关.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与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父亲过分干涉呈正相关;母亲过干涉过保护与父亲情感温暖与理解、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呈正相关;母亲拒绝否认与父亲惩罚严厉、父亲拒绝否认呈正相关;母亲惩罚严厉与父亲惩罚严厉、父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呈正相关.结论 哮喘儿童较健康儿童存在更多心理行为问题,父母养育方式对患儿行为和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父亲养育方式与母亲养育方式之间有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2.
 硝普钠为一速效强效降压药。临床用于高血压及高血压危象。经测定硝普钠溶液在波长395nm±1处有一特征吸收峰,在500 nm波长处有一肩峰。硝普钠溶液对光极为敏感,经光照射后,吸收值有明显增大,同时溶液pH值降低。实验表明硝普钠及其制剂的制备;贮存以及临床用药均需使用棕 色容器并严格避光。若能严格遵守避光保存,一年内溶液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103.
β受体阻滞剂萘羟心安合成路线中的第一步反应是以α-萘酚为原料经锂氨还原反应制取5,8-二氢1-萘酚。本文研究了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监控锂氨还原反应产物中未作用的α-萘酚与5,8-二氢1-萘酚的相对含量,从而确定了合适的锂氨还原反应的条件。色谱条件是采用Spherlsorb5ODS(2)色谱柱(150mm×4.6mm);甲醇-水(60:40,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3nm;流速1ml/min。精密度RSD<1%。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镉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osteoblast,OB)增殖、凋亡、分化及矿化的影响。方法用混合酶消化法分离大鼠颅盖骨成骨细胞,进行原代培养;成骨细胞与不同浓度的Cd2+作用后,MTT法测定细胞增殖;AO/EB双染法进行凋亡形态学观察;PNPP法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矿化结节计数和面积测量分析镉对成骨细胞矿化能力的影响。结果各剂量组氯化镉均可抑制成骨细胞增殖,其中2.0μmol/L以上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1);16.0μmol/L、32.0μmol/L剂量组OB可见较多凋亡细胞;各时点、各剂量组氯化镉均能抑制ALP活性,尤其是48h以上影响作用更明显(P〈0.01);0.5μmol/L、1.0μmol/L浓度的氯化镉可明显抑制成骨细胞矿化能力。结论镉离子可以抑制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矿化能力,促进成骨细胞凋亡,对成骨细胞的骨形成能力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5.
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PVA124)存在下,硝酸介质中,汞与碘化物形成络阴离子后与罗丹明B(RhB)形成可溶性多元离子缔合物,在595nm处有最大吸收,0~5μgHg2 /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其表观摩尔系数为7.36×105,桑德尔灵敏度为2.7×10-4μg/cm2,回收率为98.0%~103.0%,RSD<3%。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评价以利妥昔单抗为主和以硼替佐米为主的治疗方案在淋巴浆细胞淋巴瘤中的疗效对比。方法 回顾分析2018年10月至2022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48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患者,其中以利妥昔单抗为主组(23例)和以硼替佐米为主组(25例)。比较两组疾病有效率和无疾病进展时间(PFS),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以利妥昔单抗为主和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以利妥昔单抗为主较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PFS时间延长(P<0.05)。不良反应方面,以利妥昔单抗为主治疗方不良反应主要为血细胞减少和感染,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不良反应主要为周围神经损伤和消化道反应的便秘和腹泻。结论 利妥昔单抗和硼替佐米均可应用于淋巴浆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但两组优劣性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研究维生素E联合左卡尼汀对维持血液透析(MHD)患者氧化应激、内皮细胞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干预作用.方法 83例MH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左卡尼汀治疗组(B组),维生素E治疗组(C组),两药联用治疗组(D组).在每次透析结束时B组给予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0 g,C组每日给予口服维生素E 400 mg,D组联合使用左卡尼汀和维生素E.分别检测各组患者的血生化指标及血浆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结果 A组3个月末时MDA较透析前增加[(4.81±0.08)nmol/L与(4.62±0.06)nmol/L(P<0.05)],第3个月末时GSHPx降低[(72.02±2.05)μmol/L与(74.62±1.46)μmol/L(P<0.01)],血红蛋白(Hb)、血白蛋白(Alb)降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C组在3个月时MDA明显低于A组[(3.86±0.06)、(3.81±0.19)nmol/L对(4.81±0.08)nmol/L(P均<0.01)],而GSHPx、NO则显著增高[(92.11±1.62)、(92.14±1.37)μmol/L对(72.02±2.05)μmol/L;(64.24±1.72)、(64.35±1.67)μmol/L对(49.91±1.19)μmol/L(P均<0.05)].在第3个月时,患者的Hb、Alb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D组效果优于B、C组(P均相似文献   
108.
目的了解先天性室间隔缺损(VSD)患儿的心理行为问题,并探讨外科手术与介入治疗对VSD患儿术后心理行为的影响。 方法将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住院治疗的132例VSD患儿分为介入组(n=68)和外科组(n=64)。采用徐韬园1992年修订的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分别在术前和术后6个月对患儿进行心理行为检测。选取60名与CHD患儿一般特征相匹配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 结果VSD儿童心理行为异常检出率、心理行为总粗分、心理行为粗分均值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男孩主要表现在抑郁、交往不良、体诉、社会退缩、违纪及攻击方面;女孩主要表现在抑郁、社会退缩、体诉、违纪方面。心理行为因子异常检出率与病程呈正相关,病程越长检出率越高。术后测试,男、女两组心理行为总粗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男孩介入组术后总粗分及攻击行为粗分分别低于外科组(P<0.05),女孩介入组术后心理行为总粗分及抑郁、社会退缩和违纪行为粗分分别低于外科组(P均<0.05)。结论VSD患儿存在较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采用早期治疗以及介入治疗可较明显改善VSD患儿的心理行为状况。  相似文献   
109.
110.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治疗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脓毒症(SEPSI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38例行CBP治疗的患者分为SEPSIS组和SIRS组,均行连续血液净化,分别于治疗0、5、10、15、20 h留取EDTA抗凝血标本,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CD3+、CD4+、CD8+、CD4+CD25+T细胞亚群频率,并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IL-2、IL-10的浓度。同时于0、10和20对患者行APACHE II评分。结果 CBP治疗后SIRS组与SEPSIS组CD3+淋巴细胞及CD4+T细胞亚群均逐渐升高,但SIRS组在治疗后5 h即出现明显升高,而SEPSIS组直至治疗后20 h才出现显著升高。CD4+CD25+亚群在两组均表现逐渐升高,治疗20 h时与0 h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IRS组血清中IL-2和IL-10分别于CBP治疗后5 h和10 h开始出现显著降低,而这2种细胞因子在SEPSIS组于治疗前后均未出现明显变化。SEPSIS组患者在治疗之前其APACHE II评分明显高于SIRS组,治疗后两组均呈现APACHE II评分在治疗10 h后开始显著降低。结论 CBP治疗对于高水平的炎症因子有较好的清除作用;还可双向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改善SIRS患者的免疫系统,促进SEPSIS患者免疫系统的活化及重建,从而达到调节免疫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